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网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红了! ·  3 天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牛市投资者求生手册 | 专栏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再次参展进博会,焕新的国泰要做世界最佳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

跳槽季来临,为什么90后最躁动?

财经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1 22:19

正文

估计很多老板都不太喜欢三月,因为又到了“金三银四”招聘旺季,公司的很多员工都打算跳槽了。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其中,在跳槽一族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包括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已经更新简历)的比例最高,为77.8%。



90后,作为备受关注的群体,曾被公众贴上“叛逆”、“浮躁”、“自大”、“任性”等标签。如今,这一群体中年纪最大的已超过26岁,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职场中的主力军。为何90后的跳槽比例会这么高?

90后的职业观

薪资待遇很重要,兴趣也不能少



作为新生代的求职群体,90后的家庭和成长环境要比长辈们好很多,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小。在薪资待遇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更多的考虑,工作岗位是否匹配、是否有发展前景、个人价值的实现等。


2016年4月,智联招聘首次发布了《90后职场肖像》报告。该报告显示,38%的受访者在择业时优先考虑薪资待遇,62%的90后受访者表示,择业时更看重是否有符合自己兴趣的发展空间。


《90后职场肖像》来源:智联招聘


事实上,追求职业发展空间的背后,其实也是在追求更高的工资水平。这说明,薪酬待遇始终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薪酬待遇同一水平的情况下,更多的90后,会看中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小编的一位朋友,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到现在工作不足两年的时间,已经换了三份工作。她表示,离职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对薪资待遇不满意,而是觉得公司氛围不好,或者是职业发展前景有限。“如果工作无趣、不快乐、不爽、没有发展空间,会转身就走。”


一位在媒体行业工作的人士告诉小编,最近招聘时,很多求职者并非科班出身,但仍想从事新闻行业。原因大致是,觉得媒体待遇不差,自己又十分感兴趣。

更注重“软性福利”


相对于父辈们衡量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是“五险一金”,90后表示,弹性工作制、年假、班车等“软福利”更加重要。

《90后职场肖像》来源:智联招聘


《90后职场肖像》报告显示,在90后受访者看来,五险一金的“硬福利”应该属于公司的“标准配置”,因此并不算关键的竞争力因素,能够提供弹性工作时间、额外带薪年假、配备固定班车等“软福利”更容易获得90后的青睐。

先就业,再择业


90后频繁跳槽,也与政府与学校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再择业”观念有很大关系。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 16 万,再创历史新高。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了“好看”的就业率,恨不得在学生们在毕业前就把他们赶到社会。



缺少工作经验,没有择业砝码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智联招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期望的月薪平均值为4985元,而实际签约月薪为4765元,较之去年均有所下降。


一些毕业生不再唯专业对口,而是降低标准,先就业再择业。他们边工作、学习,边物色更好的、更适合自己工作,所以在辞职上显得不受羁绊,雷厉风行。


“先就业,再择业”,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求职者尽快实现就业。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毕业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草率就业、再草率辞职,会影响员工的稳定性。一些企业还会质疑员工的忠诚度,担心成为“跳板”。有企业老板吐槽: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时候转眼间就被其他企业“引进”了。


因此,先就业不等于盲目就业。如果没有目标,草率找份工作,只会导致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越走越狭窄,以后的“择业”也是空谈。专家建议,应该先要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明确以后的就业的方向,为自己长远发展做好考虑。

90后跳槽多,企业也有责任

部分企业缺失人才培养体系



90后职场人普遍希望得到重视,他们希望投入到公司的核心工作中展现自身价值。在《90后职场肖像》报告中,76%的90后受访者表示从事“核心业务的辅助性工作”更有吸引力。在有关工作节奏的调查中,81%的90后受访者希望从事的工作“忙碌充实以获得晋升”。


《90后职场肖像》来源:智联招聘


然而,在快节奏的宏观大环境下,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建立有效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而是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例如,小编所在的传媒行业,就经常能看到招聘“主编”的信息↓↓↓


猎聘网截图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海波教授认为,企业在招募、培养员工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到他们个人的实际生活。他建议,企业首先需要给员工提供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平台,让员工对工作有信心;其次可以用“师徒制”的办法让老员工带着新员工,帮助和反馈新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员工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幸福”。

招聘信息的不对称


此外,在求职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帮助求职者做出决定。然而,企业的招聘方式的不完善,导致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求职者会基于“自己对该公司和该职位的想象”做出了决定,之后发现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大到无法接受,便选择了用脚投票。



职业社交平台领英2014年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曾建议,在招聘过程中,应该多渠道、多维度地展示企业的雇主品牌,增加公司和职位等重要的信息的透明度,如工作氛围、企业文化等,减少应聘方与受聘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此后的人才流失。

经济结构调整,岗位变化大

与父辈们不同,90后们面临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转型调整的宏观大环境。经济发展的动力进行转换,给一些企业的岗位带来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更好的发展前景,90后们选择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


调查显示,从不同行业来看,房地产/建筑业行业的白领中已经有跳槽实际行动的比例最高,达到78.6%。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非常火爆,对人才的需求较多,2017年随着各地调控的收紧,房地产市场变数较大,因此选择跳槽的员工比例最高。


一些行业发展相对比较繁荣,企业拥有较高的人才招聘需求,双向选择,人才流动的比例也比较高。例如,金融业、服务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IT/通信/电子/互联网等行业。

结语

90后,个性较凸出,面临的生存压力比上一辈不同,对于工作,他们认为兴趣爱好最重要,想要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也更注重工作的“软性福利”。


但一些应届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采用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另一些在职90后,或是觉得所在单位上升空间有限,或是求职时获得的信息不足,工作后,才感受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他们的跳槽率确实会高一些。


跳槽后更好了,还是更坏了?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答案。不停地变换行业、工种,对于今后的工作经验积累,将是很大的一个挑战,盲目的跳槽并不利于职业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结构转型,岗位变化大的背景下,年轻人为了历练自身的技能,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跳槽,并不是什么坏事。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智联招聘等)


财经网ID:

caijingwangwx

   ღ   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