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先生  ·  张益唐今天70:生日快乐 ·  昨天  
科普中国  ·  什么是 CPU 与 GPU?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眼科医生最想让你知道的护眼建议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细菌超 500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深海怪兽 | 反正没人看,那就随便长长喽!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6-22 17:40

正文

↑↑ 点上面蓝色小字 | 关注 ↑↑

我们是中科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与日本知名科普杂志Newton版权合作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您的公众号,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深海中生活着很多长相奇葩的生物。由于深海中高压、无光、低温等环境特点,这些生物慢慢进化出了特有的身形与结构。趁着最近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CSIRO)进行海底地貌测绘任务,我们来一起看看深海中的奇葩生物吧!


无脸鱼(Faceless fish)

由于深海中漆黑一片,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很多生物的眼睛都渐渐退化。但没想到,这种鱼不仅不要眼睛,干脆连脸也不要了……据官方介绍,这种无脸鱼是鼬鱼的一种,在4000米深的水下被捕获。【但是为什么我看了觉得好好吃呢,简直就是一大块鳕鱼肉啊!】

航海日志Day17 https://www.nespmarine.edu.au/faceless-fish-looks-happier-and-heartier-it-did-1887


钉子蟹(Spikey crab)

深海中还生活着许多甲壳类动物,包括这只浑身带刺的红色长腿蟹。但实际上,这种钉子蟹并非真正的螃蟹,更类似于寄居蟹,介于虾和蟹之间。【不知道为什么,也觉得应该特别好吃……】 再附赠一些深海虾类图片,也是各个身披铠甲!深夜看容易饿!

航海日志Day16 https://www.nespmarine.edu.au/think-twice-adding-these-your-seafood-cocktail


海蜘蛛(Sea spiders)

这个也并不是真正的蜘蛛……只是一种外形酷似蜘蛛的皆足虫。最奇特的地方是,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和消化系统,就像是几根吸管被绑在了一起。在角质层进行气体交换,腿部(就是那几根吸管)一蹬一蹬地就代替心脏进行血液循环了……怪不得,科学家在航海日记中写道,要是设计外星生物,海蜘蛛是最佳模型!而且,海蜘蛛的形态也不是特别固定,有的8条腿,有的10条、甚至12条腿;一般有4只眼睛,也有8只眼的……反正就是,比较随意……

航海日志Day13: https://www.nespmarine.edu.au/sea-spider-collection-drinking-straws-outer-space


食肉海绵(Carnivorous sponges)

这些长得像狼牙棒一样的硅质海绵通过其周身的硅质针捕获猎物,一但猎物被捕获,就会被迅速消化掉。

航海日志Day11: https://www.nespmarine.edu.au/these-carnivorous-sponges-wield-lethal-weapons-made-glass


深海龙鱼(Dragonfish)

虽说深海一篇漆黑,但也不妨碍孕育出某些天生就流光溢彩的生物。水下1000米,基本就伸手不见五指了。而很多深海生物都有夜间游到海面进食的习惯。这些生物靠什么判断是否快到达海面了呢?一般是依靠依稀的月光和星光。但是难免有些粗心的旅客在中途误上了深海龙鱼的车,成为了它的盘中餐。满身的红色小点点,像不像漫天繁星?

航海日志Day4: https://www.nespmarine.edu.au/crustaceans-beware-when-dragon-fish-shines-its-red-light-death-upon-you

深海蜥鱼(Lizard fish)

长得最惊悚的终于出现了!!!这是深海中真正的怪兽了!青面獠牙说的应该就是它了!但是呢,在水下2000米左右称王称霸也不容易。首先,食物不好找;其次,另一只深海蜥鱼不好找;再其次,另一只异性的深海蜥鱼就更不好找了……因此,这种蜥鱼进化出了雌雄同体的本领。

航海日志Day21: https://www.nespmarine.edu.au/lizard-fish-are-all-green-eyes-and-hinged-teeth




以上图片均来自

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Marine Biodiversity Hub )官网!

欢迎移步查看更多有趣的深海生物信息!





回复“ 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