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出台全面深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革系列政策,国家医改进一步深入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以全面推动药品和高值耗材国家集采提质扩面为抓手,拉动公立医院围绕提升医患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现代医院运行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聚焦不断完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在健全完善全国性区域医学中心医疗体系的同时,强调以公立等级医院体系为主导,致力于全面覆盖城市基层社区公立医疗和县域乡村基层公立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患就医体验,以此明确突出努力推动城市和县域等级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体系下沉的坚定改革方向。
回顾2024年国家出台系列医改政策的主线,主要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七大医改领域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以下三个指向。
第一,聚焦深入实施国家医保主导的药品和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制度。
继续致力于完善提升国家集采药品的全链条联动协同管理能力,建立医疗机构对申报入围集采药品的采购承诺和医保基金监管新机制,通过不断深入健全完善医保支付制度体系,制订新版(DRG)付费分组方案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病种库,出台国家医保目录2024版;另外,国家医保通过确立医疗机构处方外配的规范、建立医保基金的预付运行机制,为公立医院加速优化医药产品迭代、促进实现高质量的目标发挥督促和保障作用。
第二,聚焦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努力推动几个方面的任务目标。
一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二是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规范医疗检查检验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三是加强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建设,推动二、三级医院用药目录中的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向基层下沉,满足转诊用药需求。总体上,要通过以上相关政策的实施,促进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共同发力,推动城市等级公立医疗系统和县级医联体联动乡镇医疗机构,共同致力于将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社区和村级医疗体系下沉,从而进一步加速“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革目标的进程。
第三,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改善患者就医服务体验。
出台政策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规范设置建设老年医学科,完善国家在老年病诊治方面的学科建设;二是聚焦国家提出的健康乡村建设愿景,提出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可承受,到2035年,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差距和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奋斗目标;三是出台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打开允许外资在我国投资设立医疗机构的政策窗口;四是确立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紧密型医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系统内,要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明确医院设立转诊服务的具体部门和职能,到2027年,要在省域内建立医疗机构间顺畅的转诊制度,畅通患者省域内转诊。
总体来看,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集采模式全面推开以及推动医保支付制度的持续深化改革,倒逼公立医疗体系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改革;而围绕城市医疗集团主导的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强化公卫应急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创新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聚焦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医院债务风险管控,解决医院长期债务,化解债务风险等几个主要方面,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加速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编辑:陈丽娜
来源:《医药经济报》2025年第4期
版式编辑: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