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rpei
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来自@小儿外科裴医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面部长满「泥巴」8 ... ·  昨天  
赛柏蓝  ·  除夕|感恩相伴,赛柏蓝祝您岁岁平安 ·  4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福建药监局招聘13人→ ·  5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2025版药典四部,这些变化要注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rpei

过年回家发现父母会忘记小辈名字,这种程度需要担心吗?

drpei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1 13: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记忆力下降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包括需要担心的程度、记忆力下降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痴呆的方法。文章提醒读者,偶尔的记忆力下降多数不用担心,但如果频繁发生或给生活带来困扰,建议看医生。处理记忆力下降最重要的是评估是否有可逆的、可治疗的原因,如药物副作用、抑郁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记忆力下降的程度及担忧

偶尔的记忆力下降多数不用担心,但如果频繁发生,或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建议看医生。

关键观点2: 记忆力下降的原因

记忆力下降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抑郁等可治疗的因素。此外,痴呆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3: 记忆力下降的治疗方法

对于记忆力下降,最重要的是评估是否有可逆的、可治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停止药物、治疗抑郁等。

关键观点4: 预防痴呆的方法

虽然痴呆的病因不清,但可以通过管理一些危险因素来降低或推迟未来发生痴呆的风险,如管理高血压、戒烟等。


正文

点击名片,可预约医生


春节很多人回家看望亲人,在家团聚的时间,除了发现父母新增了一些银发、皱纹,也感知到他们一些“记忆力不在线”的时刻,比如:


• 突然忘记或记错小辈的名字
• 走进了某个房间,突然忘记了要做什么,需要重新顺着路线走一遍
• 忘记常用的一些东西(如日用品、眼镜)放在哪里
……

有的人也表示,不止是父母,就连我自己也都出现记忆力出走的情况,比如常忘记带钥匙之类的,那这些“遗忘”需要担心吗?需要看医生吗?


一、记忆力下降到什么程度需要担心?


最简单粗暴的回答就是:如果你不放心,那就看一次。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只是上述这种日常的偶尔“遗忘”,经过提醒都能想起来,那么多数时候都不用担心。毕竟,大家都是凡人嘛。一个分心,或者手上的事情或工作任务很多,或者睡眠不太够,都容易造成这种“记忆力的不在状态”。


这里有个重点:


忘记钥匙放在哪里或许不用担心,但是,如果你拿着一串钥匙,但不知道它是用来干嘛的(忘记它的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后者可以肯定地被认为是大脑受到了损伤,需要看医生[1]


另外,如果你觉得记忆力下降有持续下去或加重的趋势,或者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常常忘记重要约会、忘记重要工作日程,那我也建议看医生,分析下有哪些原因。对年轻人来说,很多时候未必有多严重,而且很多原因是可以治疗的。


二、记忆力下降还有“救”吗?


答案:很可能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很多记忆力下降,背后其实是有可以治疗的原因的。这类原因导致的记忆力下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痴呆。


可治疗原因1:药物副作用


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药物副作用了。


很多老人会吃很多药,有些是治疗某个病用的,有些是为了某个“养生”的目的。


我记得,曾经有位老人被家人描述说“反应比以前慢”,家人担心痴呆带来门诊,评估下来,发现最近1年来,老人一直在吃从国外旅游回来时买的保健品,宣传是纯天然,里面都是植物成份,但一看具体成份,是曼陀罗。


这类植物其实会影响认知的,于是建议先停掉,停吃之后发现老人的状态逐渐恢复。


类似这种可能会影响认知的植物还有很多,比如曼德拉草、圣约翰草之类[2]。商家都是打着纯天然的口号,但其实,天然不等于安全,很多植物的成份是有毒的。


当然,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也就是所谓的“西药”也要评估,最常见的就是安眠药了。


很多老人睡不着,会使用“XX唑仑” “XX安定”,偶尔用一下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使用,也会造成记忆力下降等认知问题。很明显,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减法——停掉不合理的药物就好。


所以,在门诊,评估一个人的记忆力下降问题,流程上都要常规问一个问题:最近在吃什么药?包括中草药和保健品。


其实,药物副作用还是容易被想到的,接下来我要说一个哪怕是医生都容易漏掉的一个情况:抑郁。


可治疗原因2:抑郁


说到抑郁,你可能第一反应是情绪低落、沮丧。这当然对,但是,抑郁还有一个表现和“痴呆”一样:记忆力下降。甚至,抑郁患者比痴呆患者更有可能自己主动描述自己有“记忆力下降”。


而关键是,和神经系统退行导致的痴呆相比,抑郁还是可以治疗的。


通过识别出抑郁,可以让这部分“记忆力下降”的人群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这也是评估“记忆力下降”的规范动作。


要知道,如果真的是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目前依然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就算被漏诊,也不会有太多遗憾。但是,如果是这些可以治疗的疾病被漏诊,那就很可惜了。


  • 如何识别抑郁呢?


