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这里是《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财经  ·  忍不了了!低价竞争、推广费、仅退款..... ... ·  5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人民币走成这样,到7.2了。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牛市投资者求生手册 | 专栏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1-13 08:47

正文

作者 | 崔鹏


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以及10月初,大办公室里又出现了那幅景象。大家都放下了手里的事,围观大屏上展现的股票指数猛烈上跳,并纷纷呼喊要和指数的母亲发生“肉体关系”以表示赞叹。无疑,大家意识到,那个向往已久的牛市到了。

目前这种情况,我一共经历过3次,分别是2006年到2007年,2015年上半年,以及2020年到2021年春节前。

这里面最值得回忆的是2007年。股市全场涨停和全场跌停是那时的一种常态。我当时在一家投资公司,有一部分业务就是买卖二级市场的股票。好像是当年6月的几个交易日里,大家会挤在一个显示指数的大屏幕前,一起喊“涨停!涨停!”。指数若真的涨停了,我们会一起鼓掌,还有人开了香槟……那真是个火红的年代。

我认识的人里颇有几个通过2007年的牛市改变命运的。印象最深的一位,一年里赚到一千多万元——这个人不是股神,只不过他在2005年买了股票后就出国了,两年后回来时,发现原先一块多的股票已经涨了100倍。

不过在之后的2015年和2020年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造成这种差别的,除了单纯的概率问题,信息的对称性逐渐增强很可能也起到了作用。在2015年和2020年,蜂拥而至的投资者们还没反应过来如何变现,牛市就“唰”的一下如白驹过隙 了。

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的大厦楼下就有个证券营业大厅,看到人们又开始被保安呵斥着排队开户,会让人想到电影《巴顿将军》的结尾——一千多年以前,罗马征服者打了胜仗,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凯旋。一个奴隶站在征服者的身后,手捧一顶金冠,在他耳边低声警告说:所有的荣耀,很快会如烟消散。

01

牛市中的小问题

如果一个市场始终处于熊市,对于参与者来说肯定不是好事,但牛市中也并非没有问题。

有的人在快餐店打工的时候会和同事玩纸牌游戏,玩法有点像德州扑克,但更简单直接。有经验的玩家会发现,输赢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手里牌的好坏。这是因为当你的牌很好,对手的牌可能更好,如果过于自信,下注过大,好牌会让你输得更惨。这和牛市中投资者输钱的方式有点类 似。

处于牛市中的投资者,往往会更加自信,投入的本金也会更多。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市场中一些跟投资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也会更高。

还记得我们前一阵提到过的海外市场的ETF吗?内地投资者认为人民币会继续贬值,而ETF投资的市场的股票似乎正处于牛市,为此他们愿意花20%的溢价去买那些基金。这也就是说,那只基金要赚20%,投资者才刚刚能回本。而20%大概是成熟市场两年的平均收益。通俗地说,这么买基金的人简直疯了。

类似情况在上面提到的3次牛市中都出现过。牛市中,投资者涌入并买进昂贵的基金,可经过几个月的建仓期,牛市已经可能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接近尾声了,那些昂贵的基金正好停留在最不恰当的位置。

中国内地的开放式基金一向有巨型股票基金业绩差的“传统”。很多专业人士分析,这是基金运行规则限制基金经理充分实现其投资策略造成的。其实,主要原因可能更简单——这些巨型基金都是在牛市最火热的时候出现的,然后由于市场下跌,基金就像普通散户一样,被深深地套住了。我身边就有这类投资事件的样本:2007年,我太太在还是少女的时候,买过一只当时规模最大的基金,直到前两年它才出现过正收益。

杠杆!

一个想通过买股票发财的人以为牛市到了,就和急不可耐的高中生有机会和暗恋对象独处一样——你真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来。

我的某些熟人就属此类,他们超级大胆地运用了工具——杠杆,借钱炒股。再然后,他就消失在我的通讯录里了。

能很轻易地借到钱,是一些人遇到牛市反而会破产的原因,也是促使最近的牛市时间变短的原因。2007年的牛市中,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人们也不那么容易能借到钱,这让当年的牛市持续的时间长了一点。

我们说了那么多“牛市”,但现实当中,所谓的“牛市”和“熊市”都只存在于人们对历史的回顾,而不是真实存在于未来。也就是说,即便所有人都说指数能涨到10000点,而你买了股票后市场并没涨,并没有人会出来负责补差价。无论投资者处于牛市还是熊市,预期股票上涨,他遭遇失败的概率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借钱炒股,就是背着一头猪参加马拉松比赛——整件事只有猪是乐于见到的。

02

价值投资者的不同之处

价值投资者和非价值投资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对于一家公司、一个市场,前者总是认为一次突发事件让事情变坏的概率要大于让事情变好的概率;而后者不同,他们总希望,一家公司、一个市场因为一件事忽然变好,他们提前买入,第二天就涨停。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过度关注决策层新开了什么会、出了什么新政策,哪两家公司要合并等诸如此类事件的原因。在一个资产价格下跌时间稍微有点长的环境里,部分投资者因这类事件引发的神经质,总体上是越来越夸张的。

还记得格雷厄姆那个伟大的比喻么?市场先生就是这个样子。

聪明的投资者不必随着市场先生的情绪而躁狂,反而应该在他狂喜时把股票卖给他,在他陷入抑郁时从他手里把股票买过来。

不管怎样,对公司人来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经济情况肯定会逐渐变好,而且现在就在变好的路上,但这也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股票市场也肯定会随着经济变好而上涨,但这同样不是一晚上的事。

而且,当牛市真的到来,投资者要做的反而是“保护好自己”。这真的很重要。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4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