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持SP和EP准证,可以在新加坡生小孩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嘀嘀嘀嘀……听,那是解放的音符,上海的声音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5-27 20:14

正文

上海变迁,天翻地覆   图源:IT时报

30秒快读

1

72年前的今天,中国革命迈出关键一步——上海解放。

2

李白烈士故居经历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改造,展品和展示方式都变得更加丰富。

3

真如国际电台是我国国际无线通信事业的开端,也是向全世界宣布“上海解放”的国际电台。

72年前的今天,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

当欢呼声盖过枪炮声,这个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为了上海解放,许多英烈战斗在隐蔽战线上,他们的故事从未被忘怀,今天的上海选择打开回忆的闸门,李白烈士故居修缮开馆,真如电台旧址揭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定格那段历史。

1949年,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李白,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远东最大国际电台”真如台,在地下党领导下开展护台斗争,向全世界发出上海解放的电讯。

红色电信,历史回声。

嘀嘀嘀嘀……听,那是解放的音符,上海的声音。

1

又见,李白烈士故居

“同志们,永别了!”李白的声音再次回响在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今天,位于黄渡路上的李白烈士故居修缮后重新开馆,同时举行了“电波不逝,信念永存”情景党课。


来自“李白中队”的3位“10后”小小红色宣讲员、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主讲人张家禾教授组成的党史学习宣讲“老少组合”,在全新的李白烈士故居为大家上了一堂既熟悉又深情的情景党课。

“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图源:费锋

李白,原名李华初,1910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市张坊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读了几年私塾,后来辍学进入一家染坊当学徒,辛苦劳作。 李白烈士故居1楼展示着一块巨大的砑光石,又称“踩布石”,年幼的李白每日踩在这块石头上不停劳作。


后来在进步书籍的引导下,李白在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参加了秋收起义。


到了苏区后,李白参加了红一方面军第二期无线电培训班,“李白在半年内就掌握了2000个英文单词,对于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小小红色宣讲员介绍道。

党史学习宣讲  图源:费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中央派李白来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用红色电波架起了与延安之间“空中桥梁”。

图源:费锋

整个地下斗争时期,李白曾三次被捕,故居2楼,曾关押李白的刑讯牢房被“搬”了进来,老虎凳、烙铁等刑具给参观者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图源:费锋

我爷爷在上海战斗了12年,但在黎明前倒下了,在上海解放前的20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李立立说道 ,“作为烈士的后代,要继承和弘扬烈士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故居3楼,房间内陈列的物品都是李白烈士生前使用过的,这里的空间相当狭窄。


白天,李白出门上班掩护身份,子夜时分,李白就在不到两平米的小厨房内,蹲坐在小板凳上收发电报,每夜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

图源:费锋

“李白烈士对革命忠诚、意志坚定,而且甘于寂寞、刻苦专研,他所展现的不是一跃而起、猛然迸发的英雄举动,更多的是一种在岁月磨砺下的英勇行为。”张家禾教授说道。

重温12载战斗轨迹

李白是红色通信战线上的杰出战士,在上世纪80年代在李白烈士故居筹建的过程中,当时的邮电管理部门对此大力支持,推动了李白烈士故居内原来居民的动迁。1987年5月,李白烈士故居正式对外开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题写了馆名。

图源:费锋

此次,李白烈士故居经历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改造,展品和展示方式都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让参观者能更好地了解李白烈士的革命事迹,发扬红色精神。


修缮后的故居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使展陈形式更为丰富饱满。


比如通过屏幕互动,参观者可以清晰了解李白秘密电台在上海12年的战斗轨迹,在李白烈士所居住的六处地址中,黄渡路107弄15号(故居所在地)是他在上海最后居住、工作和被捕的地方。

图源:费锋

故居内还新增了李白烈士的家谱、李白同时期的老电台、李白在良友糖果店使用过的保温桶、李白的烈士纪念证书等一批珍贵物品。

图源:费锋

引人注目的是,展厅中电台元素随处可见,整个展厅设置了发报的声音特效,体现出“ 电波永不消逝 ”。


故居还保留了发报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可以学习摩斯电码小知识,体验更真实的电码发送过程。


李白烈士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长存,红色电波永远不会消逝。

2

“上海解放了”从这里传遍世界

如果没有遭遇不测,李白也许有机会把上海解放的好消息第一个告诉党中央。


而实际上,第一条“上海解放了”的电台消息是从上海真如国际电台发出的,上海解放的消息也由此传遍全世界。那一天是1949年5月25日。


今天,在真大路6号,普陀区政府和上海电信共同为真如国际电台旧址揭牌。

图源:费锋

曾经的“远东最大国际电台”

普陀区有“赤色沪西”的美誉,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也是党的早期组织重要活动地之一。


从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一次次爱国斗争在普陀境内不断发生,也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驱、先烈斗争故事以及红色革命旧址(遗址)。


自鸦片战争后,从1871年起,我国的国际通信主权长期被外国电报公司(局)侵占,直到1930年,真如国际电台竣工,中国人终于自行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电台,其后成为我国国际通信的重要枢纽。

在历史上,真如电台还扮演着许多重要角色, 这里是第一次中美通话的电台,此后伴随中法、中德、中英、中日等国际无线电报电路的陆续开通,更是成为“远东最大国际电台”,标志着我国国际无线通信事业的开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