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码头青年  ·  特朗普就职典礼上的一些细节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30岁以后,普通人还能重启人生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最震撼的元代壁画,就藏在山西的这座道观里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1-22 12:00

正文

活化设计后的永乐宫旧址空间局部
图源:©️TAL


绿脸黑眼,怒目直发,手持兵器,身披金甲——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天蓬大元帅”威风凛凛,俘获了众多粉丝。它的原型,就在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朝元图》里,是满墙两百多位神仙里的一个。


永乐宫建于元代,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宫观。其中的《朝元图》,有“东方艺术画廊”之称,是不逊于敦煌壁画的存在。永乐宫所在的山西运城市芮城县,是文物大县,是山西乃至全国唯二可以集齐唐、宋、元、明、清五朝古建的县。


少有人了解的是,壁画所在的永乐宫并不在原址。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下游水电工程,永乐宫曾经历了历时十年的整体搬迁,从吕洞宾的老家、永乐镇招贤村,搬到二十公里外的古魏镇。旧址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沦为一片麦田、养殖场,被人所遗忘。直到三年前,建筑师王辉在永乐宫旧址上重启活化,并于近期开放。这也意味着,永乐宫的前世今生完成了一个回环。



|南西
编辑|沈律君 榭瑞

两米高的壁画里,

“神仙开大会”



走进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巨大的壁画从四面八方直愣愣地扑面而来,满墙青绿看得人猝不及防。名叫《朝元图》的元代壁画,从东到西,铺满四百多平方米的宫殿墙壁。神仙们姿态各异,排着队,不疾不徐地朝见大殿中间的最高神团。最高的神仙有四米高,最矮的也有一米八左右,视线平扫过去,只能看到神仙的飘舞裙摆、踩着的云气。在墙下仔细观瞻的凡尘人类,倒像是冒昧的闯入者,得全程仰着脖子才能看全神仙高大的样貌,想象着他们如果从墙壁里脱离出来,走向人群,会是多么神圣和震撼。

游客进入永乐宫无极之殿,观看“两百多位神仙开大会”的《朝元图》

图源:视觉中国



在进入三清殿之前,要先经过无极门。依次在无极门、三清殿之后,继续往深了走,是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的纯阳殿,以及供奉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和其七个弟子

《朝元图》里画着共计286位神仙,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人物造型完全靠线条来作为勾勒。壁画主旨是“众神朝元、万物归元”。朝元,是说众神朝拜最高天神,即元始天尊,体现了道教宇宙观中神灵体系的层级和秩序。在道家哲学观里,元气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归元则是指回归本元或元气。


《朝元图》所在的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门的左右两侧分布的是左青龙右白虎,东侧墙角有一组武将手持刀柄剑戟,穿着红袍的背部线条硬朗挺拔,一张弓蓄势待发,这是力量感的体现。万物皆有灵,透进殿内的光线充足,服饰纹样,线条空间,色彩鲜艳。后土娘娘,坐着也有三米左右,头戴凤冠,胸前配震卦,雷动,惊蛰万物发生,祈求五谷丰登,宽袖上有立粉贴金,包括璎珞、珠饰,座椅上的纹饰花样也有不同的线条的笔触。

《黑神话悟空》里的天蓬元帅,原型出自永乐宫的《朝元图》壁画
图源:视觉中国


在进入三清殿之前,要先经过无极门。依次在无极门、三清殿之后,继续往深了走,是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的纯阳殿,以及供奉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和其七个弟子的重阳殿。门和宫殿自南至北排列在一条500多米长的中轴线上。壁画主要分布在三大殿,共有一千平方米,除了三清殿的《朝元图》,纯阳殿和重阳殿分别以方格连环画形式展示了吕洞宾和王重阳的故事。


有一种说法是,永乐宫的修建是王重阳弟子丘处机的功劳。成吉思汗封丘处机为国师之后,他掌管天下道教,云游弘法时发现吕洞宾的老家环境优美,于是向皇帝提出建造永乐宫并以此弘扬全真教。


“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惊喜和发现,永远都看不腻。”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慕启鹏已经是第三次来永乐宫,难得赶上最好的一个天气。他介绍说,平时为了保护壁画,永乐宫大殿内没有安装电源和灯具,夏天因为太阳高度角高,室内光线昏暗。而我们前往参观这天接近冬至阳光明媚,大部分壁画的线条和色彩都清晰可见。

