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有一位正在读高中的女生向我求助,她说:“巴赫姐,我有强迫症,不是那种矫情的伪强迫症,是真的被医院确诊为强迫症了,我该怎么自救?”
我问她症状是什么?她说:“我就是特别害怕后排同学突然拍我肩膀,害怕到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的程度。”
我问:
“你后排的同学之前有突然拍过你的肩膀吗?”
她说:“
没有。可我就是会担心。
我知道这个想法很荒谬,我也希望自己能忍住不想这件事了。可我越是想忍住,就越是忍不住,我感觉我快要神经衰弱了。”
这个女生所陷入的思维状态,就是典型的
【强迫性思维】
。什么是强迫性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
“忍不住担心一件事,担心到无法集中精力去做其他事,越想控制自己不要去想,反而想的更厉害”
的这种思维倾向。
当这种思维倾向的程度非常之强,强到影响我们正常生活,而且持续时间非常长,比如持续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时候,这种思维倾向就会演变为【
强迫症】
。
在大多数人的生命中的某些阶段,我们或多或少都难免会经历一些【强迫性思维】的时刻,只是程度未必严重到强迫症的地步。我在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强迫性思维场景,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 出门之前反复检查门有没有锁好,煤气有没有关好。
严重的人甚至会三番五次出门后又拐回来检查门锁和煤气。特别担心家里进小偷,着火,发大水,地震等。
· 反复洗手,反复用酒精棉球擦各种地方。
试图隔离一切灰尘,觉得一切东西都很脏,都沾满了细菌和病菌,有洁癖倾向,甚至是性冷淡倾向(因为觉得伴侣的身体也不干净)。
· 特别担心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即使别人没有这么做,也会脑补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
别人的一个表情一个神态,都能脑补出一场别人在背后讨厌自己、议论自己的大戏。看见同学or同事三三两两地说悄悄话,自己也主观地认定他们一定是在说自己的坏话,严重的人甚至会出现幻听or幻视的现象。
· 有严重的未完成焦虑,害怕自己做不完/写不完/复习不完,极度害怕失败,反而无法迈出步子前进。
比如考试前担心自己复习不完,害怕考不上;比如写论文担心自己写不完,忍不住去脑补自己在答辩台上张口结舌的窘迫场景;由于害怕失败和追求完美,反而卡在当地,陷入自我批判的思绪中,拖延成瘾,无法行动。
……
(这四种焦虑具体如何缓解?我后文会逐一举例,详细讲解。)
以上这些思维倾向,都属于【强迫性思维】的范畴,只是根据不同的人的严重程度,有些可以被划分为【强迫症】,而有些只是属于阶段性的【强迫性思维】。
那么陷入这种思维状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自我缓解呢?
我自己发明了一种方法,今天介绍给大家。这种方法叫做
【实践法】:设定一个实验期,自己跟自己做实验,用实验结果把自己打醒。
记住一句话:不要相信想象,要相信实践。恐惧是你想象出来的,只有实践会告诉你答案。
接下来,我会在实际例子中,给大家详细演示【实践法】的操作技巧。
首先,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那位高中女生陷入了“担心后排同学会突然拍我肩膀”的思维怪圈中,如何缓解呢?
我对她说:“
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
从明天开始,你来做实验记录,记录一天当中,后排同学突然拍你肩膀的次数。
如果她拍你了,你就记录她几点几分拍你一次,几点几分又拍你第二次,如此类推;如果她没拍你,你就写0次。
然后晚上20:00整,把当天记录的实验报告交给我,如此连续实验7天。
”
她当场答应了,于是我们的实验开始了。
第一天,0次;
第二天,0次;
第三天,0次;
……
第七天,0次。
到了第七天,我问她:“现在有什么感觉?”
她说:“其实,我在做完第一天的实验的时候,
当我在笔记本上写下“0次”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我是在过度担心了。
然后一天一天的,把这七天过完,都是0次。我发现我的焦虑程度已经没那么高了,而且后面的几天我已经能听进去课了,很多时候我已经不再去想这件事了。”
当她给到我这样的反馈时,我心里知道,她已经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挣脱了强迫性思维对她的控制了。
她之所以能发生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她经历了“实践”,她用实实在在的实验结果,把自己打醒了。是实践,把她从恐惧的想象中,拉回了现实。
用这种实践法,我们也可以缓解反复检查门锁,反复洗手等强迫行为。
比如,忍不住反复检查门锁的朋友,你可以跟自己设置7天实验期,每天晚上20:00记录一次实验结果,记录一下今天有无失窃,有无着火。
当你正在办公室工作,脑子里突然冒出“哎呀,我今天是不是又忘关煤气了?我今天是不是又没锁好门?”的念头时,马上告诉自己:
“我带着这份好奇心继续工作,等晚上20:00到家,记录实验结果,一切自有分晓。”
如此坚持,记录7天,实践会告诉你答案。
再比如,忍不住反复洗手,害怕沾染外界的病菌的朋友,你也可以试着给自己设立一个实验期,比如设定1个月实验期,这1个月内,我减少洗手的频率,比如以前每天洗手50次,我现在降低到20次,1个月后,我去做体检,检查自己有无患上新的传染病,体检报告会告诉你答案。
记住:不要相信想象,要相信实践。恐惧是你想象出来的,只有实践会告诉你答案。
有些朋友读到这里可能会问了:“
那么如果我担心的点是害怕复习不完,害怕考不好,那也可以用实践法吗?”
