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谷粉学术  ·  35元不限字数,英文查重上新啦!速速体验 ·  19 小时前  
混沌学园  ·  OpenAI全新发布o1模型——我们正式迈入 ... ·  3 天前  
混沌学园  ·  百度文心智能体大赛招募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Facebook CEO 桑德伯格:痛失爱人之后,如何走出极度哀伤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5-14 06:10

正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激励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ZeeTea CEO | 创业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师



Sandberg 的新书 Option B。单单看到这个标题就足以让我湿了眼眶。


丈夫意外去世两周后,Sandberg 在和朋友安排一个亲子活动,她突然大哭着说,I want Dave。朋友说,Option A is no long available. Let's make the best of Option B.  所有经历过创伤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特别是 PTSD 患者,失去至爱、经历战争和自然灾难、被强奸或暴力攻击、严重事故。


想起一个消防人员曾经和一个儿子自杀的父亲说,「人生从此再都不一样了,但请你相信,并不是每一天都会像今天这样糟糕。」这就是 Option B 吧,在一片废墟上自我重建的力量。



Facebook CEO 桑德伯格:痛失爱人之后,如何走出极度哀伤?

by 孙思远


「向前一步?我连站都站不起来。」

 

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曾经激励无数女性「向前一步」的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垮掉了。

 

「大卫(David Goldberg)就是我的磐石。我不开心的时候,他会哄我开心;我焦虑的时候,他告诉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会帮我一起想办法。」


 

用谢丽尔自己的话来说,大卫给了她理解和支持、以及深深被爱的感觉:「我本以为,余生都将和他一起度过。」

 

但大卫的意外去世,彻底击碎了她的梦想。


2015 年 5 月,桑德伯格夫妇受邀到墨西哥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这本是一次轻松甜蜜的度假之旅。下午,谢丽尔和大卫在泳池边玩了一会儿,没多久她感到一阵疲乏,她对大卫说:「我要睡着了。」

 

一小时之后,谢丽尔醒来,大卫却不见了。她知道,大卫下午要去健身房锻炼,所以并未放在心上。之后,她和朋友们一起游了会儿泳,回到房间之后,大卫还是没有回来。谢丽尔查了会儿邮件,跟孩子们打了电话,就这样等到了晚饭时间,大卫却一直不见踪影。

 

谢丽尔慌了,她叫上朋友们开始四处寻找丈夫。最后,他们在健身房找到了他——躺在跑步机旁边,脸色发青,脑袋旁边有一摊血。谢丽尔被吓得魂飞魄散,尖叫着喊了救护车。等大卫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那句「我要睡着了」竟成了他们之间的永诀。


大卫去世之前,谢丽尔是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作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之一 Facebook 的核心高管,她擅长谋划、行动力强。在朋友和同事眼中,谢丽尔是行动者、计划者,还是向前一步者(Lean Inner)。



但丈夫的去世,令谢丽尔的世界瞬间崩塌——生活陷入混乱、工作信心全无,就连大卫的葬礼,也是她的老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其他几位亲友帮忙操办的。

 

从此,谢丽尔开始了漫长的创伤恢复期。


这本新书《B 选项(Option B: 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inding Joy)》,即是谢丽尔与创伤斗争的完整记录。她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一起,用亲身经历和科研成果,探讨了人们在遭遇不幸之后,如何走出极度悲伤、重新振作。



所以准确地说,这并不是一本如《向前一步》的励志畅销书,而是一部沉痛而发人深省的自我救赎笔记。


遭遇过极大不幸的人们,通常会经历一个叫「极度哀伤(acute grief)」的阶段。据统计,每年因员工遭遇不幸带来的生产力萎缩,令美国企业界损失高达 750 亿美元。

 

生命中的不幸随时可能发生:失业、失恋、失去生命。不幸发生之后,我们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从哀伤中振作起来?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了阻碍人们从悲痛中振作的 3P 理论:

 

· 自我化(Personalization):认为发生不幸是自己的错;

· 普遍化(Pervasiveness):认为不幸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永久化(Permanence):认为不幸会持续一辈子。

 

1. 自我化


一位年轻女子参加了朋友的生日聚会,临走的时候,一位男同事需要搭便车回家。于是,女子好心把同事载回了家。但万万没想到,抵达目的地之后,同事居然掏出武器,把女子挟持进家中,强奸了她。

 

