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在国外持续爆发,而国内则持续走低,慢慢以输入性为主了。也就是说,我们正在慢慢过渡到“后疫情”时期。我观察了下身边的朋友,大多数人都在盼望着解封,并且商量好到时一定要去商场买买买、餐厅吃吃吃。尽快恢复原来正常的生活,这应该就是大多数人对后疫情时期最大的期待了吧。新冠肺炎毕竟不是普通的感冒,7天过去,一切恢复原样,该干嘛干嘛去就可以了。它更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已经给人类留下巨大的伤疤。哪怕哪天疫情真的彻底过去了,伤疤依旧还在,而且会在很长时间持续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连它的后续影响可能我们都受不了。我花了2天的时间查了很多资料,写下这篇“后疫情时代应对指南”,想从疫情判断、生活影响、工作影响三大方面给大家一些指引。说实话,我不希望我的预判成为现实。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你说呢?目前(截止到2020年3月25日上午9时31分),国内的疫情基本算是控制住了:看一下新闻,除了湖北武汉地区,国内已经越来越多地方开始复工、解禁,逐步往正常生活过渡。我自己在广州,前两周街道上还几乎没什么车,现在上班已经天天拥堵了。工作的园区,除了要测体温、做登记外,已经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目前来看,国内很多地区大概率会在4月中旬、最迟5月左右“全面解禁”,回归正常状态。所谓全面解禁,是指学校开学、餐饮、娱乐、商场等线下场所全面开业,停止测温、登记等临时监控措施。这算是最大的好消息了,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个人的判断是:很可能今年一整年,我们都要带口罩、勤洗手消毒。现在政府的监测手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公众场所的监测体温,另一个是群众自行做健康申报。但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非常狡猾,有些患者体温正常、无明显症状。对这些患者,只靠体温监测是无法发现的。至于自行健康申报,看最近各地屡屡冒出来的瞒报者,我们就知道依然是存在一些漏洞的。政策是好政策,挡不住一些低素质的人啊!
此外,国内外各地陆续都出现过新冠患者治愈后“阴转阳”的现象:
虽然从传染病学的研究看,治愈的患者哪怕后面转阳,其感染性也会大大下降,甚至完全没有感染性。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现在对新冠病毒的研究还是太少了,了解不够透彻,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不能不防。再有就是,目前国外很多国家疫情都在持续爆发,甚至还没到高峰期。如今的情况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华侨、留学生、外国人为了躲避疫情,前来中国“避疫”。哪怕政府已经尽力做了各种规避措施,还是难以避免这些外来者带来输入性感染。到今天为止,输入性案例已经达到300多例。而且可以想象的是,这个数据还会继续增加。可以这么说,哪怕中国彻底控制住疫情,只要海外还没控制住,就难以称得上安全。海外疫情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呢?看看最新(截止到北京时间2020年3月25日上午9时45分)的数据:目前,病毒正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肆虐,美国确诊患者数也在急速增加,瑞士、英国、伊朗等国家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当年的SARS,其实没等疫苗出来就“自动消失”了,据研究可能是因为气温提升之后造成。马里兰大学做了一项研究,发现这次新冠病毒的流行主要集中在纬度30-50度的狭长地带(也就是下图的黄色地带)。而像印度、新加坡这些处在较低纬度的国家,基本都不严重。但是这个概率非常小。因为新冠病毒已经蔓延到超过100个国家,分布在不同纬度、半球。这些国家,气候甚至正好相反,会带来不同气候区的“交叉感染”。如果人类能够研发出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也可以彻底消灭新冠病毒。事实上,不少国家都已经初步研制出了新冠病毒的疫苗了。疫苗研制成功,是还需要做好几期临床试验的。临床试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疫苗是否有效果,以及是否会对人体带来伤害。一种没有经过严谨临床试验的疫苗是不可能投向市场的,万一疫苗有伤害性,带来的后果甚至比病毒更加严重。
而临床试验,短则1-2年,长则好几年。哪怕特殊时期,各方面都加快速度,能在1年左右时间出来就非常了不得了。也就是说,哪怕一切顺利,我们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迎来疫苗。另一个可能性,就是特效药的出现。很多国家的专家一直没有停止过药物治疗新冠肺炎的尝试,并且陆续取得了一些成果。前段时间,日本专家就发现,一种叫“法匹拉韦”的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国也在迅速跟进:随着专家的持续研究,不排除未来人类会发现越来越多能有效对付新冠病毒的药物。所谓群体免疫,通俗一点理解就是:随着越来越多人感染病毒,被病毒致死的都死亡了,剩下的都是有抗体不会感染的。这些不会有感染的人足够多之后,就会形成一道防护墙,使得其他人也没机会感染病毒了。但要走到这一步,起码要有80%的人都感染过新冠病毒才行。按目前看的死亡率来说,无疑是很恐怖的一个局面。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英国宣布“群体免疫”政策之后,会引起轩然大波、民众恐慌。而且很快,英国政府就发现这条路根本不可行,自己就放弃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最被动的是中国。因为我们国家太给力了,将疫情控制得很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感染。没有感染,就意味着没有抗体。到时候,可能国外很多人都会成为“毒王”,一旦进入中国就会传染一大帮人!