当然可以。
每年考研季的时候,我这里总会接到许多考试焦虑者的咨询,其中有一个女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11月找到我的,当时距离考试还有1个半月的时间,她在电话中崩溃大哭,因为担心自己复习不完。
我问她:“还剩多少本书没背完?你把目录和封面拍照过来我看一下。”
她把照片发来,一共是三本书,每本都很厚。
她说:“巴赫姐,我已经绝望了,你知道吗?我从今年6月就开始复习了,可是从6月到现在,5个月时间过去了,我一共才背了不到1章的内容,而且背的特别不熟练,按照这个速度推算,我肯定是复习不完了。”
我问她:
“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有多少小时是用在学习上,多少小时是用在情绪的内耗上?”
她说:“其实我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可能只有开头一两天的某一两个小时,然后剩下的所有时间我都在自我否定——拖延——自我否定这样的循环里,一边哭一边失眠一边刷知乎,就这样日夜颠倒地过了五个月。”
我说:
“所以,你所谓的5个月只复习了1个章节,其实并不是你的正常速度,而是你加上了极大的情绪损耗之后的速度,对吗?”
她说:“嗯,但是我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啊!”
我说:
“
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
我们测测你在1小时的时间内,到底能干些什么。
来,第一步,打开书,翻到第一页,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文字,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好,找到中心词,把它写在笔记本第一行。
第二步,针对第一段的中心词,作者分别从哪几个“点”进行阐述的?——五个点,好,把这五个点按顺序写在你的笔记本上,从第二行写到第六行。
第三步,把你刚才写好的笔记捂住,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中心词,五个点……很好,都复述下来了。”
这时候,我们算是一起把第一页的第一大段扎扎实实地背完了。看看表,过去了多长时间?
——五分钟!
真的,我们只用了五分钟!五分钟,我们阅读了第一段文字,解析了这段文字,并写成了笔记,还背熟了笔记,一共只用了五分钟而已!
比她想象中的速度快多了!
来,我们再来看书的第二段,中心词是什么?几个知识点?写下来,捂住,自己复述一遍。
——这次的知识点比较多,用了7分钟。
来,再看第三段。来,再看第四段……
就这样,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背完了这本书的前三页(实际也就是第一章)的内容,共8个自然段,12个中心词,60多个知识点。
我问她,现在感觉怎么样?
她说:“
现在感觉心里好平静啊,没想到我一个小时能干这么多事情!
我现在不太害怕了,我还有1个半月时间,如果我这段时间都像刚才这一个小时那样过,说不定我还是可以复习的完的。”
这就是实践的力量。
当你陷入强迫性思维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把想象当作现实,你会在明明还有机会翻盘的时候提前给自己判死刑。
而实践,会结结实实地把你打醒,让你蓦地意识到自己原来还没死,你还有能量,你还有绝地反击的可能性。
有些朋友读到这里可能会说:“
那么假如我实验自己了,而实验结果还是不够我复习完怎么办?
比如,我1小时复习了3个章节,我就按这个速度推算,发现1个半月我只能背完1本书,而不完三本书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我想告诉你的是:
你的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的。
不相信?
不相信的话,来,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你之前不是只实验了1天吗?这次我们来实验10天,10天,要老老实实记录自己每天能复习多少章节。
等你自己真正去实践10天之后,你会发现,第一天你可能速度较慢,只能复习3章内容;第二天,可能就比第一天快一些了,或许就复习了4个章节;第三天,可能又比之前快乐一些,复习了5个章节……
随着你多次重复这种提炼关键词,你的提炼能力会越来越强;
随着你多次重复背诵记忆,你的记忆力也会被练得越来越快;
到随着你之前肚子里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你对这门课的理解越来越深,
最后阶段的时候,你还会生长出一种更强悍的能力,叫做“取舍能力”
——哪些东西需要重点写下来仔细背,哪些东西粗略看看就行了,哪些东西完全可以放弃不看了,其实你心里都会很有数的。
这些能力都会大大提高你的复习速度。
所以,你的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越往后你的速度会越快,
不要太早给自己判死刑,要持续实践,实践会告诉你答案。
最后,我们再说一说“害怕别人在背后说坏话”这种强迫性思维怎么缓解。
曾有一个大学女生找我咨询,她的问题是:
“总是担心同学在背后说我坏话怎么办?比如,大家一起坐在校车上,女生A和女生B窃窃私语,我就忍不住想,她们一定是在议论我,说我坏话,然后我心里就很不舒服,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反问她:“你担心她们会说你什么坏话?”
她说:“因为我性格比较敏感自闭,所以平常在宿舍不怎么跟她们交流,她们聚会我也不参加。我觉得她们肯定都很讨厌我,她们肯定在我背后说我性格不好,说我可招人烦什么的。”
我继续问她:
“那么女生AB是否有明确的向你表达过不满?
她们是否当着你面对你说过“我们不喜欢你的性格”“你这个人很招人烦”这一类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