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武汉,艾伦·曲(音译)的成绩很普通,学校通常从中学起就会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班。曲被放到了普通学生班,这条路意味着他将进入一所普通的大学,拥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和一个平庸的未来。
所以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诉他,会让他去美国念书,他同意了。他们把他放在圣马力诺的一所寄宿学校,然后去了纽约度假。
和许多中国学生一样,曲在15岁的年纪来到美国,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够达到家人对他的期望。他和他的父母相信美国教育可以给他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
但是研究表明,拥有美国学位的海归在中国的就业率和薪酬并不如那些来自国内大学的毕业生。“最终,大多数家庭出于美国教育会给家庭带来的社会地位,或者说是面子,选择了美国教育。”研究员丹尼斯·杨(音译)说,目前他正在写一本书记录自己对几个决定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庭的跟踪研究。
“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如果实现不了,那去美国读大学也是一种弥补愿望的方法。”杨说。
曲今年17岁,他从没和父母讨论过所谓面子问题。他想要环游世界,但不确定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在美国加州的西南中学,他交到了朋友,数学成绩比国内要好,家庭作业比国内要少。他不习惯学校里食物的味道,周末时,会和朋友们到附近的中餐馆吃饭,或者到茶栈去喝杯波霸奶茶。
他每个月会和国内的父母视频聊天几次。母亲非常想念他。经营着建筑材料生意的父亲对他来说,则会稍微疏远一些。他说,过年是他觉得最孤独的时候。
“他们不会真的来看我,”曲说完又补充道:“如果他们有时间的话会来的。”好像是为自己刚才的话感到抱歉。
曲所在的寄宿学校,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偏远僻静的土地上。院长罗宾·亚霍夫说,学校正在努力吸引来自海外的家长。
学校目前的学生群体中,大约86%为国际学生,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中国。国际学生的父母很少到这个镇上来,他们和学校员工的交流也不多。学校安排了“宿舍家长”来照看每组孩子,午餐时也有教职员工分坐在每一张餐桌上。
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与父母分离让他们能以一种在中国不被允许的方式长大。
最近一个工作日,在学校一个有3D打印机的美术教室里,一名想要成为产品设计师的中国留学生为一个有手机充电器功能的钱包画下了设计草图。在他的隔壁,还有一些中国学生聚集在一起为乐队排练。
一个染了粉红色头发的上海女孩在钢琴上弹奏出了一支曲子,金色的Vans运动鞋踩在钢琴踏板上,于此同时,她的朋友拿起了一把吉他。
鼓手同样是一名中国学生,她把染的蓝头发撩到耳后开始打鼓。另一个中国学生拿起了麦克风。
演奏出的旋律虽然不太稳定,但能听得出那是真命天女的“Say My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