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老年人因摔倒而骨折的事情时有发生。全世界每年有166万老年人,因身体与腿部结合处的骨头断裂
,
而
面临余生瘫痪的风险
。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
老年人腰背疼痛、身高缩
水
(严重的可达10-15cm)
、驼背、O型腿等问题,都是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但如果等到身体出现这些
症状时再补钙,往往已经晚了。
因为骨质疏松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人们印象中不同,就算身高不再增长,骨骼新陈代谢仍旧非常活跃。我们可以把骨骼想象成一条每天都跑车的马路,一旦骨骼出现细微破损,
破骨细胞就会负责挖坑,将破损地方挖开,成骨细胞则负责填坑。
大家都知道,修路挖坑容易,填坑难。小时候长个,修路比挖坑快。30岁-40岁,挖坑和填坑速度差不多,骨密度波动不大。
40多岁以后,骨骼挖坑的速度开始比填坑的速度快,骨密度逐渐下降
。如果不注意补钙,任由骨质流失,最终会发展成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期到来之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相比之前,骨质流失的速度会突然加快,平均每年骨量会流失1%。男性由于没有绝经期,这个时间节点来得会比较晚,一般55岁开始。
所以40岁开始,就该格外注意饮食中的钙摄入。每日钙摄入要保证800mg,而
中老年人每日钙摄入要增加到1000mg
。
奶及奶制品永远是人们补钙的首选
。250g牛奶大约可以提供250mg钙。在西方饮食模式下,人们每天至少会喝两袋奶,相当于摄入500mg的钙。喝奶这件事,应该向西方学习。
除了牛奶,豆制品、可以连骨吃的小鱼、小虾、芝麻酱、海带、紫菜、黑木耳、核桃、圆白菜、小白菜、土豆、芹菜等含钙也比较丰富
,可以换着花样多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