永乐宫《朝元图》壁画局部
图源:视觉中国


身处永乐宫建筑群当中,听着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树林里传来的鸟叫声,冬日的阳光和斑驳树影落在脸上,心里充盈着平静。想在院落里静静地坐一会,远离城市的嘈杂的人声和车流声,沉浸在静谧遥远的空间——这是古建筑现场不可替代的魅力。

《朝元图》所在的这座永乐宫,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完好的元代宫观建筑群。它位于芮城县城北的古魏镇,毗邻另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龙庙和古魏城墙。

少有人了解的是,芮城其实有“两个永乐宫”。距离古魏镇二十公里外的永乐镇,才是吕洞宾真正的老家、永乐宫的原址所在地。



永乐宫《朝元图》壁画局部,为《黑神话悟空》游戏里的环境设计提供了参考
图源:视觉中国



六十年前,如何用

土办法搬走一座宫殿?



在永乐宫的《朝元图》真迹上,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一些神仙的衣服、手肘旁边,有细长缝隙,这是是永乐宫壁画搬迁切块的历史痕迹。“考虑到人物完整的复原程度,切《朝元图》的过程当中,专家们尽量避开了脸部,从服饰旁边给切下来的,纯阳殿和重阳殿是讲故事的单元格,切割相对来说更工整且方便”,讲解员说起六十年前的搬迁往事。


1957年,因三门峡水库建设规划,被苏联专家预测将处于水库淹没区的永乐宫,急需搬迁。1959年2月,山西省永乐宫迁建委员会成立,负责壁画揭取等工作,沿黄河一带村镇淹没区的百姓也开始大规模迁移。据《芮城县志》统计,从1959年至1962年底共迁一座永乐宫、两座集镇(晓里镇和永乐镇)、51个自然村近两万人。而永乐宫的搬迁和复原工作,历经了前期规划与研究,临摹,接取壁画,运输,复建,安装与修复,长达10年的时间才全面完成。

采用土法,建筑连带壁画大规模整体搬迁
老百姓、工匠、专家一起努力,没有路就修路,没有车就靠人力


六十年前,一无经验,二无外援,国家决定用最传统的力量来进行搬迁。位于永乐宫西北侧的搬迁展馆,珍藏着搬迁过程中的手写信、物资报表、审批文件等等文字材料,总计两万余页,而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年还没有手机和电脑,连珍贵的影像资料大都是黑白的。

参与搬迁工程的骨干力量数十人,当年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后来都成为中国古建筑界和文物保护界的大拿,包括祁英涛、陈继宗、柴泽俊、陆鸿年、潘洁兹等。又在全国招募600余名匠师、工人,由此组成了搬迁团队。

上世纪六十年代搬迁的一些老照片,存在永乐宫搬迁展馆


专家自己设计制造人力拉锯的工具,如今可以在搬迁展馆感受其沉重和不易——手摇截取器将壁画墙面剥离出来,大齿轮小齿轮接连转动,背后的一把横卧大锯进行切割,哐唧、哗啦的声音响动,带有节奏感和历史感。为了确保壁画的完整性,当年的锯器前后都要做板壁给架起来。

就这样一点点用土法切割,一千多平米的壁画被锯成550多块,每块2平方米到6平方米大小不等,标号后放入垫棉木箱,包装间隙再用棉花和木屑填满,捆装下垫弹簧卡。

永乐宫壁画,是许多学艺术的学生都会临摹的对象
图源:视觉中国


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没有公路,没有搬运设备,当时甚至整个晋南区政府机关都没有一辆运输的汽车,迁移工作陷入困境。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号召下,两地沿边的村庄集镇所有民工被组织起来,现场修路。每个村负责自己地界,平整出一条5米宽的黄土道。柴泽俊带着民工先用小平车开始了运输的实验,试了7次。为确保运输安全,沿途道路铺黄河细沙。怕颠簸,人力车也放掉一些轮胎气,特别缓慢的速度,一点点靠人拉过来。

