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和君咨询
和君咨询订阅号,每天分享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观察、见闻、感悟、阅读和心灵,致力于为企业和人的成长提供思想动力和人文关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有望成为德国总理的默茨为何选择“玩火”? ·  16 小时前  
老高电商圈子  ·  1、所有生意做成功的老板,都理解这9个字:大 ... ·  23 小时前  
老高电商圈子  ·  1、所有生意做成功的老板,都理解这9个字:大 ... ·  23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杭州父女卖钓鱼装备,年进账5个亿 ·  2 天前  
FT中文网  ·  “米莱经济学”能否破解“拉美陷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和君咨询

中国零售企业该如何思考未来五年的外部环境变化?

和君咨询  · 公众号  · 商业  · 2020-05-02 15:50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文 / 和君商业零售事业部主任 丁昀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更以及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兴起,零售行业在“十四五”势必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崛起和腾飞的关键。


中国零售企业该如何思考未来五年的外部环境变化呢? 我们认为,中国的零售企业应在一个主线中去聚焦构筑核心竞争力——重塑企业消费者价值,同时,在实操落地时要牢牢抓住“两大前提”和“五大落地思考要素”进行低成本的战略部署。


1、一条主线: 消费者分层加速与复杂化


零售企业在深度思考各自十四五规划时,必须打破原有渠道思维及经验判断,并基于消费者阶层分化,构筑各自上游供应链以及下游不同定位的业态及品牌组合。


我们认为,未来的中国零售行业将不存在一个商业模式通吃所有客群的可能性,也不会存在可照搬的企业成长路径。这是中国零售企业思考本质的核心,也是十四五规划整体思考的前提。


2、两大前提: 科尔尼产业周期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科尔尼产业周期: 中国零售行业的未来五年,将处在科尔尼产业周期中第三阶段集聚的初期。这个阶段是零售产业加速洗牌的阶段,剩者为王。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美好生活和地区区域不平衡”替代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 这意味着,零售行业“渠道为王”时代发生了根本上的分化和瓦解。


3、五大落地思考要素


我们认为,要想把“一条主线”落实在不同区域市场,在不同的商业业态和组织中进行实操,零售企业需要深度洞察“五大落地要素”。这五个方面也决定了零售企业落地成本与成功概率。


1)政府对商业的认知程度。 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对美好生活综合认知的高低,不仅决定着零售企业创新成本,甚至能够影响到年轻人净流入量和本地优质运营效率团队的稳定性。


2)城市商圈演变态势。 城市商业规划和管理程度,决定了企业城市扩张的节奏、自持物业的比例。城市商圈无序扩张在趋缓,观察点是成熟商圈的商业生存现状和人流。这个思考点思考透彻,可以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并购整合核心区域资产以及系统构筑外部生态方面,有所清晰的着笔。


3)零售上游产业链。 品牌的迭代率、品牌下沉节奏和区域供应商的运营效率,决定了零售企业升级和扩张的成本。随着供给侧升级和消费升级,上游零售产业链系统将迎来变革期。这个落地点的区域洞察,将帮助零售企业制定清晰的十四五供应链规划和门店升级工作。


4)区域零售运营人才。 需我们所指的零售人才不仅仅是零售供应链人才,还有零售运营的人才以及零售职能人才。 清晰认知零售企业核心层人才的行业排名和市场影响力。


5)科技及资本的区域影响力。 科技和资本都是零售行业的关键要素。 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资本和科技的影响力会被成倍放大。十四五规划时,零售企业要清晰的看到这个抓手,提前进行适度布局,可以起到弯道超车和加速成长的作用。 切记科技不简单是互联网,资本也不简单是上市或者融资。


4、一个参考因素:国际零售的影响


从全球零售大势上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零售企业也早已融入到世界巨头竞争版图中。


只是在中国做零售太难,这导致大部分国际零售企业都是轻资产运作模式。国际零售巨头从根本上并不想在中国长期深耕,这才导致接二连三的“退出中国事件”。因此,外资零售并不是全国零售企业十四五规划的对标对象,但局部区域仍需关注。


整体上看,进行一个为期五年的规划,需要零售企业更清晰的洞察产业周期规律和国内零售趋势。上述思路也是零售企业制定战略的前提。如今消费者迭代率愈来愈快,零售企业做五年思考需要比十三五规划时期(渠道为王时代)的思考更深。


THE END


— 推荐阅读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21世纪商业评论  ·  杭州父女卖钓鱼装备,年进账5个亿
2 天前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  孤立性肺结节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总结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