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丨毛选高维认知
古代时,有一个国王喜欢吃一种水果,而这种水果只有国土外的附属国才会有,于是这个附属国会定期都给国王进贡3水果。可是,国王有一个苦恼:每次吃到时,水果早就不新鲜了。一打听才知道,运送过程需要2个多月,两国之间本来有一条直达的路,可这条路早已被禁用,运输水果的路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途中还要经过层层关卡审批,极大地拖延了水果的保鲜时间。于是,国王下令:打通这条直达的路。可这样的命令很快被军事大臣阻止。军事大臣会说出什么样劝阻的话呢?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进入正文,其实今天是要和大家分享毛选第一卷《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这一篇,是教员于1937年5月2日至14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结论。请大家注意这个时间,它正处于两个历史大事件的中间。往前来看,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EL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往后来看,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处于这两个历史大事件的中间,就意味着整个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同时,这篇文章其实与上一篇文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是在同一次会议中提出的,上一篇文章也解析过一系列的转变:其一,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从“党派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其二,主要矛盾变了,相对应的利害关系也变了,对待国民党的政策也要从“武装斗争”转变为“统一战线”,这也正与本文的标题相符--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其三,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属于“次要矛盾”。因此要主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对待国民党的政策是“又联合又斗争”,“联合”在前,“斗争”在后。当然,仅仅是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线还是不够的,必须全方面贯彻落实。只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国共两党内部都遇到了很大阻力,毕竟两党已经打了多年的仗,不管是思想上、情感上还是习惯上,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马上转变的。对于共产党内出现的不同声音,教员也在文中做了描述:“不少号称‘左’倾的人们,平日痛骂国民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杀蒋和‘打出潼关去’,及至和平刚刚实现又发现苏州审判等事,就用惊诧的口气发问道:‘为什么蒋介石又这样干?’”“共产党有本领把革命逐步地推向前进,但没有本领把全国的坏事在一个早晨去掉干净。”不仅仅是共产党,其实国民党内转变政策也是困难重重,教员在文中写道:“国民党的十年反动政策,要它彻底转变而不用我们和人民的新的更多更大的努力,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历史暂时地走回头路是可能的,和平发生波折是可能的,原因就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亲日派的存在。”既然有如此大的阻力,那么还要不要“统一战线”?教员的回复非常明确:要!因为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而展开。中日两国的全方面战争一触即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个月后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也印证了这一点。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动力,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的重大事件,而是那些长期以来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出的矛盾,那些重大事件不过是长期蓄积的矛盾在某一刻的爆发而已。按照《毛选》之后的文章《矛盾论》的说法,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属于“对抗性矛盾”,根本无法调和,而且蓄积已久,冲突爆发是必然的,只是在7月7日这一天爆发,在卢沟桥这个地点爆发存在偶然,这就是矛盾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说到这里,我们顺道回忆一下之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中教员认为革命的高潮必将到来,同时他又说了一句:“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是不是非常相似?这也是矛盾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教员的思维习惯是自洽的!既然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那么就要争取国内的和平。教员在文中写道:“谁人不知:要抗日就要和平,无和平不能抗日,和平是抗日的条件。”“前一阶段一切直接间接的抗日行动都围绕着争取和平,和平是前一阶段的中心一环,是抗日运动在前一阶段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既然这样,无论阻力多么大,我们都要按照这个方针开展工作。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消失了吗?并没有,国民党依然会对共产党采取一些不利行为。文中写道:“‘他们是一心要破坏我们。’对的,他们总是在企图破坏我们,我完全承认这种估计的正确,不估计这一点就等于睡觉。但问题在破坏的方式是否有了改变。我以为是有了改变的。”“我们说和平取得了,并不是说和平巩固了,相反,我们说它是不巩固的。和平实现与和平巩固是两件事。历史暂时地走回头路是可能的,和平发生波折是可能的,原因就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亲日派的存在。”只是,任何人、任何组织做出的决策都是依据“利害关系”出发,国民党也会权衡自己的利害关系,教员在文中分析道:“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处在日本帝国主义面前不得不暂时向无产阶级找同盟军,也和我们向资产阶级找同盟军一样。观察问题应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说运动的方向是向着和平、民主和抗战,但不是说不经努力能够把内战、独裁和不抵抗的旧毒扫除干净。”看看,背后的思路是不是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致?对于国民党来说,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对待共产党的政策也会发生改变:“从战争和屠杀的政策改变到改良和欺骗的政策,从硬的政策改变到软的政策,从军事政策改变到政治政策。”最后,我们再分析共产党对待国民党的政策,即“又联合又斗争”--“联合”在前,“斗争”在后。先说说“联合”,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中写道:“我们不需要阴谋诡计,我们的目的在团结资产阶级和国民党中一切同情抗日的分子,共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千言万语都围绕着一个原则: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同时要兼顾次要矛盾!军事大臣劝谏说:“大王,我们看到附属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害怕他们有一天打过来,威胁国家。所以,我们提早就禁用了那条直达的路,专门设置了一条起起伏伏、弯弯曲曲、层层关卡的路。万一他们打过来,我们的层层关卡就会进行阻拦,这样您才可以高枕无忧。”国王恍然大悟,马上收回“打通直达道路”的命令,以后再也不提“水果不新鲜”的事。遇到纠结时,如果我们能问清楚“什么对我更重要”,进行价值排序,一切难题就会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