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两个最新报道,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分享给诸位朋友,大家一起品一品。
第一个是《钱江晚报》8月6日的报道:
老人卖掉唯一房产,帮女儿在美国买房后住进养老院,吃不上合自己口味的饭菜。
这位老人今年82岁了,年轻时是学霸,精通四国语言,做科研工作。唯一的女儿,在美国定居。
女儿要在美国买房,资金困难,老俩口就把在杭州的唯一一套住房卖掉,支援女儿。70多岁的时候,他俩开始四处租房,平均两年换一次房子。等到80岁时,中介不愿再把房子出租给他们。大伯就和老伴住进了养老院。
两位老人是乐观派,不觉得这是种无家可归的凄惶,大伯反复说:“
就这么一个女儿,遇到困难了,我们不救她谁救
。”
女儿在美国给他们申请了绿卡,但两人待了不到半年,就逃了回来:实在适应不了异国他乡的生活。
大伯对养老院很满意,唯一不适应的是这里的饭菜。因为不能烧饭,只能吃食堂。
大伯说,以前在家,他常常自己烧饭,买点上好的里脊肉,炒一下,很嫩,加点豆角,或者做个狮子头、红烧肉。
大伯说起自己的事云淡风轻,唯有讲到这里时,我记得他的话里有了滋味,甚至忍不住咂了咂嘴。
第二个故事
丧偶老人卖房,凑200多万住顶级养老院
第二个是外国老人卖房,
花200多万去住养老院,过上了每天听爵士乐,看海景的日子。
无独有偶,这位老爷爷今年也82岁,原来是个高中老师。前几年因为妻子去世,老年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无聊和单调。
“每天就是买速食咖喱,浇在米饭上,总是吃这种东西糊弄一下。”那天突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想要去个风景好的地方,荒山野岭他不想去,海景最好了。
手上没钱怎么办?为了晚年能够在海景房度过,老人卖了自己的房子,凑了200多万人民币搬进了这个养老院,一住就是13年!
过上了每天听爵士乐,看海景的日子。
这个坐落在海边的养老院,自从30年前建成以来,想搬进来住的人却络绎不绝。13年在这里根本不算长,很多老人把养老院当家,一住就是30年!
刚刚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中国的老人卖掉房子给女儿买房,外国的老人卖掉房子,住最顶级的养老院。
很多老朋友和文章中的中国大伯一样,穷养自己,富养儿孙,没有娱乐,没有享受,没有惊喜,只有紧巴巴地过日子。
中国老人的真实写照是,三流老人做保姆,二流老人做别人,一流老人做自己
,此话何解?且听快乐老人我细说:
三流老人做保姆
,整天都十分忙碌,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自己的生活,一门心思都在孩子、孙子身上。
二流老人做别人
,每天都看着别人在怎么活。想要健康长寿,于是囫囵吞枣学习别人的方法;想要幸福快乐,于是看别人如何过活。
一流老人做自己
。进入老年后,活出自我的人,注重生命的质量,也懂得自己的喜好,尽能力让自己过得快乐,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堂堂希望大家都能做一流老人,有自己的精彩生活。人到老年,请一定要善待自己,学会自私一点。
要想让老年生活有品质,首先要把自己放在生活中心。这并不是说要自私,而是感受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快乐。
自己喜欢的事情,完全可以尽情的去追求去享受;反之,完全可以拒之门外。
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有些人要多吃苦瓜、薏米类的食物,但有些人本身体虚,则不能吃这些食物。
因此,要想做一个一流老人,还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哪些食物是适合自己的,哪些运动又是不伤身体的,这些都要了解清楚。
到底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真正的快乐,是出去旅游看遍大好河山,还是在小区楼下和邻居跳跳舞唱唱歌,亦或呆在家中感受天伦之乐?
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才能真正的做自己,做那个快乐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