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猪八戒,卖凉粉,熟油辣子多搁(放)点,辣分(儿)辣分(儿)又辣分(儿),嘴巴辣个红圈圈。”
今年已经80多岁的成都奶奶朱惠兰,口齿利落,逻辑清晰,对儿时的童谣如数家珍。
和现在时常抱着手机打字的年轻人不一样,朱惠兰仍然习惯笔头书写。几年前,她和大学同窗好友马秾华,就是靠着一笔一划的记录,收集了一百多首民间童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顺口编织的歌谣,她们靠着记忆,一点一点牵出线头,又异常时髦地通过自媒体,发掘到了更多首方言童谣。
一百多首童谣,朱奶奶一首一首地记下词,字斟字酌,尽力还原。
这些童谣基本都来自于成都平原,说着说着就像在唱歌,梅花音带着天然的韵律,多平舌、少翘舌的发音方式,又让童谣的调子变得异常清脆。
再一品词儿里那些俏皮的话,“幺姑儿”“辣个红圈圈”和“猪八戒”,成都方言里的儿化音比北京话多了一点狡黠的意味,像是口齿伶俐、骂人就溜的小娃娃。拐着弯儿蹦出来的叠词,一下子让人想到叉着腰笑眯眯的叔叔嬢嬢们,人人脸上都是热闹,生活里是数不尽的鸡飞狗跳。
四川人这种乐观幽默、善于调侃的精神,早在千年前就有迹可循。在新都出土的“中国汉代第一俑”——击鼓说唱俑,手舞足蹈,伸头耸肩,眉开眼笑,简直像极了那些看热闹又说热闹的街坊邻里。
“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在今天,新都作为成都的一部分,具有出众的音乐和文化基因。出土于东汉时期的“击鼓说唱俑”道出古新都人的能言善辩、能歌善舞,弯弯的眉毛和大张的嘴巴,背后是笑哈哈的日常和慢悠悠的人生。溯源而去,更能领略古新都人生活的智慧——要笑,要唱。
斗转星移,千年后的新都,黄发垂髫,继承了一口嬉笑怒骂皆有风格的梅花音,但是,童谣正藏进娃娃们的手机里,躲进老人们流逝的记忆里。
要是在桂湖畔,“抓”几个年轻人问问,一口气能说出多少首童谣,他们保管要凝神苦想,下一秒就要拿出手机查一查。
但是,说唱俑留下的音乐基因,始终流淌在升庵桂湖的波光之中,镌刻在古城墙之上。
今年10月,《成都童谣》新都童声合唱专场音乐会,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这是新都童声合唱团第一次入选“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系列演出,孩子们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一亮相,就靠童声天籁惊艳了大家。
这是一场特别的音乐会,因为所有的歌曲都不同于一般的合唱乐曲,它们的文本直接来自成都平原上那些曾广为人知的童谣,著名作曲家林戈尔先生特意为此作曲,在保留老成都童谣押韵、反复、叠词等韵律美的基础上,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旋律重新编曲,集结成《成都童谣》歌曲集。今年3月,该作品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舞台艺术创作项目。
当口口相传的童谣化作音符,飘入高雅空灵的音乐厅,加上孩子们俏皮可爱的神态、动作,一下子就“萌”化了所有观众的心,也把所有的成年人拉回了记忆里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成都方言,称得上说即是唱,千年前的说唱俑已经画下了新都说唱的脚本。在今天,独特的方言韵律,让川渝rapper的说唱风格独树一帜,也让说着方言长大的孩子们一下子爱上新编的乐曲。
风格出众,也意味着演绎更需要打磨。郭子老师是此次音乐会的指挥艺术指导,从今年春天开始,她跑遍了新都各个童声合唱团的排练现场。
在此之前,新都没有人将“说”的童谣改编成曲,转化成合唱乐曲,孩子们也是第一次尝试。因此,不论是方言的转化,还是声乐技术的调试,都面临挑战。
孩子们对旋律接受度极高,不过,一到了唱词儿,就需要理解生活,才能唱出韵味。
成都方言多叠词,但是叠词的日常说法,被放进乐曲,是需要再考虑音准和曲调的。比如“胡萝卜,抿抿甜”,尽管曲谱当中有了音调提示,但是转多少弯,何时收音,都是二次演绎时需要考虑的。孩子们得耐下性子来打磨自己的嗓音。
“因为毕竟童谣是热爱生活的产物,如果不理解或者没有经历真实丰富的生活,怎么热爱呢?”但是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还是有限的,很多词汇虽然常见,却不知道如何用声乐更形象地“唱”出来。郭子老师就会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举例子。
“你看红萝卜,谁喜欢吃红萝卜呀?”“小兔子”“你们唱歌的时候是不是要像小兔子一样,要让这个音乐‘蹦起来’?”
“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川渝人爱吃泡菜,红萝卜是制作泡菜的原材料之一。每到年末,一筐一筐的红萝卜被挑担子卖菜的老奶奶摆在路边,此时的孩子们已经穿上厚厚的袄子,距离过年不过个把月,这正是歌词里唱的。
“胖娃娃重不重?那他的声音是不是很重呢?你也要唱得很重——胖胖嘟嘟!出口的时候,“嘟”的重音更强一点。”当孩子们唱出口时,发音听起来更像是“膨嘟嘟”,嘴型也圆圆的。由此,语言和音乐的形象就挂钩了。
同时,各个合唱团还会配合曲调给孩子们设计合适的动作,比如“老天快下雨”,孩子们做出祈求的表情,天真无邪又“萌萌的”,表现出生动快乐的日常。
在兴乐路⼩学合唱排练室,一个孩子正入神地听
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唱《金瓜瓜银瓜瓜》
拍摄:榭瑞
排练很辛苦,常常一唱就是一个小时起步。在日复一日的排练打磨当中,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却超乎想象,这给郭子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夸张的一次,有个孩子在排练厅见到她,直接“跪了”,像年画里的作揖娃娃,大喊“欢迎老师”——“太乖了这些娃娃!”