事发之后,女子除了恐惧和愤怒,更多竟是在责怪自己。她认为,如果不是自己答应把同事载回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诚然,出了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责任心的体现,但发生不幸的时候,把主要原因归咎于自己却是「自我化」的典型征兆。

 

丈夫去世之后,谢丽尔也陷入了同样的陷阱。大卫的初次尸检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从健身器械摔下来之后的头部创伤。谢丽尔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自己早一点找到大卫,他可能就不会死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健身器械上摔下来,可能会摔断手臂,但不至于断送他的性命。之后的尸体解剖也印证了这一点:大卫猝死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俗称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即便如此,谢丽尔仍然在责备自己。她甚至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查出大卫有冠心病?但实际上,她事后花了数周查阅了大卫的历史体检报告,却没有找到任何冠心病的征兆。

 

毕竟,不是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因我们而起。


2. 普遍化


大学毕业之后,谢丽尔第一天到公司上班,老板让她在 Lotus 1-2-3(一款 90 年代很流行的电子表格软件)里输入数据,谢丽尔表示自己不会。老板怒道:「你连这个都不会,是怎么拿到这份工作的?简直难以置信!」紧接着,他摔门而出。

 

那一瞬间,谢丽尔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以为自己要被解雇了。但之后的事实证明,她只是不擅长电子表格软件而已。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大卫葬礼之后。谢丽尔重回 Facebook 上班第一天,她和老板马克.扎克伯格一起开会。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她转头对产品与工程部的主管博兹(Boz)说:「你记得吗?以前咱们在谷歌工作的时候探讨过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博兹从未在谷歌工作过,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微软。



第二天,有人在晨会上向同事提了一个问题,急于证明自己的谢丽尔,却跳出来开始抢答,并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后来她才意识到,是大卫的去世令她失去了自信,陷入了「普遍化」陷阱,才有了这些反常行为。


3. 永久化


我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往往以为痛苦是没有尽头的。

 

我们大多都经历过分手之后,哀叹「我再也不会爱了」的阶段;亦或是,失去亲人之后,以为自己余生都将在悲恸中度过。但实际上,我们倾向于高估痛苦的有效期。

 

有学者做过实验,请几组情侣预测他们分手两个月之后,自己的情绪状态;另几组情侣则汇报他们实际分手两个月之后,自己真正的情绪状态。结果,那些经历了分手的情侣,两个月后的实际状态要比自己预计的好得多。

 

谢丽尔说,要是能早一点知道 3P 理论就好了:

 

「如果早一点了解普遍化原则,我就会省去许多烦恼;如果理解了永久化原则,我跟前男友们分手的时候,就不会以为心痛的感觉会持续一辈子;如果早点明白自我化原则,当前男友甩我的时候,我就不会过分责备自己——有时候真的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


理解 3P 原则是创伤恢复的基础,我们还需要具体的方法,才能更快地驱散痛苦的阴霾。

 

把负面情绪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个好方法。

 

几十年前,健康心理学家杰米.彭尼贝克(Jamie Pennebaker)找来两组大学生做实验,请他们连续 4 天、每天做 15 分钟的日志。A 组成员记录的是与情感无关的内容,B 组成员则要写下他们人生中最黑暗的经历,比如强奸、试图自杀、虐童等。

 

第一天实验结束之后,B 组成员普遍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情绪明显不佳——这不难理解,因为直面痛苦是残忍的。

 

实验结束六个月之后,杰米回访了两组学生,却发现了惊人的逆转:B 组成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了大幅提升,相比 A 组成员,他们的状态要好得多。自那之后,学界进行了上百组类似的实验,证明了把负面情绪记录下来,对于缓解痛苦是有积极疗效的。

 

与此同时,给负面情绪打标签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恢复——标签越具体,效果越好。比如,写下「我感到孤独」比只写「我感到不快乐」要具体有效得多。把情绪变成文字,实际是「我们有能力掌控情绪」的体现。


写日志也成了谢丽尔创伤恢复的关键一步。在日志的第一页,她写道:「今天,我要埋葬我的丈夫。这根本不可想象,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些,搞得好像我会忘记任何细节似的。」

 

大卫葬礼五个月之后,她一共写下了 106338 字。


如同身体有生理免疫系统,我们的大脑也有心理免疫系统。当不幸发生在我们身上,大脑会本能地触发心理防御机制。

 

