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也就只有2周多一点的时间就要考试了,从今天起,小编将给微信上备考执业药师的朋友推送一套执业药师(含中药/西药)的模拟卷及解析,需要的朋友请持续关注“提分密卷”栏目哦~~
201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卷一
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药物剂型重要性的错误叙述是
A.剂型可影响药物疗效
B.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
D.剂型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E.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2.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是
A.药液的pH
B.溶剂的极性
C.安瓿的理化性质
D.药物溶液的离子强度
E.附加剂
3.易发生氧化降解的药物为
A.维生素C
B.乙酰水杨酸
C.盐酸丁卡因
D.氯霉素
E.利多卡因
4.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制剂学方法不包括
A.制成固体剂型
B.制成微囊
C.直接压片
D.制成稳定衍生物
E.制成包合物
5.一般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中影响因素的考察包括
A.60℃或40℃高温试验
B.25℃下相对湿度(75±1)%高湿试验
C.25℃下相对湿度(90±5)%高湿试验
D.(4500±500)lx的强光照射试验
E.以上均包括
6.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
A.溶解度改变
B.分散状态改变
C.粒径变化
D.颜色变化
E.潮解
7.含芳环的药物经氧化代谢的产物为
A.酯类
B.酚类化合物
C.醇类
D.胺类
E.醛类
8.改善药物的吸收性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需要
A.与脂溶性有关
B.与水溶性有关
C.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比例适当
D.提高水溶性
E.提高脂溶性
9.颗粒剂的工艺流程为
A.制软材→制湿颗粒→分级→分剂量→包装
B.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包装
C.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D.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E.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装
10.下列关于液体制剂分类的错误叙述是
A.混悬剂属于非均匀相液体制剂
B.低分子溶液剂属于均匀相液体制剂
C.溶胶剂属于均匀相液体制剂
D.乳剂属于非均匀相液体制剂
E.高分子溶液剂属于均匀相液体制剂
11.制备稳定的混悬剂,需控制ζ电位的范围是
A.20~40mV
B.30~50mV
C.20~25mV
D.10~25mV
E.25~35mV
12.注射用青霉素粉针,临用前应加入
A.注射用水
B.蒸馏水
C.去离子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酒精
13.关于热原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有
A.180℃3~4h可以彻底破坏热原
B.热原体积在1~5nm之间,可以被微孔滤膜截留
C.热原能溶于水,超滤装置也不能将其除去
D.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与杂质,但不能吸附热原
E.通常注射剂的灭菌条件足以破坏热原
14.混悬型气雾剂的组成中不包括
A.抛射剂
B.润湿剂
C.潜溶剂
D.分散剂
E.助悬剂
15.关于缓.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为
A.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80%~120%
B.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高于普通制剂
C.缓.控释制剂的峰谷浓度比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
D.半衰期短.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可制成12h口服服用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E.缓.控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包括阻滞剂.骨架材料和增黏剂
16.小于100nm的纳米囊和纳米球可缓慢积集于
A.肝脏
B.脾脏
C.肺
D.淋巴系统
E.骨髓
17.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膜孔转运
E.胞饮和吞噬
18.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19.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腹腔注射
C.口服给药
D.肌内注射
E.肺部给药
20.药物的特异性作用机制不包括
A.激动或拮抗受体
B.影响离子通道
C.影响自身活性物质
D.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E.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分泌
完整执业药师模拟卷(药一部分)
请扫码添加客服江老师微信(13886117908)
获取答案及解析
二、配伍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组备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每题只有1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
【41-43】
A.糖浆剂
B.片剂
C.气雾剂
D.口服乳剂
E.涂膜剂
41.溶液剂型
42.固体分散剂型
43.气体分散剂型
【44-46】
A.采用棕色瓶密封包装
B.处方中加入EDTA钠盐
C.调节溶液的pH值
D.制备过程中充入N2
E.产品冷藏保存
44.氧气的存在可加速药物的降解
45.光照射可加速药物的氧化
46.所制备的药物溶液对热极为敏感
【47-50】
A.Krafft点
B.CMC
C.昙点
D.HLB
E.杀菌.消毒剂
47.使含有聚氧乙烯结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降低,溶液出现混浊的温度
48.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大,能使微生物的蛋白变性
49.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加的温度
50.表面活性剂溶液缔合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51-53】
A.鞘内注射
B.腹腔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51.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52.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53.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54-57】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消除
54.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55.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56.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可逆性的转运过程
57.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58-62】
A.激动药
B.拮抗药
C.部分激动药
D.竞争性拮抗药
E.非竞争性拮抗药
58.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且最大效应降低
59.与受体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
60.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且最大效应不改变
61.与受体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较小
62.与受体亲和力强而无内在活性
完整执业药师模拟卷(药一部分)
请扫码添加客服江老师微信(13886117908)
获取答案及解析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题目分若干组,每组题目基于同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01-104】
红霉素肠溶片处方分析:
红霉素 1亿单位
淀粉 57.5g
淀粉浆 适量
硬脂酸镁 3.6g
共制成 1000片肠溶片剂
10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为填充剂
B.淀粉浆为黏合剂
C.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D.红霉素为主药
E.硬脂酸镁为肠溶衣
102.淀粉浆作黏合剂的常用浓度为
A.5%以下
B.5%~10%
C.8%~15%
D.20%~40%
E.50%以上
103.下列高分子材料中,主要作肠溶衣的是
A.EC
B.HPMC
C.CAP
D.PEG
E.PVP
104.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可压性和药物的熔点
B.黏合剂用量的大小
C.颗粒的流动性的好坏
D.润滑剂用量的大小
E.压片时的压力和受压时间
【105-107】
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105.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不包括
A.不合理用药
B.用药时间过长,剂量偏大
C.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
D.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