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不能怪我跟一些亲戚、邻居撕破脸……
当他们乱给我的孩子喂东西的时候;
当他们对我女儿说“你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的时候;
当他们很自然地说出“你是姐姐,让一下弟弟怎么了”“不就是个玩具吗,送给弟弟玩呗,别这么小气”的时候……
对不起,我真的最后一丝成年人之间的体面都不想留了!
尤其是你已经反复强调不要对孩子这样,他们还依然我行我素。
每年都忍,今年过年我不想忍了!
“你妈妈不要你了。”
“你爸妈有了弟弟就不爱你了。”
“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跟叔叔喝点酒,小孩也能喝。”
“你再淘气,我就不让妈妈来接你了。”
……
这种对孩子进行毫无分寸的耍弄逗引,并且以此为乐的“逗娃”行为,我要全力抵制!
这样的“逗娃”,相信不少人曾为此左右为难。
当场反对吧,不仅显得气量小,不懂事,还容易得罪人;不反对吧,又害怕孩子受了委屈,留下阴影。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剖析一下这种低劣的“逗娃”行为,同时,我也有一些自己实操过的解决方案想分享给大家。
这种“逗娃”方式离我们一点都不远。
逗娃的,可能是七大姑八大姨,关系不远不近,走动不多不少;
也可能是乡里乡亲的大爷大妈,偶尔串个门、聊个天;
甚至还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吃瓜陌生人。
在这里送他们一个统称——“熊大人”。
不可否认,这些人中大部分其实本无恶意,只是爱宝宝的方式不妥当;
但也确有不少大人相当恶趣味,习惯把自己短暂的快乐和优越感建立在居高临下地恶意逗娃、以及随便贬低他人育儿方式之上。
如何预防?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设以及应对的准备。
熊大人们最常干的事
一般来说,恶意逗娃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是生理健康方面,包括:
◆乱喂食物
什么东西都喂给宝宝,包括各种大鱼大肉、糖果饮料,甚至是酒、果冻、坚果等禁忌食物,对孩子的安全置若罔闻。
而且在方式上,也极不卫生。比如,大人用吃过的筷子蘸一点、或是放自己嘴巴里嚼碎了,再给孩子吃。
◆乱动乱摇
对孩子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比如举高高、抛起接住、猛烈摇晃、抱着转圈、玩倒立等等,容易发生脱臼、摔倒等危险,对小宝宝还可能导致“摇晃婴儿症候群”。
◆乱摸乱亲
对孩子简单粗暴地表达喜爱,比如随意亲嘴、捏鼻子、捏脸蛋、摸隐私敏感部位等等。
这种行为不仅对孩子不够尊重,而且容易使他们大概率接触致病的细菌病毒,增加患病风险。
◆乱玩东西
任何物品都被用来当做逗娃的玩具。
比如纽扣等小颗粒物体,有误吞的风险;比如打火机,容易引发火灾;比如钱币或钥匙,很脏很不卫生。
第二类是行为习惯方面,包括:
◆各种强迫
用威逼利诱的方式,强迫孩子做出各种违心的举动,比如:
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完全无视孩子内心的纠结和不情愿。
◆不良举止
当一个孩子做出一系列成年人的事情时,这种反差萌会刺激熊大人们的兴奋神经。
于是,他们可能会故意教孩子学说粗话脏话、诱导他们做成人的不雅举动、甚至是模仿抽烟等,以此来博取大众一笑。
第三类是心理情感方面,相对更容易被忽视,但杀伤力一点都不小。
熊大人们喜欢用言语来撩拨得孩子无助又难堪。以下这些话,你是不是似曾相识?
“你妈不让你吃零食,她是坏人,我们不要跟她好了,好不好?”
内容上包括了恐吓、取外号、嘲讽、挑拨亲子关系等等。
《原生家庭》中说:“任何孩子都不懂得分辨玩笑和事实、取笑和威胁。”
因此大人们这些看似开玩笑的话,对孩子就是一种攻击和伤害。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及时站在孩子这一边,维护他们的利益。
当然,面对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需要坚决拒绝,有时则可以巧妙智取。
1、设置底线,一旦越界,果断说“不”
《广州日报》曾针对恶意逗娃的情况做过一项网络调查。
结果显示,尽管超七成的受访者表示许多“逗小孩”的做法是陋习,应该被纠正。
但是当遇到别人这样逗自己的孩子时,仅有21.6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加以阻止;
绝大部分则选择“根据亲疏程度和逗弄孩子的方式来决定是否阻止”,比例为74.58%。
家长的心态可以理解,毕竟面对的大部分都是亲戚朋友,不太好为此撕破脸。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模棱两可的态度会助长对方肆无忌惮逗娃的勇气。
建议家长首先在心里罗列一下,哪些事情是逾越了自己底线的,万万无法接受;
比如直接威胁到孩子生命健康的,像喝酒、给小宝宝喂食花生米之类的坚果、高空抛小孩等等,一旦出现,必须果断拒绝。
态度上可以不卑不亢,但一定要坚决。
熊大人:“来,筷子蘸点酒给孩子尝尝!”
家长:“哈哈,不了,对宝宝健康危害太大,咱们不这么做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孩子的性命和健康,容不得儿戏。
2、以柔克刚,巧妙智取
对于其他一些虽然难以接受、但后果不是那么严重的情况,比如强迫孩子表演节目、随便摸私处、教孩子恶习等;
则无须硬碰硬,可以巧妙转移话题,委婉拒绝。
熊大人:“来来来,你给奶奶看看小鸡鸡,奶奶就给你糖吃!”
家长:“先谢谢奶奶,不过妈妈这也有糖,宝宝先吃妈妈给的好吗?”
与此同时,也可以跟自己父母或公婆事先沟通好,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如果面对一些实在不便掌控的局面时,由他们长辈出面会更好。
3、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面对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我们应该如实告诉孩子。
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们说:“宝贝,待会我们会去看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他们对待你的方式或许会有一些特别,让你不是很喜欢。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要拒绝,也要告诉妈妈,但记得他们没有恶意哦。”
平日里,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应对能力;
以及阅读相关主题绘本,比如《让孩子学会说“不”——爱挠痒痒的威力叔叔的故事》、《请不要随便摸我》等,来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未雨绸缪、有的放矢,才能把握主动权。
4、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当然,凡事都无法避免,万一熊大人们对孩子说了诸如“你爸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那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立即用实际行动安抚他们,证明这不可能。
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这不是真的,妈妈永远爱你”,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也是治愈他们的良药,能够瞬间瓦碎那些不怀好意的玩笑与捉弄。
总之,面对这种恶意逗娃,该强硬时则强硬,能回避时就回避。
“果壳亲子Guokr”是果壳旗下的儿童教育公众号,这里有可信赖的育儿科学知识,随时随地的家庭STEAM教育。帮你成为具备未来视野的家长,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学会思考,培养属于未来的优秀人才。拒绝恶意逗娃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