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续八十年代大河剧兴衰史。整个发展脉络,一言以蔽之,战国题材大盛,其余题材全员扑街。
80年,技术官僚派系宏池会组阁,对美关系最重要的一环,是美帝逼迫日本开放农产品自由进口市场。但这对自民党来说是个难点。因为农业问题是所有东亚保守政党的禁脔。
战后,为了切断左翼借大地产制发难的根源。各国保守党都进行了土改,也就是转型成小农体制。好处就是维护农村稳定(全体变成小地主,没了佃雇农,自然闹不起来)。短板在于牺牲了农业走向大市场化基础(分散小土地所有制无法规模化,妨碍农产品商业运营)。
而且长期关税壁垒,农业补贴政策,巩固了不思进取,小富则安的小农劣根性(没大规模外来竞争,阿土伯们自然悠哉悠哉)。作为回报,农村成为自民党的铁票仓。
问题来了,美牛进口压力加大,如何应对。一村一品,也就是一村一特产,加大自身市场化程度等等。还有就是文化励志,要应对时代潮流,提高自身竞争力。NHK最会体察上意,于是推出了《狮子的时代》。讲诉幕府末年,会津蕃士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屡仆屡起,永不言败的励志故事。
机心不错,但犯了大河剧收视低迷的两大定律,其一,选题失败,会津藩在主流史观中,是反派贼军,给它翻案不得人心,其二,角色不讨喜,架空人物设置,也不得观众欢心。
霓虹金不爱看架空,喜欢看真实人物,尤其是大河剧,主旋律,来一个虚拟人物,中老年男性观众接受不能。看图,可惜了男主角菅原文太,高仓健的接班人,硬派小生,接了这部戏,妨碍了自己的星途。
81年,女性题材上马《女太阁记》,点解,此时社长是搞晨间剧起家的,妇女之友出身,就爱锁定女性观众。本来女主角色宁宁是为山口百惠量身定做。因为在日本,山口百惠的粉丝基本盘就是新入职的白领ol,社会新鲜人,职业新女性。
山浦友和立功了,NHK社长抓了狂。退出歌坛,但娱乐圈不用离开的吧,起码偶尔日剧还可以拍嘛。结果没想到人家全退,中顾委的名义都不挂一个。矮油,高风亮节,世纪传奇。
怎么办,请来了平干二郎的老婆佐久间良子救场。看脸就是正宫气场。收视率还行,但离理想预期还差一大截。好演员和女神还是有区别的。
82年的重点,经济上是日美贸易摩擦,引发连锁反应,一轮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潮。通产省又要作消防队,到处熄火。而且开始大规模国企改革,减员增效,工人下岗。上峰布置下来的任务,无非是庄敬自强,重头再来。
为了配合气氛,又上忠臣蔵题材《山顶的群像》。不同的是这次又换了个角度,从企业破产,员工再就业的视角来阐述这个故事。挑选演员也是很有心,主角找了演技派的绪形拳,群演则是J家艺人偶像。
算盘打的滴答响,老戏骨带领小鲜肉,收视就是双保险。可是市场无情,绪形拳是天生反派,小鲜肉又没有演技,让他们演忠臣蔵,等于大恶人带领洗剪吹唱一首忠诚的赞歌。太喜感了,自然收视率暴跌。
83年,换了新台长,内阁当权者则是风见鸡中曾根,为了逢迎上意,开拍战国题材最终章《德川家康》。而且是大河剧最后的古代题材,来年就要配合时政,放眼向洋,预备开始走近现代题材路线了。
为了邀功,美化中曾根,台里下了大本钱,全面洗白老乌龟。史上最正派的德川家康粉墨登台,扮演者滝田栄看着就是一身正气。拍出来的效果一句话,忠肝义胆老乌龟,仁义无双风见鸡。观众是边看边偷乐,中曾根差点给气死,自己和德川凑一块,刚好是天下名菜霸王别姬。
84年,近现代三部曲第一部《山河燃烧》,剧作家左翼女文青,社会派小说家,写过大地之子,不毛地带,白色巨塔,华丽家族等等作品,剧情大意就是亲美亲共,所有近代战争的锅,霓虹全背下来。主角设定是美籍日本人,参加东京审判,矮油,各种背锅自我批判,纠结的不得了,最后主角居然还自杀结局。
就算是松本幸四郎主演,主流观众也接受不了左棍文人的民族自虐,收视率果断扑街了。
85年,昭和六十周年,想表达革新开化,民权主义的主题,选择的角度是从近代女性名人,技师先驱贞奴切入,明治到大正年间的维新运动。找来的是大美女松坂庆子。结果收视率再创新低,技师救国,霓虹普通观众如何能接受?
86年,找来晨间剧《阿信的故事》的金牌编剧,开拍《命》。还是女性题材,讲战后一个女医生的传奇故事。其实无非加长版的晨间剧。
收视率回升,但是主要是家庭主妇捧场,男性观众还是不买帐。看图去,女主三田佳子一脸琼瑶大婶女主的苦相,多倒男性观众的胃口,大礼拜天晚上不是添堵嘛。
87年,大奇迹年,前年广场协议之后,为了消减本国赤字,美元贬值,客观上造成日元大规模升值,钱值钱了,购买力大增,消费市场一片情势大好。电视台也从近现代题材失败中汲取教训,回归历史题材。
《独眼龙政宗》上画,俊男靓女,赏心悦目。男主渡边谦一战成名,四大女星环绕身边,樱田淳子(和山口百惠齐名的偶像),秋吉久美子(民谣时代的女神),后藤久美子(国民美少女),泽口靖子(东宝灰姑娘,当时霓虹皇太孙的梦中情人)。有图有真相,营养跟不上。
而且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每集片后的历史名胜介绍,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由此成为定式,所谓大河景气。最搞的是仙台市大赚一票,而山形县则人气惨淡,旅游业大跌。因为伊达家是英雄,而敌对的最上家自然就不招待见。维尼看到了导演森森的恶意。
88年延续上一年势头,日元持续坚挺,当局又来火上浇油。此时是竹下登内阁。他出身田中派,还记得他老板当初日本列岛改造计划吗,他继承派系传统,换个说法,变成了故乡再生论。
怎么讲,就是宽松信贷,大干快上楼堂馆所(办公楼,纪念堂,博物馆,干休所),靠土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数据,目的自然是为了政绩和利益。手法有直接砸钱,所有市町(区政府)不论大小,一律注资一亿搞基建,间接的例如,地方可以自行发售建设公债,其中一半由霞关从地方税中回拨。还有就是压迫银行调低利率,给房地产融资。
日元本就升值,社会上游资涌动,再加上政府积极诱导,当然全往楼市,股市去了。正所谓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大河剧也相当应景,风林火山,《武田信玄》。
主演中井贵一也是一炮而红,女角也是大美女,南野阳子和绀野美沙子戏剧内外都斗得不亦乐乎。大河剧定律初恋必死,但是南野阳子人气太旺,所以演完初恋回炉再演小三,正室绀野美沙子被抢了戏份风头,自然懊恼了,男主也没法子,说了一句实话,最后和宝冢男役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