国外政府的动员能力、医疗资源、百姓的配合度都没法跟中国相比。所以,哪怕有中国在先,也没可能复制中国的应对方法。看意大利的情况就知道了,事实上意大利是欧洲最早采取强力隔离措施、全国紧急动员的国家了。但哪怕如此,病毒还是继续肆虐,一个发达国家依然束手无措。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要么就是安然无事,一旦病毒在国内爆发,基本都不可能像中国一样控制住的。以新冠病毒如此高的传染性,唯一的结果就是越传越多、越来越严重。经历一番优胜劣汰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被动的“群体免疫”效果。历史上,天花、鼠疫、大流感,都曾经在全球感染过数亿人、造成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的死亡。这些大流行病之所以过去,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人类研发出了什么特效药,而是该死的人都死了,没死的都是有抗体的。这种情况,就是专家说的“病毒长期与人类共存”。如果真的发生,最少会持续1-2年时间,直到疫苗或者特效药出现为止。但是,这样一定会死很多很多人,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以上,就是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过去最可能的三种情况了。第1种情况概率最低,是我能想象的最好结局了;第2种情况,可能要等到今年下半年年底甚至明年,全球可能会有几十万上百万人死于新冠肺炎;第3种情况,要等到明年中期甚至明年年底,全球可能几百万人甚至千万人死于新冠肺炎。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在国内的“后疫情时期”都需要注意什么呢?现在大多数人出去还是会带口罩,这很好。但是我也发现,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政府解禁了,大家就可以不带口罩了。前面也解释过,哪怕国内彻底消灭病毒,我们也无法完全阻挡输入性感染的发生。而按照预估,大概率今年内全球的疫情都不会过去。只要海外疫情没过去,我们就没法预料,自己出去后会不会接触到这些人从而被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年只要外出,最好还是带上口罩!目前看来,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国外对疫情的管控力度真的远远比不上中国,中国目前就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出国旅游,旅途中难免会接触到大量人群(机场、飞机、轮船、当地人群等),特别是前往疫情正在爆发的国家,已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前几天广州就有一名女子,因为去泰国游玩,最后确诊感染新冠。让自己陷入危险且不说,还让十几万人都陷入危险和恐惧当中!我不会建议大家不要出去聚餐、唱歌、看电影,毕竟不管怎么样,我们的生活还是要回到正轨的。如果生活只是蹲在家里,活着也没太大意思。但是也希望大家明白,在后疫情时代的过渡期,危险并没有彻底过去。严格带好口罩,出门多消毒,进门多洗手,该做的工作千万不能马虎。以上说的是生活上的建议,然后我想再简单分析一下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影响。
各国正面临联合国75年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全球健康危机,全球经济衰退基本是肯定的,并且可能是破纪录的程度。
一般来说,股票市场是对经济表现最敏感的,能提前反应出经济情况。而作为全球股市的晴雨表,美股在过去不到一个月内经历了4次熔断。通俗一点理解,就是股票在短时间内下跌太厉害,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干脆全部停止交易,硬性收盘了。所以,熔断是一件非常罕见、难得的事情。一般不是天崩地裂的事情发生,美股都不会轻易熔断。美股是1988年推出的熔断机制,而从1988-2019年,只发生过一次熔断,是在1997年。而在1998年就发生了全球经济危机。而这次,在很短时间内美股就连续经历了4次熔断!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大经济危机的先兆了。客观说,美股的连续熔断、经济危机的到来,不只是新冠病毒这单一因素引发的。像沙特和俄罗斯打架,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急剧下降、前几年国际经济形势不好都是引发因素。可以这么理解,本来全球经济就处在非常脆弱的亚健康状态。而新冠,就是给一个亚健康的人再来了一次重病,它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羽毛。不,是泰山!1、疫情封锁,导致企业无法开工。企业不开工没有收入,就会降薪、裁员甚至倒闭。2、企业收入下降,导致无力偿还各种贷款、债务,自然不可能继续借债。资金链断裂,会导致企业倒闭;又或者企业收入下降,导致股价下跌,同样影响企业再融资或者借贷。3、越来越多企业裁员、倒闭,导致社会工作机会下降,民众找工作越来越难。4、员工收入下降、失去工作,会导致收入下降甚至直接失去收入来源。这又导致他们消费下降,消费下降又导致生产消费品的企业收入下降。
可以说,新冠肺炎持续时间越长,这些连锁反应就越多、程度越强,对经济的伤害就越大。不是经济危机要来了,而是我们已经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只不过经济危机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我们还没感觉到而已。这次的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的,中国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也很难独善其身。从宏观看,经济危机会给我们普通人会带来下面的直接影响:
1、投资渠道收窄,大部分投资都是亏损的,或者收益很低6、刚需产品价格上涨、非刚需类资产价格下跌、硬通货价格上涨
事实上不单是美国,全世界大多数疫情爆发的国家,在未来几年的就业情况可能都不会很理想了。中国在这次冲击中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国内的各项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从上面表格也能看出,这次的情况其实会比03年的非典、09年的次贷危机都要严重很多。而这,已经是国家断然采取强力措施,在很短时间内控制住局势的结果。像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家,如果疫情持续爆发,损失只会更加恐怖。
