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我国二十世纪美术史上的中国画大家,胡佩衡是国画大师和美术理论家、出版家。两位艺术家的出身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多有不同,年岁相差28岁,可是二人却因为丹青笔墨结缘,互相引以为知己,有过一段亲密的交游经历。
图1齐白石与胡佩衡合影
齐白石画润,是按照画面要求算价钱的,对朋友也少有例外,能直接要画的人并不多,胡佩衡就是其中之一。每次他问齐白石要画都是二话不说,给!《齐白石画语录》中多次提到与胡佩衡论画,还赠送了很多画作给他,透露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图2齐白石作品,左侧作品冷庵上款
图3齐白石作品,左侧作品冷庵上款
齐白石(1864─1957),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胡佩衡(1892-1962年),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胡佩衡幼喜绘事,十多岁就开始画山水,李静斋是他进入中国画学习的启蒙老师。居京后,胡佩衡与北京名画家如姜颖生、林琴南、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汤定之等人相往来。1920年金城、周肇祥等在北京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原则,指导了一大批年轻画家,胡佩衡成为第一批研究员,在金城等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传统绘画。
1917年,53岁的齐白石奔赴北京城,等局势稍定,经朋友推荐,齐白石在琉璃厂南纸铺开始挂润格卖画。在他这段最困难的时期中,发现齐白石的艺术价值并进行推介的人,除了陈师曾、徐悲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胡佩衡,三人是他人生中的三大伯乐,齐白石能够有今天,胡佩衡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而更加可贵的是齐白石成名之后很懂得感恩,即使胡佩衡的名气与他相差很大,他也丝毫没有架子,而是以兄弟相称,亲热的称呼胡佩衡为“冷庵弟”,塑造了北京画坛的一段佳话:1926年,齐白石在《冷庵先生画卷》题诗:“层次分明点画工,启人心事见毫锋。他年画苑三千辈,个个毋忘念此翁。”显示出了齐白石对这位冷庵弟的欣赏。
1927年,由周肇祥、齐白石为主继承京津画派组织“湖社”创办者金城的遗志,创办《湖社月刊》,由胡佩衡主编,从1927年创刊到1937年10年共100期,是20世纪前半叶坚持时间最长的美术刊物之一。该刊介绍了许多古今画家,发表了大量古今绘画作品和画论著作,还旁及书法、篆刻、古董收藏、诗词、青铜研究等,充分显示了胡佩衡宽阔的眼界和多方面的能力。
图4齐白石画集作者介绍
胡佩衡在与齐白石相识后,胡佩衡借助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推介研究齐白石的艺术。1928年,胡佩衡为齐白石出版了他人生中第一本画册《齐白石画册初集》。他在《序言》中称赞齐白石“性爽直,喜任侠,有古烈士风”、“作品之意境深刻而新颖”。为了回报知遇之恩,齐白石将胡佩衡的儿子收入门下,并为此子更名为“胡橐”,“橐”就是口袋的意思,希望此子能够像口袋一样,齐白石倾其所有以教,任由此子来盛装,胡橐后来成为了弘扬齐派艺术的重要艺术家。
1957年齐白石逝世,1958年国家为齐白石举办遗作展,1959年胡佩衡与儿子胡橐合作编写了《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因为书中所记大都是胡氏父子亲目所见的一些齐白石作画的方法步骤细节,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对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延续扩展齐白石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