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90年代中国老照片,回忆汹涌而来...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89年北京人的生活!13张彩色老照片,真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人物 | 德国人眼中的“俾斯麦二世”逝世:任内实现两德和平统一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19 19:37

正文

经“网易历史频道"授权转载,有删改。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 (Helmut Kohl) 于德国当地时间2017年6月16日早上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奥格斯海姆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科尔的离世让德国举国悲伤,经历过科尔执政时代的人不禁又对那段历史展开了回顾。自2008年的一次意外滑倒造成创伤性脑损伤后,科尔只能坐在轮椅上并伴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从2015年开始,科尔的病情愈发严重,不得不于当年接受手术。2015年春天科尔回到了位于自己家乡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路德维希港的家中静养,最后一次参与公众活动是在2016年4月,当时他在自己的家中接见了来访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多。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6日当天飞往罗马的飞机上收到了科尔去世的消息,为此她推迟了与教皇的会面并在德国驻罗马大使馆发表讲话。作为科尔一手培养起来的政治接班人和曾经的政坛搭档,默克尔不仅总结了科尔政治生涯中的两大功绩——促进德国统一与欧盟建立,也以个人名义向科尔用尽毕生精力对德国,对欧洲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号召更多的德国人与欧洲人一同向科尔先生表示缅怀。


默克尔与科尔


科尔从1982年至1998年一直担任联邦德国总理,其16年的任期长度是历史上任何德国总理都无法比拟的。而其从1973年至1998年担任基民盟领袖长达25年更是后任难以超越的。


更为重要的是,科尔是第一位统一后德国的总理。正是由于科尔对时机的正确把握,德国终于结束了45年的分裂局面,于1990终于重新得到统一。除此之外,科尔也是欧盟建立和欧洲货币一体化进行的坚定推动者。但是由于晚年卷入基民盟政治献金丑闻,其历史评论至今尚有争议。



德国前总理科尔于1930年4月3日出生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财政公务员。虽然科尔在纳粹德国时代因为年龄过小没有被送上战场,但是战争的恐怖仍然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战争期间,作为学生消防队的一员,科尔必须在每次盟军对路德维希港进行轰炸后与自己的同伴们一起扑灭废墟上的大火并将死者和伤员从废墟中挖出。战争即将结束前,科尔又被送到贝希斯加登接受高射炮辅助人员的训练。尽管他已经去那里报到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被送上前线。不幸的是,科尔的哥哥瓦尔特在战争的最后一个月于前线阵亡。科尔后来描述,这段战争经历决定了他的个性并促使他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用政治的方法避免战争。




科尔的幼年时期几乎都是在路德维希港度过的。年少时期的科尔就已经非常善于交际,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带上几个新朋友回家玩了。不过作为一名学生,科尔的成绩却非常平庸,在一群孩子中科尔总是领头的那一个,时不时还会用拳头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尽管后来成为了联邦德国的总理,他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一次去圣诞市场购物,科尔遇到了一群冲他大喊的年轻人。因为科尔脑袋的形状和鸭梨过于相似,这群年轻人就隔着马路冲着科尔大喊“鸭梨”,科尔三步并作两步就冲到了马路对面,揪住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衣领大声吼道:“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被总理揍了一顿!”


1946年科尔还在上中学时就加入了基民盟 (基督教民主联盟,CDU) 和德国青年联盟。在各种政治讨论和会议中,科尔往往都是最积极也是最年轻的那个人。在准备考大学的时候,为了购买一辆二手摩托车,科尔甚至还去工地和加油站打工。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后,他终于买下了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短途旅行。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附近城市的一位16岁女孩——汉纳洛尔·伦纳,就是他将十一年后要娶的女人。


1950年,科尔来到法兰克福学习历史和法学,一年后他转学到了海德堡大学学习历史和社会科学。进入海德堡大学后,科尔靠在巴斯夫公司做磨工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在学习的同时,他还不忘经常参加基民盟的各种活动。当被人问道今后的职业选择时,科尔总是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以后要成为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的秘书。


1953年科尔成为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基民盟经济工商业协会会员,次年担任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青年联盟代理主席,1955年成为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基民盟的高级党员。195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科尔正式进入政坛,同时还成为一家化学协会的负责人。29岁时,科尔成为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州议会中最年轻的议员。在州议会里,科尔总称自己是实干家。他的目标就是将被称为葡萄与甜菜之家的普法尔茨地区打造成一片既现代化又工业化的新区域。他主张政治开放,主张亲近民众。在担任州议员的同时,科尔于1960年又担任了路德维希港的市议员和当地基民盟的党团领袖。


1966年科尔的政治道路愈发光明,这一年科尔成功当选为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基民盟主席,3年后当选为该州州长。1969年,时年39岁的科尔成为了所有西德州里最年轻的州长。科尔的上台为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在管理,社会与健康保障上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当他在1971年于州议会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投票后,党内支持他代表基民盟进入联邦议会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1972年,得票热门的科尔在联邦议会选举中失利,随后出任基民盟领袖。四年后他被基民盟推举为基民盟总理候选人,虽然在这次选举中基民盟与基社盟组合获得了该组合在战后的最高支持率——48.6%,但仍惜败于时任总理施密特的社会自由联盟与自民党组合。自从离开美因茨后,科尔就留在了波恩充当反对党领袖。



此时他迎来了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逆境:很多媒体都嘲笑他说话伴有强烈的方言以及略显笨拙的外表。媒体当年给他起的外号有“鸭梨”“黑巨人”“外省人”等。此外在基民盟基社盟组合内部也是危机四伏,基社盟领袖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威胁要终止两党联盟,但是科尔没有被动摇。