最简单也很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问2个问题:


1️⃣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是否为情绪低落或绝望所烦恼?


2️⃣在过去1个月里,你是否为做事没有兴趣或缺乏乐趣所烦恼?


如果一个人,对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很可能存在抑郁风险[3]。基于上述原因,在评估记忆力下降时,所有人都需要筛查抑郁[4]


三、担心老年痴呆,有办法可以预防吗?提前吃上治疗药物有用吗?


我知道,说起记忆力下降,你最担心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会不会是阿尔兹海默病,或者以后会不会进展为这种过去被称为老年痴呆的疾病?


坦白说,如果排除了上述说过的那些可逆性原因,有这个担心是很合理的,也很正常,尤其是老年人。


因为,在数据上,痴呆在老年人(65岁以上)死亡原因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心力衰竭)[5]


所以,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是:


  •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阿尔兹海默病?


要想预防某个疾病,首先要知道这个病的原因或危险因素。很遗憾,直至现在,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些像β-淀粉样肽这样的“物质”在大脑中沉积。


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危险因素呢?


根据柳叶刀委员会估计,大约40%的痴呆病例可归因于下列12种潜在可变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6]



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共同作用”,不是说有了某一个就说这个人以后会痴呆,而是说,如果有多个因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身上,那么从保护脑子这个角度看,值得去管理下这些危险因素。


现在,你可以对照下自己存在哪些因素了。比如,有吸烟,那就把戒烟提上日程;有肥胖+锻炼太少,那就把体重管理一下;有血压高,那就积极管理血压等等。


多说一句,在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可能是痴呆最重要的可修正危险因素了[7]


说到预防,在门诊还会遇见一个问题,老人已经出现记忆力下降了,为了预防加重:提前吃上了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比如多奈哌齐),这样做有用吗?


答案是:没有证据证明有用,不推荐这样做。


对于还不是痴呆的认知功能下降,很多还停留在“轻度认知障碍(MCI)”这个阶段:一种介于正常认知与痴呆的中间临床状态。


这个“中间态”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会在1-3年随访期间获得改善甚至康复;有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展为痴呆[8]


于是,科学家就想知道:在这个阶段尽早使用治疗痴呆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是不是可以起到预防进展的作用呢?


于是,就展开了各种实验。而汇总现有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总结发现:

对于MCI患者,没有证据证明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能影响向痴呆进展或改善认知测试分数,并且有重要证据表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增加,尤其是胃肠道不良事件[9-10]


所以,目前不常规推荐MCI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11]


总结来说


1、日常生活中偶尔发生、不严重的记忆力“不在状态”多数都不用担心;如果频繁发生,或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或者你就是比较担心,那建议选择看医生。


2、处理记忆力下降,最重要的是要评估是否有可逆的、可治疗的原因,比如药物副作用、抑郁等。


3、痴呆虽然病因不清,但可以先试着管理一些可以做得到的危险因素,也许可以降低或推迟未来发生痴呆的风险。“也许”的意思,是做能做的,其他交给运气。(本文2025年首发于怡禾医疗公众号)


参考资料:

[1] https://www.who.int/podcasts/episode/science-in-5/episode--122---dementia

[2] Uptodate: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3] Arroll B, Khin N, Kerse N. 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with two verbally asked questions: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2003; 327:1144.

[4] Uptodate: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5] Tinetti ME, McAvay GJ, Murphy TE, et al.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diseases to death in older adults with multiple diseases. J Am Geriatr Soc 2012; 60:1448.

[6]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Lancet 2020; 396:413.

[7] Livingston G, Sommerlad A, Orgeta V,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Lancet 2017; 390:2673.

[8] Uptodat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9] Russ TC, Morling JR.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CD009132.

[10] Ströhle A, Schmidt DK, Schultz F, et al. Drug and Exercise Treat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n Cognition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5; 23:1234.

[11] Birks J, Flicker L. Donepezil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 :CD006104.

(可上下滑动查看)


医学校对:神经内科胡晓琴医生

责任编辑:刘宝铃 梁芸




如果担心自己或家人出现的记忆力下降,或已经给生活带来了困扰,可以点击文字预约面诊本文作者余周伟医生。


余周伟医生目前长期在怡禾深圳门诊出诊,不定期在广州门诊出诊。


咨询预约、优惠项目,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怡禾医疗门诊地址:

深圳太古城门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君汇新天花园120-127商铺
广州门诊: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8号越秀财富广场东塔二层205单元
成都门诊:成都市高新区吉瑞三路99号皇庭国际中心A座21楼
预约咨询电话:400-112-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