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展示云
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贾玲消失在各大春晚,她做错了什么? ·  2 天前  
哲学王  ·  文明为什么总会被野蛮打脸? ·  3 天前  
慧田哲学  ·  有一种逻辑陷阱叫“注射式洗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展示云

看展指南|《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正式开展!

展示云  · 公众号  ·  · 2024-09-21 09:00

正文


四川博物院

联合川陕甘渝“蜀道沿线三省一市”

及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共计66家单位

策划推出的年度特展

《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

正式开展




在2000平方米展陈空间内

透过430余件/套文物(国家一级文物88件/套)

多维度解读大蜀道

见物见史见精神


这次展览 特别打造了“1+2”展览矩阵

主展场四川博物院

分展场广元市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以数字化叙事、交互叙事、时空叙事等多元方式

合力讲述蜀道上的千载往事


蜀道文化博大精深

这台特展怎么看?

请收下这份观展指南

找到打开“大蜀道”的最佳方式


序厅


蜀道的本体印象

展览所呈现的磅礴精气神

从序厅展开



以黄绿色为基调的序厅,巨幅投影动态展示着蜀道的峻美风光,黄绿的空间色调指向蜀道山体的绿意,又暗合大蜀道上勃发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达成双重呼应。


摄影:张艳


多媒体影像,点缀“会发光”的秦蜀古道主要线路图,声影结合,带大家开启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


摄影:张艳



第一单元

蜀道千载 通达四方


走过展览的“前奏”序厅

进入第一单元“蜀道千载 通达四方”

满眼的绿意

变成橘红×高级灰的世界

蜀道的故事

开始了

摄影:张艳


从蜀道之肇端到元明清,展示了蜀道历史渊源及蜀道路线形成历程,突显了蜀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鉴交流的促进作用。


这一空间里,数量多、类别广、规格高的文物与精心设计的历史故事场景组成了绝妙的展陈语言。


透过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瓷器、书画、石刻等各时期代表性器物,我们可以回溯时光。



涡纹铜罍

西周

四川博物院藏


青铜罍

西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丰卣

西周

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摄影:汪杨

乐舞画像砖

南北朝

四川博物院藏

普贤花卉金前发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人物花卉纹金后发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通过多元手段复原历史场景,增强空间叙事感,让大家沉浸式打卡大蜀道。

跟着秦人南下,拉开秦国促进融合走向统一的序幕;

摄影:张艳


看韩信暗度陈仓,拿下关键局;

摄影:张艳


“打卡”自贡西秦会馆……


在这里,打开历史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四川博物院首创,让文物“香”起来,让展览有“味道”的感知之旅仍在继续。


这一单元选取契合意境的“天——山间月”主题香氛,以 琥珀、丝柏、雪松、香柏木 等植物精油,表达蜀道千年山水的变迁,用气味链接历史,触发多维感知。

第二单元

蜀道蜿蜒 巧夺天工


漫步时光长廊

看过蜀道上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来到第二单元

“蜀道蜿蜒 巧夺天工”


充满自然之意的绿色

融合代表蜀道岩石本体的灰色

还原真实的蜀道


摄影:张艳


穿行其间,和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的国家宝藏面对面,听它们“讲”先民如何穿越秦巴山脉,不畏艰险开拓出宏大的道路系统“蜀道”,架起南北人文传承与生态延续的长廊。


轺车画像砖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梁楷 雪栈行骑图

故宫博物院藏


林园双羊图

四川博物院藏

摄影:汪杨


李璧像

剑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吴庆云 设色蜀山行旅图轴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单元场景展示多样,三维造景、二维半空间场景、沉浸式多媒体+灯箱空间,主打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大家可以沉浸式感知蜀道的险峻奇绝,领略秦巴山脉的生物多样之美,感悟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工程智慧和生态智慧。

摄影:张艳


这一空间的“气味旅行”由“地——林间风”主题香氛开启, 川芎、白芨、五味子、丹参 等蜀道四省特有的中药材植物调制出带有力量感和稳定感的气味,缔造专属味觉记忆。

第三单元

悠悠蜀道 风华万象


蜀道长达30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与其精神一同闪耀的

还有璀璨的历史人文光芒


这一部分提取古画中朴实的浅黄色系

搭配代表蜀道岩石的浅灰色系

营造出轻盈雅致的空间


摄影:张艳


蜀道上诗词绘画、石窟造像、商贸往来等繁荣景象,见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


在这一方天地内,可以看到蜀道上一抹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诗文绘画,遇见历史造就的艺术珍品——蜀道沿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逢着蜀道对外交流、互通有无的一众“历史见证物”。


比丘法爱造观世音立像

南朝

四川博物院藏

弥勒坐像

南朝

四川博物院藏


广元窑绿釉瓜棱纹执壶

广元石窟研究所藏


刻花折枝牡丹纹金盏

西夏

武威市博物馆藏


五彩藻井纹蜀锦

清乾隆

四川博物院藏

摄影:汪洋


还有艺术装置、人物群像、巨幅多媒体投影、多媒体动画,一同创造多感空间,让展览“活”起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