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龙年行将过去,又到了中国人开始置办年货的时候。
当下,家电愈发成为年轻一代的年货新选择。不过,选择什么样的家电作为年货,“洋货”还是“国货”?正在成为令人纠结的问题。
作为刚刚成为一对双胞胎的父母的昌禾与小毅来说,“洋货”与“国货”之争在他们家体现得尤为明显。孩子刚刚出生,一大波新家电亟待购入,究竟买什么?小毅家有一台购置于1996年的松下洗衣机,当时松下洗衣机还在使用“National”商标,29年过去了,几经搬家,这台洗衣机依旧可以正常运行。在小毅的固有认知里,选“洋货”,选松下,没错。与此同时,昌禾和小毅也觉得,“国货”家电似乎性价比更高,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昌禾和小毅最终将如何选择?“洋家电”除了优质耐用以外,是否也在随时代而进化?
在我们重新认识家电的同时,也是在重新认识生活本身。本文,也正是“日新又新:老朋友 新生活”系列专题的第三篇文章。
在中国,“洋家电”有着坚固的信任基础。
现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智慧生活事业部总经理的林一斌有这样一段亲身经历,1995年时,林一斌还在上中学,从日本出差归来的父亲,为他带回一台松下随身听,音质出色。当时,这样一台机器具有强大的“魔力”,差不多和现在骑哈雷摩托车去上班的效果类似。在课间戴上耳机听流行歌曲,让林一斌在同学那儿赚足了面子。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比比皆是,以松下为代表的“洋品牌”制霸了中国家电市场许多年。
仔细算来,中国人开始大规模使用家用电器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40余年。1979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年终报道中这样写道:“在经过了20年的匮乏后,北京的各项指数开始疯长。1979年,中国制造了3.34亿条麻布口袋、8.5亿个白炽灯泡、18.6万辆摩托车,130万台的电视机产量更是比1978年增长了157%。”毫无疑问,一个物质欲望被重新释放的时代到来了。在那个年代,尽管生活还谈不上富裕,但人们对于现代化的品质生活的欲望是空前强烈的。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实现“四化”成为全体中国人心中的宏愿。在70年代,中国人流行购买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到了80年代,“三大件”则变成了彩电、冰箱和洗衣机。这些更为现代化的产品既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引领人们有更多的闲暇去享受生活。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来说,家电和现代化生活无疑是一个舶来概念,人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攒够钱,然后向隔壁的日本“抄作业”。
1978年10月,邓小平应邀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松下电器工厂是访日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在与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会谈时,邓小平坦言:“松下先生,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而松下幸之助则用日本关西方言爽快应允:“愿意倾我所有,全力以赴相助。”
随后,松下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成为中国人现代化生活的“启蒙老师”。早在1979年,四川绵阳的长虹机器厂就以技术引进的方式,从松下引入了具有批量生产彩色电视机能力的生产线。
被誉为“经营之圣”的松下幸之助本人也两次亲赴中国考察,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到中国投资办厂、让中国消费者过上拥有彩电的生活的决定。1987年,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BMCC)成立,厂址位于今天的北京798艺术区附近。令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是,这家合资工厂于1989年建成后,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在那时的国人眼中,松下电视机就是优质的代名词,将它买回家,绝对不会有错。它信号稳定、画面清晰,且结实耐用,不像有的产品,动不动就会满屏雪花,然后用力拍上一下才会恢复正常。
1995年,中央电视台一套曾播放过一段令人记忆深刻的松下电视广告。在广告中,日本著名歌星在松下电视的屏幕内外来回穿梭,有趣的创意,不仅让人们记住了“精品一派”电视机,而且片尾字正腔圆的“松下电器”读音也深深刻印在几代中国人心中。
由松下生产的“三大神器”(从左到右: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随后,中国的经济和中国人的生活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早在1992年,《福布斯》杂志曾用一种笃定的语气写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而像中国总有一天会崛起成为经济强国这样确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
现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的木下步,在20年前,曾以出口销售部的销售负责人的身份,在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工作,那时,他见证了松下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中国人现代化生活的蓬勃发展。在他看来,中国仅仅用了5-10年,就走完了日本、欧美花费20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