孩子们的热情,一直持续到演出结束,回响不绝。家长们和闻名而来的观众给予了极高的反馈,精彩的童声合唱也不断打磨着新都的音乐名片。
新都在不遗余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大的舞台,也在向更广阔的世界介绍“音乐之城”。“东汉击鼓说唱俑”背后所包含的音乐基因,谐剧、金钱板、散打等四川曲艺的鼻祖,这些新都的文化元素,正在被创造性演绎。
成都平原上的童谣散在各地,是人们对于蜀中天府之地的集体文化记忆。但记忆也需要演绎,童谣的文化韵味和力量,需要焕发新生,这件事情,新都愿意成为走在前面的探索者。
2024年秋天,来自新都6所学校的新都童声合唱团代表带来了《骑马上成都》、《月亮光光》、《排排坐吃果果》等12首经典成都童谣,登上了“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这一面向世界的大舞台。
新都区兴乐路⼩学童鹭合唱团表演《王婆婆在卖茶》和《金瓜瓜银瓜瓜》
兴乐路小学合唱团的梁老师从建校开始,就担任合唱团的指挥。四年来,一年级的孩子长成了四年级的孩子,梁老师又开始带新一届一年级的孩子。孩子们时常给予他惊喜,“新都区,真热闹,南门春卷桂花糕”是一个娃娃顺口唱出的词,一下子道出了本地令人垂涎的美食,更多的孩子也开始尝试主动创造。
桂湖边,城墙下,新都的童谣合唱为老童谣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寻找更多的伙伴,一起传承,一起歌唱。
“每一颗星星,每一首歌谣,都比人的生命更长。”
音乐人小河于2018年发起“寻谣计划”,吸引了众多艺术工作者参与,在全国范围内采集并活化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即将消失的老童谣的公共艺术项目。“寻谣计划”目前已陆续在京、浙、沪、粤、闽、湘、苏、云、藏等地寻访千余位老人,采集千余件民间音乐样本,活化童谣100余首,举办30余场童谣现场音乐会。
新都是文化古都,着力打造“音乐之城”,小河对这座古都充满了信心。“寻找古老的童谣,是在一个现代的音乐城市,寻找以往的声音。”新都的说唱俑,呈现出豁达、开朗、热爱生活的特质,或许与现代的音乐特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过往几十座城市的寻访中,小河尽量让整个过程回归原始状态,不做过多干预和人为的修饰。他认为,一个人、一个团队,即便耗费一两年,也不敢说能完全收集一个地方的所有童谣 。但是,在全部的投入之后,能够收集到的,就是这个地方要给我们看的东西。“新都的音乐,从说唱俑开始,从古到今一定会有脉络。”
“人,是爱音乐的,生活也是和音乐息息相关的。”2024年12月,三联人文城市与音乐人小河一道,发起“看到红萝卜就过年——去新都寻找蜀中童谣”行动。
以寻找童谣为线索,在12月18日到12月20日,小河将到新都进行音乐采风,以工作坊的形式联结在地空间与居民,探寻新都的文化与音乐的历史基因。走访那些谙熟童谣的婆婆、爷爷,和那些正在创作、歌唱着童谣的新都娃娃,在历史脉络、民间记忆和当代演绎中、在“音乐之城”新都,再唱童谣。
为什么说看到红萝卜就过年?为什么“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能流传千年?......
如果你也关注民间歌谣,怀念童年味道,我们诚挚邀请你加入到此次活动,寻找新都童谣,也是在找回一座音乐之城的历史与当下。带着你记忆中的童谣和故事,加入我们吧!
(一)童谣线索征集
如果你恰好在新都,也想分享你记忆中有趣的童谣,可以以音频、视频或者文字的方式投稿。
投稿内容示例:
1、可以录制一段你或者家里的小朋友、长辈们回忆歌唱童谣的视频片段
2、可以提供一段童谣的文字信息并标注来源
您也可以直接发送音频、视频或者文字线索到“城市家+”微信公众号后台
(请务必注明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后续沟通,我们也会邀请您参与到此次“看到红萝卜就过年——去新都寻找蜀中童谣”在地共创活动当中)
(二)观众招募信息:
活动时间:12月20号14:00-16:00
活动形式:坝坝音乐会,和小河一起唱童谣
地点:成都市新都区桂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人数:10人
发送【姓名+简述参与活动原因+电话号码】到“城市家+”微信公众号后台;您也可以直接联系工作人员榭瑞(电话:15549043760)
(三)志愿者招募信息:
时间:12月18日-12月20日
参与形式:加入我们共同寻谣,为在地共创音乐演出提供支持,并加入到创作中
招募人数:3人
报名方式:
发送【姓名+简述参与活动原因+电话号码】到“城市家+”微信公众号后台;您也可以直接联系工作人员潘小花(电话:15810532504)
要求:
1、会讲新都方言
2、对童谣、音乐感兴趣,乐于分享
3、12月18日至12月20日需白天有时间参与到活动中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