1978年科尔决定改组基民盟,将基民盟定位在现代化的人民政党。1980年基民盟基社盟再度联合参选联邦议会,总理候选人施特劳斯仍然没有为联盟赢得超过半数的席位,两年后科尔再次成为总理候选人。1982年10月1日,由社民党与自民党对未来联邦德国经济政策出现意见分歧所引发的政府分裂导致时任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被弹劾下台,同时科尔被提名为联邦德国总理。


科尔上台后承诺给德国人的是“精神和道德革命”以及改善经济状况。科尔在上台后起初并没有什么起色。很快,他和他的内阁就陷入诸多丑闻。尤其在外交政策上,科尔的表现格外笨拙。尽管陷入丑闻出了洋相,尽管德国的失业率随着他的上台开始增高,尽管党内党外对他的批评越来越多,科尔依然在1987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获胜后的科尔依然我行我素,在自己人面前保持自己一贯的领导风格。科尔曾将他的同伴分成三类:朋友,敌人,不重要的人。如果谁帮助过他,科尔就会记住这个人,并在将来加倍偿还。但要是谁挡了他的路,那毫无疑问,科尔迟早都要报复那个人。科尔的记忆里特别好,当他在哪里遇到了失败,他就会把它记在日常携带的那个小本子上。



对于科尔来说,最重要的工具莫过于电话了。在基民盟里摸爬滚打40年后,科尔已经能跟最小地方的党组织随时保持联系。即使作为总理他也表现得稳重与亲民:他喜欢穿凉鞋和休闲装接待来访,喜欢在沃尔夫冈湖畔度假,爱用普法尔茨灌肠来招待国宾。1989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苏联在政治改革逐渐放松对华约国家的控制,也包括对民主德国的控制。德国再次统一变得指日可待。


在1989年民主德国爆发自由革命后,科尔敏锐的意识到德国统一的时机已经到来。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突然倒塌,稍纵即逝的机会让他不得不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未与任何西方盟国成员提前商议的情况下,在当月的联邦议会上提出了关于破除目前处于分裂中的德国、欧洲的《十点计划》。随后科尔同外交部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一同与二战四大战胜国——美、英、法、苏的首脑进行了二加四会谈最终达成了在《二加四条约》形式下实现两德统一。



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重新统一,科尔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他真的创造了历史,全德国人庆祝统一的欢呼仿佛也是为科尔一人在庆祝。当然,借助德国统一的政绩,科尔也成功将党内异己一一排除。1990年联邦议会大选,科尔获得连任,第三次当选德国总理。他也同时成为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任总理。


1994年联邦议会大选,科尔以微弱优势再度当选联邦总理。至此他成为自奥托·冯·俾斯麦以来德国在任最久的总理。尽管书写了历史,创造了奇迹,但科尔终究还是犯了一个很难避免的错误。因为科尔比自己的历届前任在总理及党魁位置上的时间都要久。且在他的任期内德国和欧洲都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所以科尔逐渐被人当作“元老”来对待,人们对他格外尊敬、崇拜,他的建议也愈发显得重要。


只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人们对于科尔执政下的僵化体制非常不满,1998年科尔总理连任失败,1999年基民盟政治献金丑闻被曝光。科尔随后承认,在1998年竞选总理期间有210万马克的政治捐款没有被基民盟公开。至于钱是从哪来的,科尔起初闭口不谈,针对反对派的压力,科尔后来表示,他的所作所为没有私利,都是为了筹资开展党派活动。然而,就在科尔欲以政党公利做挡箭牌之时,他领导多年的基民盟却明显开始疏远他。



献金丑闻后科尔在党内党外名声扫地,基民盟甚至还想开除他的党籍然后进一步起诉科尔。不过随后事情还是得到平息,科尔从此离开了基民盟。


2001年7月,科尔又一次遇到了人生的一大打击:妻子汉纳洛尔服用安眠药在奥格斯海姆的家中自尽。她在生前一直患有光过敏症。在党派献金丑闻逐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之后,科尔在基民盟内部的声望又得到了恢复。2005年4月3日,一场盛大的75岁寿宴,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的见证下,科尔对于德国统一和欧洲一体化所作出的贡献再次得到了世人的赞誉。78岁那年,科尔再婚,迎娶了比自己小34岁的女友里希特。2007年,科尔分别动了两次大的膝盖手术,换上人造关节。2008年秋天,科尔不慎在家中严重摔伤,造成颅脑外伤。


当他不在医院的时候,仍然会在德国四处旅行,与曾经的政治盟友和政治对手继续探讨德国的未来。但是坐在轮椅上,时不时地发出像儿童咿呀学语的声音,眼神也会时常出现莫名其妙的呆滞,他逐渐成为了自己的影子,这就是这位政治强人最终的样子。



科尔的离世让德国举国悲伤,6月16日当天,德国各大媒体都用头版头条和专题的形式报道了科尔的死讯。6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德国前总理科尔逝世分别向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和总理默克尔致唁电:


作为卓越的政治家,科尔先生为实现德国重新统一和推进欧洲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功绩将被世人铭记。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 德、中欧对话和合作,为中德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对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给予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位老朋友。

好 文 推 荐


坚守孤城4天半直至全军覆没:如果没有这场保卫战,就不会有后来的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写到:“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为大明帝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禁军勇卫营四处灭火,仍难挽明朝灭亡结局

作为帝国武装力量的明军问题重重,明末崇祯皇帝最不能忍受的是将领的日渐跋扈。为打破内外交困之局,崇祯需要一支忠诚敢战的军队,大明帝国最后的禁军勇卫营应运而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