“先复原建筑,再还原壁画,门都是原址搬迁过来的。”讲解员告诉我们。新址原样复建了永乐宫的建筑,不仅加固了基础,还对承托壁画的下肩墙做了防潮处理,对破损构件进行了替补。壁画的安装选择木支架悬挂的方式,与外檐墙间留有空隙和暗门,并留有通风小洞。最后对壁画分割的缝隙进行填补和补绘。从1962年下半年起,耗时将近4年,完成全部壁画的加固和复原。

供奉神仙,也承载生活

历史的吊诡之处是,在永乐宫的大规模搬迁壮举完成之后,原址并没有被淹没。1962年3月,三门峡水库在蓄水一年多后,淤积泥沙量远远超出预计,致使渭河下游两岸农田遭到淹没,陕西全国人大代表联名要求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泄洪排沙。眼见家乡幸免于难,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当初从永乐镇搬迁走的乡亲们都纷纷返回故里。

很多人对六十年代搬迁的决定感到遗憾和惋惜,URBANUS都市实践主持建筑师王辉却不这么看。他主持活化了永乐宫旧址项目,对这片土地的历史非常了解。“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历史,限于当时的条件,比如黄河水就要淹上来了,那么重要的永乐宫,很短的时间里没有冒险的成本。当时去做这件事情,就是对的事情。”王辉认为,历史不能被假设。

永乐宫虽然幸运地完整保存了实体,然而旧址在搬迁之后的几十年里,不再被人重视,逐渐成为普通的农田和养殖场。“很多人看完永乐宫想到原址来看一看,但是如果只是空在这里,也没有任何观赏性”,张青说。她是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宣教部主任。和许多热爱永乐宫、山西古建筑文化的人们一样,她最大的遗憾之一,是永乐宫搬迁之后,旧址没能得到很好地展示。


古建筑旧址活化的启动,在十年前的芮城出现契机,这一切从五龙庙开始。2012年春天,万科高级副总裁丁长峰和一批文物爱好者按照一份古建文物名录到了芮城,找到五龙庙,想将这片当时看起来脏乱差的国家重点保护古建筑环境整治出来。此后的几年,万科“龙计划”落地,将五龙庙保护项目与2015年米兰世博会万科馆会后处置方案联系起来,由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合伙人王辉操刀。

上图:更新后的五龙庙鸟瞰图

下图:五龙庙重新回到村民的社会生活当中
图源:视觉中国


十年前,当王辉第一次踏上永乐宫的旧址,努力寻找,很难看到任何明显的旧址痕迹。但站在原址的土地上,仍能感受到风水和气韵。这里背靠峨嵋岭,北向远处是九峰山;南面黄河,远处是秦岭余脉。不到一公里远的河岸蒸腾起层层水汽,仿佛与远处的山丘共同融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但多年来的农业耕种和无序建设,使考古复原的精确度大大降。直到2022年7月,芮城县文物部门初步研判出原永乐宫主要大殿的位置,这给王辉的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

搬迁后的永乐宫,紧邻古魏城遗址
摄影:刘丹笛

永乐宫旧址活化项目启动时恰逢疫情,王辉无法到达现场,全靠在芮城现场的建设工程负责人用无人机拍摄视频再传回。在无数次从半空中凝视永乐宫旧址图像、翻阅资料的过程当中,他了解了永乐宫所承载过的历史。

从天空中俯视整个永乐宫的建筑群,会发现从三清殿到纯阳殿再到重阳殿,面积和规模越来越小,这与当时大型佛寺的布置明显不同。在《永乐宫调查日记》中,考古学家宿白认为这种建筑布局或许是源于当年的宫阙衙署——道教尊象就像官员一样皆有所司,需要受朝听事。老百姓来永乐宫要求一些实际帮助,就像为了方便办事的政务大厅,越是重要的殿堂越靠前。


在《蒙古征服之后》一书中,作者王锦萍给出了一些史实梳理的印证。金末元初,中原地区历经战乱和社会秩序重建,以永乐宫为代表的全真教道观,承担了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士们帮助穷人家的孩子扫盲开蒙,也为民间妇女们提供开茶话会、做针线活的场所,到了年末,周围的乡亲们还会带着大米来这里,借用磨坊碾磨面粉。此外,永乐宫还引领周边群众修建水坝、水渠,这都是当时积弱的政府很难办到的事情。