正如木下步的观察一样,从举全家之力购买某一种家电,到渐渐凑齐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全屋家电,再到家电成为国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产品,中国人的生活在飞速变化,但不变的,是几代人对于以松下为代表的“洋家电”的良好印象。它就像一个中国人的“老朋友”,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松下就是卓越品质的象征。
如果说此前的很多年,我们实现现代化生活的方式是“抄作业”的话,那么差不多从2008年开始,国产家电开始迅速崛起,不仅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步反超“洋品牌”,并且在海外市场中的表现也日益突出,与“洋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相比也不落下风。我们的“国货”正在变成那个“优等生”。
换一个角度讲,中国人生活需求始于低位的高速发展,为“洋品牌”在中国创造家电“神话”提供了优渥的土壤。而随着中国人生活需求的进化,以及国内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让“洋品牌”在中国的巨大机遇,变成了巨大挑战。
2008年之后,新一代的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在经济富足时代中长大的他们,对家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智能、个性、高性价比。在他们眼中,以优质耐用著称的松下家电和那些搭载IoT(物联网)功能、与AI(人工智能)联系紧密、设计时尚且价格实惠的国产产品相比,显得有点老派、低调和昂贵了。突然之间,“洋家电”不香了,这也是松下电器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存在感不强的重要原因。
在一部分人心中,松下的好口碑依然在。据一位来自四川达州的经销商介绍,达州位于大巴山革命老区,经济并不发达,但松下电器却在达州卖得特别好,“因为大巴山里的老百姓并不富裕,好不容易攒了两三年钱,总想买一个好东西。如果买到不好的产品,三天两头坏,在山里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他们眼里,不坏就是好产品。”
松下电器差不多最后一次“大比分获胜”,是在2015年。当年初,松下的智能马桶盖突然人气大增,成为不少同胞赴日采购清单上的首选,人们认为它人性、智能、方便、安全,有人甚至一次买两三只带回国。整个2015年,松下智能马桶盖在中国国内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倍有余,达到18万台,之后更创造过单年销量超50万台的辉煌成绩。
可个别的爆款以及良好的口碑并不足以让松下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2008年到2018年,面对中国人全新的生活需求和发展迅速的本土品牌,松下电器遭遇了自己迷失中国的十年。这期间,中国经济再次腾飞,GDP翻着跟头地上涨,松下在中国的业绩却并未实现增长。没跑赢大盘就是输。
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对于生活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甚至具有引领性的需求。面对这些全新的需求,松下电器无法在中国进行现地决策,日本总部又很难真正理解。这就像日本人只觉得饺子是一道日常配米饭吃的菜肴,而不理解中国人过年要吃饺子一样,要让日本人理解中国社会对于智能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同样存在着很难拉齐的认知差异。
过去,松下就像一位“老师”,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在教案上都能找到答案。而如今,中国人的“新生活”开始了,“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学生和老师的身份正在被抹平,对于松下来说,到了需要相互学习、全力追赶的时候。
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新变化,2019年4月,松下集团在中国成立了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首次将经营决策权放到了海外、放到了中国。对于松下来说,这是“百年未有之创举”。
决策权的平移,极大地提升了松下在中国的决策、执行和创新速度。过硬的品质加上更符合生活潮流的设计,在变革之后加速追赶,让松下在中国开始再次发力。
2019年4月,伴随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成立,曾有过丰富在华工作经验的木下步再次回到中国,在分别出任了智慧家电以及住建空间两个事业部的总经理之后,2023年底,木下步就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他以“China for China”“China for Global”两大全新发展战略,力求为松下带来改变。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不仅要实现“中国的事务在中国决策”“扎根中国,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更要将中国变成松下全球的发展、创新策源地。
在全新战略的引导下,许多变化显而易见。从2023年末开始,林一斌开始担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智慧生活事业部总经理,可以说他是松下家电全新战略的执行者和见证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感知并在推动着松下家电在中国的巨变。
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智慧生活事业部总经理林一斌
在林一斌看来,首先,面对随时出现的新课题,松下的反应速度不再迟缓。比如,过去几年,针对大多数人长时间居家的情况,松下迅速决策、迅速研发,推出了“聚嗨盘”,一款能够满足蒸、烤、涮、煮等多种料理需求的一体化烹饪电器。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烹饪,为家人提供丰富的情绪价值,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家期间家人间的情感交流问题。这款产品不仅在推出后迅速成为爆品,还被许多企业争相模仿。
另外,“中国的事务在中国决策”,也让松下电器得以通过敏锐的生活洞察进行深入的本土化革新。当下,中国人对于家居设计的审美正在快速提升,家电的一体化、套系化设计成为独特的趋势。
