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开工第一天的打工人,开始流行午休gap了 ·  2 天前  
新周刊  ·  哪吒让全国电影院忙成牛了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有人会假装痴情,来为自己谋利? ·  3 天前  
新周刊  ·  这个春节,玄学经济率先硬控所有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打工人相亲,没成的“姻缘”都成了“人脉资源”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09 21: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 | 读者:疏浅

冲了杯美式妄图在周一摸鱼的我,在不情不愿敲键盘的噼啪声里敏锐 捕捉到了微信那微弱的提示音。

哈喽,咨询点问题呗。

点看微信的我看到那个显示着红 “1” 的头像时,突然有些怔愣,概因消息的发出者是我的前前前不知多少个前相亲对象,还是没见过面那种。 之所以能够迅速 判断出发信人的身份,并不是我的备注有多么的具 像化 ,而是因为他是我工作之后添加的极少数在朋友圈频繁不定时更新的 活着的人
《突如其来的假期》剧照
校园时代,我们常靠着朋友圈动态来关注那些不能经常见面的朋友,在他们发布的动态下进行评论,就仿佛隔空参与了他们的生活一般。步入职场后,不知是谋求生计的过程磨灭了大家对生活的热情,亦或是工作要求,除了转发宣传,几乎很难看到朋友圈有内容更新。 除却为了生意频繁更新到让人生厌的代购信息,这类时不时分享生活、宣泄情绪的个别人士让我那原本枯燥死寂的朋友圈多了一抹亮色。

至于为什么是素未谋面的前不知多少个相亲对象,大概要归结于职场中那些难以拒绝的瞬间。这场相亲的促成者是我们各自的同事,而这两个热络的中间人又恰好是拥有了较为圆满的婚姻生活的夫妻。在小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倘若到了所谓的适婚年纪,却不肯接受来自周围人的善意 “牵线”去参加那么一两次相亲,多少会被冠上“异类”的称号。不清楚他是否与我有着同样的思量,在加上微信后,彼此简单客套的寒暄了几句,这段相亲故事也就落下了帷幕。

不知是受了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影响,亦或是繁琐的工作、复杂的人际问题让人心生疲倦,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一方觉得这场莫名其妙的相亲就此结束有何不妥,当然,介绍人除外。 但也无可奈何。他的朋友圈日复一日的更新,我的生活被填充了一轮又一轮的相亲,于是这位朋友的代号也顺理成章的从 “我那没见面的相亲对象”变为“我那没见面的前前前个相亲对象”。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以上背景介绍似乎被文字拉扯成很长的篇幅,但实际在我脑子里仅用几秒就过了一遍。想到这些前景,我开始纳闷他打算咨询的内容。根据他朋友圈来看,他应该是保持单身状态好久了,若再结合年龄与这个临近年底的时段 ······他该不会是屈从于现实打算问我感情状况吧?突然就有了几分慌乱。

“请讲。”
点完发送键的我已经打好了一肚子腹稿,像是什么 “我觉得你每天过的也很充实,怎么开始向现实低头了呢”、“虽说咱们年纪不小了,但放到社会大环境里,我觉得也还正常,毕竟一毕业就二十好几了,还没认清自己就匆匆忙忙迈入婚姻,多少有点草率”、“人生那么有趣,我们是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打卡任务的······”

好在对方只是替朋友问一下我们单位的招聘情况以及薪资待遇,这样的回复让我长舒了一口气,同时也暗自庆幸那些看似尴尬的劝慰并没有派上用场。 在讨论完相关问题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工作后,关于其他行业的人脉积累竟然都来自相亲。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工作这些年,大大小小的相亲局我倒是也参加过不少。大型的相亲活动基本看脸看单位,那些收入颇丰或者看上去体面的工作单位总是备受欢迎;若不在其中的话也没有关系,一张出众的脸也能赢得很多青睐。可能我总抱着为单位凑数的想法去参加活动,所以这里并没有我的姻缘。 但也不能说是一无所获,至少加了一堆没用的微信,每天打卡一样的问候。 凡此类型,我方一律采取礼貌防御,沉默攻势,即你问我答,不问就装死。总体来讲效果显著,一周之内他们就音讯全无了。倘若保持礼貌没删掉好友的话,过一阵你就会看到他们的官宣动态。
其实这很好理解,在相亲过程中积极热情的一方大都有着任务指标,他们的热情不具有唯一性,也更关注投入与回报的比率。 这样的行为大概与爱情的真诚、唯一相悖,但众所周知,组建婚姻关系的决定性条件不只有爱情。依照当前的生活模式与节奏,我虽不认同这种交往方式,会表示理解。万一就有人从中觅得良缘呢?

小型的相亲嘛,就要感谢热心介绍人了。比起大型相亲,小型模式在工作跟家庭上已经过了一轮筛选,再靠谱一点的介绍人甚至会以他的审美标准在相貌上筛选一番。我的某一任相亲对象,无论是工作还是家世,在我的交际圈里都可以称得上是顶配。至于为什么没成?因为抛开当事人,我是很乐意的,可惜抛不开。 后来他就成了朋友圈里的转发人,不过拖他的福,我倒是有了获取这个城市资讯的途径。
《半个喜剧》剧照

小型的相亲往往会有个很重要的环节:约饭。 文旅局的那位朋友试图以阳光明媚为理由,让我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洗头、化妆并到达见面地点,这种猝不及防的约见对于一个 J 人来讲显然是从心底里抗拒的;办公室的朋友倒是十分周详,在周三约好了周五的晚饭,但他忽略了要提前订位置,并向我展示了他因为写稿而没来得及洗的炸毛油头。不过我当天的妆容也不太如意:睫毛略长,美瞳度数稍低,导致将他的头屑看成了斑秃。

当然并不是所有见面都不愉快。跟小警察吃火锅的时候听了一大串的邻里八卦,略略体会到治安工作的不易,分别的时候甚至还浅约了一场至今未实现的剧本杀;跟公务员看了一场星际穿越的电影,这是我未曾涉猎的领域。后来宿舍停水还向他打听过消息 ······ 虽然这些最后都没成为我的姻缘,但至少成为了我的人脉,以及我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截故事。

所以那些在城市里忙碌打工人,在与同事朝夕相处相看两厌的时候,不妨试试相亲,也许是姻缘,大不了也算资源。

《东京白日梦女》剧照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乔木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