永乐宫从元代还没建立就开始修建,总共持续111年,这是因为道教在当朝的地位起起伏伏。成吉思汗封丘处机担任国师时,永乐宫处于全盛时期。忽必烈上台后开始重佛抑道。元武宗时期道教又受到青睐。到了明清逐渐衰败,全靠附近信众募捐维持,永乐宫甚至成为了永乐镇的商业集散中心。抗战时期,永乐宫曾被选定为政府所在地。解放前后,又成了流民聚集所,是当地信众集会摆摊的地方,如今可以看到墙上壁画有很多小洞,就是当年曾被信众为了挂衣服售卖所打的钉眼。


搬迁后的永乐宫,建筑布局与以前的保持一致

图源:视觉中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永乐宫不仅拥有《朝元图》这样的壁画,是神仙聚会的总部,也是全真教通过建筑和艺术来叙述教派历史之地,更重要的是,永乐宫还是附近乡间社会的活动场所。

六十年代的搬迁浪潮,头戴白毛巾、身穿大棉裤的百姓们一边拉人力车,一边将口号叫得整齐而响亮,“抵制黄河水,捍卫永乐宫。和三门峡争先,与黄河水赛跑!”人力车的运输效率太低了,根本无法在1960年三门峡蓄水前完成搬运,永乐宫拆建委员会再次向更高的部门求助。很快,时任山西省省长的卫恒亲自批示下来,从太原调过来四辆苏联产的“嘎斯小货车”,当时很多人没有见过汽车,都把它当宝贝。乡亲们又专门挖了一个凹槽运输,减缓壁画的震荡。


“几百年来,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与永乐宫深深相连,当初永乐宫搬走了,就好像是老百姓的祖坟也被迁走了,老百姓心里也会有纠结。”王辉说。他能想象,六十年代正处在新旧社会交替之时,年轻人激进、老年人保守,对永乐宫的未来,人们意见纷纷,但最后都为了保护它而达成了互相理解和共识,共同出力,完成了伟大的搬迁壮举。他所看见的永乐精神来自于此,也是他作为设计师,活化旧址项目最大的动力。


永乐宫搬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文物搬迁历史的奇迹
图源:视觉中国

活化设计后的永乐宫旧址,西侧在保留现有树木及已有的建筑物基础上重新布局,并继续使用1990年代乡民建成的吕公祠,打造了茶室、客栈、文化游廊、游客接待等空间,东侧为全新的永乐宫旧址景区,包括壁画艺术互动亭、重阳殿旧址小广场、登高梯等。当壁画的真迹以现代的方式在原址重现,人们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局部细节,也可以走进画里,与神仙们合照。

如今,虽然活化后的旧址项目以旅游功能为主,但也还保留着吕公祠的香火,有道士在里面上班。慕启鹏在旧址的一角看到,有一家人搀着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太太往里走,无心留意风景,像是去祈愿的。

活化后的永乐宫旧址鸟瞰图
西翼吕公祠和东翼壁画体验厅相夹出遗址展示轴线
图源:TAL





100年建造,10年搬迁,3年活化

在永乐宫旧址项目之前,王辉已经负责过芮城另两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活化设计。第一处是位于芮城县古魏城城垣遗址内的五龙庙,那里是现存唯一的唐代道教庙宇,曾经一度沦为村里垃圾场似的存在。从五龙庙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做起,又完成了西侯度遗址活化设计,最后来到永乐宫旧址。


可以说,五龙庙旧址活化设计,打开了芮城乃至山西文旅的一个思路,建筑设计可以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呈现为可知可见可感的。以此为起点,关于古建筑遗址和当下生活到底是什么关系,也引发了许多对文保利用问题的争议。


到了永乐宫项目,王辉对自己的设计有了更严格的规范和觉知——第一原则是突出文物价值、做好文物保护。由于永乐宫原址的文物旧址信息非常模糊,他采取最少介入的原则,用较少的动作和建造方式来揭示历史信息。施工方法也坚持可逆性原则,不再对本来已经被农业生产所破坏的旧址造成二次破坏。“在古建筑旧址面前,我们做的设计只是一段短暂历史,文物本身的寿命是无限的。”