对此,能够和全屋定制橱柜融为一体的“超薄冰箱”成为行业标配。2020年,松下推出了自己的超薄冰箱,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在此刻体现出巨大优势。传统的冰箱是采用后置压缩机技术,压缩机势必会侵占储物空间,让“超薄”和“大空间”成为一种难以两全的矛盾。而松下则依靠独有的顶置压缩机技术,在其他品牌还将60cm作为“超薄”的标准时,将冰箱厚度做到了58cm,同时还能保证充足的储物空间。不仅如此,松下作为一家覆盖全品类家电的品牌,还能轻松地做到家电“套系化”,这不仅让众多家电在外观上更加统一,也能在功能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的联动。
同时,松下还在重新夺回年轻人的青睐。此前,年龄稍长的消费者对于松下仍心存情怀,但年轻人对松下似乎并不太感冒。这种现象的背后,价格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时候,“好”与“贵”是要划等号的。比如松下在集中组装过程,如果发现一台机器的一个零部件有不良,那么这一批次的全部产品就需要全部下线、全部返修,这样一来,成本自然会上升。而为了迎合年轻人“理性消费”的生活趋势,松下重新整合设计与供应链,推出了一系列既具备高品质又价格实惠的小家电。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小方盒”系列便捷式剃须刀,这款价格实惠、小巧方便的产品,在国内大受欢迎、销量颇高。“小方盒”系列,是松下在中国做出改变的最典型案例之一。
另一方面,松下也在努力贴合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推出针对“Z世代”研发的“Panasonic Xtra”系列新品。其中的洗烘产品能够高效去除宠物毛发和螨虫,回应了以“猫狗双全”为生活理想的年轻人重要的生活所需。而冰箱产品则除了高性价比优势,还设计了“冰块驿站”,为爱喝冷饮的年轻人提供了便利。微蒸烤一体机则通过一键多元化的烹饪方式,帮助那些“嘴馋”又不太会做饭的年轻人找到了捷径。另外,松下的Technics音响、Lumix相机等,也成为“社媒时代”年轻人彰显个性的心头好。
松下“Panasonic Xtra漫悦莓系列”产品
伴随着诸多创新举措,松下渴望利用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帮消费者和自己都完成家电的新老交替。面对挑战,松下正在开辟属于自己的新道路,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以及价格跨度更大的松下,在2019年之后迎来了营收业绩的上升,从2019到2023年的4年间,松下从“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模式”三个关键词着手,在华销售业绩增长了65%。这让一度增长速度低迷的松下,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去年,松下更是放出豪言——2030年家电的销售目标是在2023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
过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的“启蒙老师”,松下始终是与我们共同成长、共同经历风雨、共同收获的伙伴,深植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在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里,松下积极响应中国各项政策,做出贡献。
今天,经历了过去40多年的跌宕起伏,我们和松下这对“老朋友”都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活”。目前,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洋货”和“国货”的纠结,是生活不同发展阶段的折射,也是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在竞争中相互促进的缩影。
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了小毅与昌禾一家的“洋货国货之争”,最后,他们购入了不少松下家电,比如他们选择了松下ALPHA阿尔法洗衣机。这款洗衣机不仅能够通过松下特有的纳诺怡™X、光动银除菌等技术,更加深入地清理衣物,还能依靠可拆卸的α-Watch智控星环、内置的α-Chat智互语音与α-Box智洗魔盒等设备,实现用语音、触摸或手势来选择洗衣程序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昌禾和小毅用手机或几个手势,就能让洗衣机自动完成洗衣任务,全家都觉得这样“很酷、很有意思”。
那台经历了近30年风雨的“National”洗衣机,终于与自己的“后辈”松下ALPHA阿尔法洗衣机完成了交接。这一次,松下家电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既一如既往地优质耐用,又能满足年轻人的新需求,并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物有所值。
20年前,木下步曾躬身参与并见证了松下家电在中国的辉煌过往,20年后,他又将以全新的身份,与松下家电一起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与中国人依旧在旺盛生长的生活需求。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理想依然在木下步的心中长存:“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与传承的企业,今天的松下将继续巩固自己的日系品牌优势,发挥家电与住宅结合的差异化优势,并结合在IoT、AI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如同‘关护无界 身心如悦’品牌标语中所蕴含的那样,回应中国消费者更多、更美好的生活愿景。”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中国式住宅到了该“沉淀沉淀”的时候》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李雨旋
作者丨morlee
视频策划丨解亚瑾
导演丨郭亚斌
摄影丨王达峰 王方坤
剪辑丨吕一帆
设计排版丨cc
图片来源丨松下中国、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