新冠病毒、经济危机对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的影响是不同的,对此我做了一个粗略的行业整体分析:房地产、餐饮、娱乐、影视、旅游、酒店、商场、公共交通行业在疫情爆发期间遭受重创。后疫情时期,影视、娱乐、酒店、商场、公共交通行业会较快时间恢复,但几乎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数字。餐饮会经历短时间爆发,但迅速回落至正常情况。房地产行业可能会持续经历低谷。主要依托线下的零售业、批发业,接下来会逐渐回暖,但考虑到恐惧心理的持续性,同样很难回升至原来的程度。比如线下连锁店、线下批发商城等。依托于线下场所的教育行业、培训行业,有所回暖,同样难以回升至原来程度。依托于线上的零售业,比如传统电商、直播卖货、短视频带货、网络批发等,在疫情期间甚至销售额会上涨。在后疫情时期,上涨的销售额会适当回落,但可能还是比之前要好一些。但对着时间推移,根据商品品类不同,会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这点后面还会分析)。
线上的游戏行业、短视频、线上教育、线上会议、协同办公等行业,会持续上涨一段时期。哪怕疫情过去,很多习惯会保留下来。
依托于线上成交的自由职业,如在线咨询、个人在线授课、网红、视频博主、在线写作、主播、up主、微商等,从业人员可能会快速增加,迎来一波小的红利期。首先我们要明白:经济危机到来,工作机会会减少大家的平均收入会下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人们的消费会倾向于“理性化”和“减压化”。理性化的意思,是指大家购买刚需性产品(比如食物、洗发水、衣服、药品等)的开支比例会增大,购买非刚需性产品(如奢侈品、多余的衣服、玩具等)开支比例会减少。
减压化的意思,是指人们会在经济危机期间购买一些商品降低自己的担忧,比如会更多喝酒(喝酒减压),购买口红(更小的成本愉悦自己)等。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会有个说法,叫经济危机的“口红效应”。根据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比照一下自己所处的行业、销售的产品、负责的岗位,大概就会知道未来一两年的走势了。总的来说,大家要明白经济危机也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大致上就是80%-90%的人都会倒霉,但是有10%-20%的人财富甚至会加速上涨。1、大部分行业不景气,少部分行业快速发展,财富就会加速往这些行业汇聚。2、经济危机,很多资产的价格会暴跌,手里有现金的人去抄底这些资产。等经济危机过去,价格涨起来之后就大赚。
一个国家的危机还可以靠出国来躲避,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只要你还待在地球就得面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国家最短时间控制住疫情,而且内需比较强大,所以受这次冲击的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小的。之前我也曾经撰文分析过,这可能是中国在时间范围内进一步崛起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这一点其实从股市也能看出来。在全球股市大暴跌的背景下,中国的A股反而是下跌幅度、次数都最不起眼的一个了。建议大家从今天开始,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投资和消费。经济危机期间,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持有足够的现金!
买房、炒股、炒外汇、炒黄金、炒口罩……这些统统都忘掉,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转的。你要想想,经济鼎盛时期你都很难通过这些手段赚钱,经济危机你还想着发横财,那不是找死吗?持有的现金,是你万一失去工作之后的救命钱、生活费;是经济危机过去之后,你抄底优质资产、投资好项目的启动资金。此时剩下的每一分钱,可能都会对你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危机,会加速淘汰一些落后的行业和企业,同时崛起一批新的行业、企业和岗位。所以,越是经济危机我们越是要学习、加速掌握更多的技能。如果通货膨胀,你会发现你的钱在贬值。如果通货紧缩,你会发现你的房子、车子根本卖不出去,变现不了。唯一能够不断增值、任何时候都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本事。多一项技能带来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如果你所在的行业不行了,你还能跳到另一个行业去;你所在的企业倒闭了、裁员了,你也能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去;你的收入下降了,你还能做副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经济危机是一个加速器,会进一步拉大爱学习的人和不学习人之间的差距。
这次新冠肺炎,对全中国的老板都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育。他们会意识到,哪怕是线下企业,进行相关的线上布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预料到的是,未来的1-3年,中国的线上产业会进一步爆发。随着布局线上的行业、企业、老板、个人越来越多,会涌现出大量的工作岗位、赚钱机会,而你现在开始准备也不晚。像写作、文案、设计、开发、网络营销、短视频、直播、电商、在线广告、在线教育、线上办公等行业,某种程度可以说都是这次危机的受益者。
作为个体,一定要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这些方面的技能,并且可以以副业的形式尝试做一些线上的工作,做好布局和准备工作。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但是要记住,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查了两天资料,写了近5个小时,希望今天这篇文章有带给你帮助,也还请大家帮忙点赞分享,非常感谢。作者简介:阿何,清华大学理工男,职场充电宝&唯库创始人,感性理性兼备的写作者,国内知名个人成长研究者,个人公众号: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