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时,十里桃花|第4227
期
作者:李白 [唐]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留言」:请告诉我一种留住春天的方法
﹀
读李白的诗,有时候会觉得他就是春天的诗人。
一年有四季,四季有春天,春天有桃花,李白就站在那桃花开放的地方。
读《山中问答》,也容易让人想起他的前辈陶渊明的《桃花潭记》。同样有流水,有落英缤纷的桃花,循着它们的足迹仿佛就能去另一个地方,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是,陶渊明并没有把它描述为一个“非人间”的世界。但李白不然,他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齐白石《放牛图》
李白是诗仙,他也学道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士。而在道教文化中,桃花也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花朵。桃木剑是道士所用的法器,辟邪的工具。人们还常将桃木做成护身符和挂件,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平安。桃子也象征着长生不老。
而当我们想要向李白询问他的用意时,我们在诗歌中听到了他的回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李白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便是他的回答。我们已经听了李白太多的言语,尤其在他喝醉酒的时候,在他受了委屈发牢骚的时候。而我们渴望李白回答时,他却陷入了沉默。
没有回答便是最好的回答,
因为
道理似乎蕴含在“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风景中了。
齐白石《桃花源》
李白一生漂泊,他从青年开始,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辈子走在路上。我曾在
《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
里写:“
一个不常离开家的人,一个不喜欢在路上的人,恐怕永远无法理解李白的故乡情结。
”所以,李白把故乡和家园放在诗歌里不断歌咏,以此作为旅途安寝
的枕头。
但这一次,李白要暂时地休息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想起李白受的那些委屈和磨难,我们祝福他找到了“碧山”,并希望他永远在那里感到愉快。
读李白的诗,也是在感受李白的世界,乃至盛唐的世界。今天的我们,无法真正踏入那一个世界,阅读是一个抵达途径。
仇英 《春夜宴桃李园图》
李白还有一篇写桃花的文章,叫《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这篇作品里,也有桃花。但这个春夜,李白不是孤独一人,
他高谈阔论,与大家饮酒作诗。我们仿佛也受了吸引,走过去,与花同坐,与月同醉,与李白同饮,同归
。
撰文 | 湘人彭二 审校 | 西格玛
头图 | 王翬《桃花渔艇》(局部)
配乐 | 张钟中&张佳佳《清流》(贺绿汀)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主持人,“声音美容课程”创始人。信奉“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一切与声音有关的事情都具有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