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sight数据库
Insight-China Pharma Data 数据库(db.dxy.cn)是丁香园旗下的医药行业综合数据平台。药品注册上市情报、全球研发进展、潜力品种筛选、监控订阅、医保基药中标、专利、临床试验、药品成分词库、企业库等信息的全面整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淄博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2025年医改十大趋势预测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医药经济专家谈 | ... ·  4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医药经济专家谈 | ... ·  5 天前  
Insight数据库  ·  全球首款!FDA 批准「新型非阿片类止痛药」上市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sight数据库

2024 年全球医药交易发生重大变化,这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Insight数据库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02 08:30

正文

回顾 2024 年的医药交易市场,一些新的领域受到了关注,国内企业也在探索新的交易模式,不同企业的交易策略也有所变化。Insight 数据库报告团队对 2024 年所发生的交易事件进行盘点,发现有以下几个趋势。


全球交易热度有所下降,国内量跌金额升

从全球范围来看,2024 年总交易数量延续了 2023 年的趋势,仍有所下降;交易总金额为近三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了 14.6%。总金额下降主要是由于收并购事件的金额及重磅交易的金额有所下降导致。此外,总交易数量的下降也有所影响。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从国内企业参与的交易来看,2024 年总交易数量也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同比下降 6.8%,交易事件数量已经从 2021 年的峰值 357 起下降到了 301 起;交易总金额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依旧创历年来的新高,达 635 亿美元。同时,交易总额和首付款的单笔平均金额去年也创新高,进一步缩短了与全球的差距。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国内交易金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磅交易数量和金额的增长,中国重磅交易的数量在近两年迎来了爆发,在全球的占比连续两年超过了 20%金额占比 2024 年也飙升至 18.3%,创下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当前,中国企业医药交易活跃度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进一步看,中国企业作为转让方的占比近年来持续提高,作为受让方的占比近三年下降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 license out 和境内交易的占比持续增长,license in 占比在降低。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ADC 持续火爆,双抗药物成为 BD 新宠

通过统计近三年各技术类别的交易额情况,对比全球,国内 ADC 类药物交易额超过化药跃居第一,成为最具价值的热门领域。与此同时,双抗类药物交易热度持续升温,交易总额超过单抗和核酸类药物,跃居第三位,约占全部中国企业交易额的 17%,成为 ADC 药物之后的 BD 新宠。

从近三年单笔平均金额看,国内 ADC 类药物排在第一位,核酸、双抗类药物分列二、三位,与全球情况类似。单特异性抗体、化药、CGT 类药物的金额相较全球来看,金额较低。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肿瘤交易数量最多,自免频现重磅交易

对项目类型为药品的交易事件统计发现,肿瘤领域仍是最受关注领域,2023 年有 112 起与肿瘤相关,占比 43.4%;2024 年共 242 起药品相关的交易事件,108 起与肿瘤相关,占比 44.6%,整体保持稳定。

自免领域药物交易数量去年跃居第二,重磅交易频现,迎来新高潮。一方面,单抗类药物在自免领域的交易数量去年有所增长,包括靶向 TL1A 与白介素(IL)的新药交易,以及靶向 TNF-α 与白介素(IL)的生物类似药交易。另一方面,双抗类药物在自免领域的潜力开始展现,迎来一波交易热潮,其中不乏重磅交易。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NewCo」 模式火热

恒瑞在去年五月份以「NewCo」 模式将 GLP-1 的几条管线出海以后,在国内掀起了「NewCo」 模式交易出海的热潮。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2024 年共发生 7 起「NewCo」模式交易,其中 4 项为国产双抗,康诺亚生物就已达成 2 项。

「NewCo」 模式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帮助缓解创新药企的资金困境,预计 2025 年依旧会热度不减。但「NewCo」 模式适用场景有限,也并不是最优解,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可适用性差异很大,企业需要结合其管线及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综合判断。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MNC 近三年在国内大肆扫货

从 2020 年开始,MNC 更多地引进国内的项目,近三年引进项目的数量进一步增多,MNC 开始在国内大肆扫货。其引进国内项目的数量从 2019 年的 5 起交易事件增长到了 2023 年的峰值 36 起,2024 年交易数量有所回落,为 31 起交易事件。

从技术类别看,近两年化药(主要是心血管、肿瘤领域)、CGT、双抗/多抗、核酸以及 AI 技术的交易数量有所增多,对应的均为各领域的热门靶点或适应症。

从交易企业来看,近三年,默沙东 (12)、阿斯利康 (11) 、 辉瑞 (8) 、罗氏 (7) 及 GSK(7) 引进国内项目的交易数量排在前五位。其中 ,默沙东 (6)、诺华 (3) 及阿斯利康 (3) 引进国内项目的交易数量排在 2024 年前三位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国内不同类型企业的策略

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境下,Biotech 通过开源节流保证存活,一方面正通过加速对外授权回笼资金,近两年的数量为历年峰值;另一方面,Biotech 近三年引进的交易事件数量也骤降,2022 年 90 起,2023 年 72 起,2024 年仅为 38 起

Bigpharma 在交易中越来越主动,逐渐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买家。2024 年,Bigpharma 在 license in 受让方中的占比为 25.4%,在境内交易受让方中的占比为 31.4%,比较活跃的企业有健康元药业(9)、中国远大集团(7)、华东医药(7)及复星医药(6)。此外,去年部分 Biopharma 也作为受让方交易活跃,包括三生制药集团(5)、君实生物(3)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融资难,终止项目变多,企业聚焦核心管线

资本寒冬、官方监管趋严、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收缩管线,聚焦核心资产。统计发现,2022 年开始交易终止项目骤增,2023 年继续延续这种趋势,2024 年趋势延缓,数量仍创新高,达 110 起。

从交易行为来看,除了境内交易外,境外交易及跨境交易均呈现这种趋势。从技术类别来看,化药、单抗、双抗、ADC 领域终止项目数显著增多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小 结

创新依旧是当前的主旋律,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被全球所认可,在一些新兴赛道已经走在了全球前沿。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出海,走向全球化。我们相信,真正优质的创新药企能够通过及时调整战略,穿越周期,跨过寒冬。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馨药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email protected]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