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朝文社
《我们爱历史》团队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弘扬正确历史观,正视听。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网易最有态度自媒体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1362年,胡大海脑后中锤、头骨碎裂而亡,朱 ... ·  8 小时前  
史事挖掘机  ·  伊朗往事:霍梅尼的崛起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除了生理上的依赖,男人最在乎女人的5件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朝文社

年前辟谣年后跑路,他让雷军交了两亿“学费”

朝文社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13 18:13

正文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

上图左手边这位面无表情的人名叫唐锐,是我国 最大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 纵目科技的创始人。
图中的唐锐正在出席一场中法论坛,从木讷的表情不难看出,他可能并不想参加这次活动,之所以被赶鸭子上架,是因为坊间都在传他想当“第二个贾跃亭”,被有关部门抓了。
为了自证清白,唐锐不得不在论坛露了个面,以稳定投资人的情绪。纵目科技还义正词严地发了一份公告,称将保留一切权力,追究造谣媒体的责任。
讽刺的是,一年后的今天,唐锐真的就跑了!IP定位有人说在日本, 有人说 在美国, 留给国内的则是16亿的窟窿和700多名被欠薪的员工 其中自然也包括一年前还在怒斥媒体造谣的法务,不知道他们现在作何感想?
如果,正当的舆论监督,总是被丑化为“造谣”,那么这些老板跑路后的窟窿,该由谁负责补?
其实,早在纵目科技“闪崩”前,唐锐就已露出准备跑路的迹象。
首先是国籍问题,不仅唐锐本人是美国籍,就连他的妻子,小孩也早早移民,与国内并无联系,有做“裸商”的嫌疑。
其次是企业股权问题,最早创立纵目科技时,唐锐将股权给了他的母亲李晓灵,自己则出任CEO。这种奇怪的股权结构很可能增加了投资人的疑虑,给人感觉他随时会当甩手掌柜。
最后是今年春节前,趁着所有员工放假回家, 唐锐及其他8位高管,相互批复离职申请 ,瞒着所有人,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时机选得非常好,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有预谋的跑路。
要知道,在春节前,他还在安慰员工说在和宁波的一家企业谈融资事宜,相信工资问题很快能解决。没想到的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走了之。目前,已无人能联系上他。
唐锐原本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一家美国企业工作,后因表现优异被提拔到了美国总部,大约就是在美工作期间,他加入了美国籍,一干就是十几年,带领团队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一路做到了高管的位置。
或许是自感职业发展到头了,升职无望,于是,2013年他又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回国创业,将目标定在了无人驾驶领域。彼时,特斯拉刚刚在美国崛起,唐锐嗅觉相当灵敏,选择了一条不错的赛道。
说实话,纵目科技在无人驾驶领域是有一些真技术的,创立十多年时间,吸引了长安、理想、一汽、吉利等一线汽车大厂的关注,拿到了不少订单。
最近的一次合作是跟小米,雷军宣布造车后,首批考察的供应商就有纵目科技,并投资了两亿元。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唐锐在无人驾驶上的高标准,竟成了企业“闪崩”的导火索。
因为纵目科技从一开始就立志要做L4级别的无人驾驶,即不依靠任何辅助的无人驾驶技术。
如此远大的目标却面临来自监管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在监管层面,目前仅允许L2-L3级别的辅助驾驶,即使纵目科技的技术再先进,市场也极其有限,属于“长期看好,短期看空”的一类。
何况为了维持技术上的领先,纵目科技每年在研发上要投入数亿元的经费,一边找不到买家,一边又要持续投入,最终拉爆了公司的现金流。
在市场层面,刚开始,汽车大厂是乐意与纵目合作的,但随着“灵魂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倾向于自研无人驾驶技术,以免日后被竞争对手“卡脖子”,导致近几年,纵目科技的合作伙伴从一开始的十几家大车企,逐步缩水到仅长安一家。
面对困局,唐锐曾积极争取上市,先后冲刺过新三板、创业板及港股,但由于其技术缺乏短期“钱景”,因而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三次冲击,均铩羽而归。
在第二次冲击创业板失败后,媒体便传出唐锐已学贾跃亭跑路的消息,可见纵目科技的弱势,已成了市场共识。
后来,为了救企业,唐锐又提出要做“汽车快充”,构想有点像充电宝,生产移动的充电车,在停车场中自由移动,给需要充电的汽车补能。
消息传出后,适得其反,更加深了市场对纵目的担忧,认为他们已自乱阵脚,犹如一位武林高手,空有一身武艺,却不知道能干点啥,只好愤懑地对着空气乱出拳。
年前,唐锐信誓旦旦地保证,今年将在全国5000个停车场投放“汽车充电宝”,打开纵目科技增长的第二极。
可谁也没想到,纵目并没找到“第二极”,唐锐却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欢迎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END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