戴维斯.古根海姆(Davis Guggenheim)是一名纪录片导演,他告诉谢丽尔,拍纪录片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每段故事该如何收尾——他会让故事以自己的方式、在合适时间去自我演化。

 

他担心,谢丽尔过分控制自己悲伤的情绪,反而会让悲伤扭曲泛滥。他鼓励谢丽尔,去倾听自己的悲伤,并让它自我演化(run its own course)。

 

统计显示,六个月之后,失去配偶的人们终将挺过「极度哀伤」阶段。

 

追寻人生的第一选择固然最好,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幸运。当 A 选项不复存在的时候,就该启动 B 选项了。生命从来都不完美,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或多或少活在 B 选项当中。

 

正如谢丽尔所写:「面对痛苦,我们也要学会向前一步,直抵痛处(lean in to the suck)。」这大概也是她在痛失爱人之后,勇敢写下这本《B 选项》的意义所在。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远读重洋 | ID:readabroad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你为什么不自信?自己觉得对,但因为其他人没有做,自己也不敢去做;面对质疑,总是先怀疑自己,刻意躲避,而不是证明自己;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评价自己,或者担心自己做错,宁愿做他人的追随者...


你因为不自信而渐渐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掌控,你思考过为什么吗?本周会员语音,彭萦将会和改变自己会员说说《你不自信的根源是什么》,和会员们一起探寻内在这块敏感的自我。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如果现在有人出钱买你的一小时,那你会售价多少?你所有的一小时都可以被售卖,在地铁上的,办公室里的,家中的,你有认真思考过你的这些时间能卖多少钱吗?而用这种直观的办法其实就可以衡量出你的效率,你的个人价值,甚至你的阶级。


彭萦她一直都处于一种追求时间成本最小值,成果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模式中,这是一个时间公式,需要运用到一个变量,叫做 hourly rate——你一小时的价位。


那么,如何提高你自己的 hourly rate?这里面有哪些时间管理的大坑?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生活细节正在消耗你的 hourly rate?如何尽可能地降低你的时间成本,提高你的时间收益?


下面是精选的改变自己会员对彭萦 20170430 期语音《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的反馈:


@会员 北冥

关注改变自己快半年了,今天的语音是最有感悟的一期,内容上契合最近所在烦恼的问题。就是我要怎么过我的时间。


语音从更加实际的角度出发,用价值来衡量,但其实这是最直观的手段。身边很多朋友,每天浪费在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就是差不多 3 个小时,想想真的很可怕,每天 3 小时,一年后就是 1095 个小时,这个时间,是生命中的一个长度,却在路上被虚度。


人是需要随时随地自省的,无论现在贫穷富贵,我都觉得时间永远是最重要的,时间的价值是比其本身,也就是你如何利用这个时间创造价值是更重要的东西。现在还年轻,就已经有了一种危机感。彭萦的语音,更是像鞭子一样抽了一下,提高警觉啊朋友。


@会员 幽幽

普通人和牛人的区别在于同样的世界产生的价值有多大。现在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的重要,因为找到了让时间更有价值的事情,把时间花在自我提升上,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冥想10分钟,写作20分钟,读书30分钟,然后再做早饭,吃饭,上班。为了能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我工作的时候更加专注,更加高效,尽量上班时间处理好所有工作的事,按时下班,运动一小时,晚上听语音,做读书笔记,过的很充实,每天都会自我提升,所以越来越意识到时间是如此重要,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会员 莎莎

最近辞去了做了三年的工作,加上毕业前的实习,其实有四年,工作的内容,跟刚开始一样,还是那些东西,再看着不明朗的前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青春,所以辞职了,我做的正是别人眼中的伪工作,因为大家羡慕的眼光而进来围城内,内心却难过得要死。接下来,好好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再选择。


@会员 花影飘摇

时间对每个人是最公平的,现在越来越理解为什么牛逼的人不愿意和自己层次低的人聊天,有过多的交集,包括不在一个层次的亲戚,朋友,因为它们特别珍惜自己的时间。他们不会浪费时间进行无用社交,或者纯粹的输出型社交。时间是复利的保障,时间能够证明一切。为了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本周新加入会员的专属福利:


你身边有没很忙的人?你身边有没有瞎忙的人?你是哪一种忙的人?你是想过 One day 还是想过 Day one?每一个小时,怎么过才最有效益?从现在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 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