未正式开放的景区入口已迎来不少游客
图源:TAL


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之间是存在博弈的,处理不好,一方压倒了另一方,平衡就会被打破。“比如原址上的巨大仓库怎么处理?吕公祠如何保留?从前人们在中轴线旁边盖的六七间房子怎么办?如何比较准确地找到四大殿的位置并准确地向游客们指出来?壁画的图像怎么去获得?……”王辉希望呈现设计本身的建筑学意义,并同时能展示出庞大的历史信息,这几乎是戴着镣铐跳舞。

在场地上,建筑师用留空方式显影出四大殿。原永乐宫宫墙范围内不再增加更多的建筑,通过种植物来形成场地空间的层次关系,标记出旧址的范围。此外,建设范围限制在现有可建设用地内,尽量保留原有乔木,用左右两翼限定出原址宫墙空间,凸出三大殿旧址核心位置。通向旧址的一段廊道是有竹纹的混凝土,用了一万多片天然的竹片来做模板浇筑而成。再穿越一层层类似于类似于夯土墙的洞穴景观,就能看到竹林背后的旧址。

真实的竹模板浇铸而成的环廊
将场地上原有的建筑与树木组织在一起
图源:TAL



一些游客好奇地触摸着土黄色的墙面,粗糙颗粒感坚硬可感。这也是专门选用的仿夯土墙,最大化地展示了芮城所在土地的真实颜色和质感。装饰混凝土,其实是可拆卸的,也遵从了文物保护的可逆性原则。

更新后的永乐宫旧址,运营方还未敲定,但已有许多游客进来参观。其中一位衣着朴素、皮肤黢黑的农村老人,叫吕新虎,族谱上写着是吕洞宾的98代传人。永乐宫搬迁之前、当年还只有两三岁的他来过这里,永乐宫搬走了之后,这是第一次回来看。他在这个崭新的环境里有点迷路。


老人走到重阳殿的原址之上。一块空地由金属的隔栅架高。空无一物,如此场景就像当年重阳殿还未修建时的样子,虚位以待壁画的兴建。在老人旁边,有扔石子玩儿的小孩子玩闹,跑来跑去。在更远处,当地村民也在溜达,他们穿过明亮的壁画展厅,再经过一个门洞,空间内是永乐宫的十二生肖图,屋顶的自然天光透进来,又在镜面上反射开来,照得整个空间敞亮。


上图:在明亮的自然光中,游客观看玻璃上丝网印刷的《朝元图》
下图:游客通过“洞天福地”,进入永乐宫曾经存在的这片土地
图源:TAL

王辉则顺着室内的楼梯直接走到户外,登上八字形的环状楼梯,从高处看到重阳殿的侧面。风一吹,殿旁的一大片金色芒草跟着跳起舞来,形成一个涌动的涡流。对面就是阳光下反射银白光芒的黄河岸,晴川烟树茫茫。

登高梯是一处重要设计。王辉希望传达给来到这里的人的感受是,永乐宫很雄伟,但它也是天地一粟,我们在登高时,才能感受到自己所在之地和附近环境的呼应,地和天的关系是什么——大地上,永乐宫曾经存在的这条轴线就完整画出来了,草灰蛇线,背后藏着古人选址的智慧。

八字形的登高梯,让访客感受到永乐宫选址和天地环境的关系
图源:TAL

“八百年前有一群穿着窄袖长袍的古人,手里拿着古代粗陋的设备,在此地打下了第一个丁卯,要建永乐宫、画壁画。而现在,建筑师们手持最新的建筑材料,建起了一个新的活化项目。”文史专家杨杰说,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芮城这片土地历史的亲历者和传递者。

所有来到芮城的人,半天就能通过永乐宫新旧地址的参观,对芮城的风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感受人跟天地自然的微妙关系,人类的渺小,艺术、宗教在土地上获得的永恒。


永乐宫的历史叠加在这片土地上——修建历经一百多年,搬迁工作历时十年,旧址复原在过去三年里得到呈现。时间就藏在神仙的衣袖里、云气、切割留下的缝隙、旧址上新展示的壁画里。


运营编辑:叶晨灏 南西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蒲军强 15736184721

咨询信息:pujunqiang@@life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