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神枪手在2017年都遇到了点麻烦。
周亚辉的剧本叫《乐极生悲》。
趣店在这年10月上市,周亚辉的成就感在万字长文《百亿美金故事——趣店投资过程全揭秘》里全面爆发,成功抢走了原本属于创始团队的戏份。
图:周亚辉与罗敏在纽交所合影
这篇文章被疯狂转载,
人人都知道了周亚辉,也都想起了趣店的校园贷原罪。
于是,大家都开始骂趣店。创始人罗敏觉得自己该出面说点什么了。他选了一家自己信任的自媒体,敞开心扉,还说出“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没有坏账”之类的话。
罗敏牵强的“天真”被嘲笑了,第二天,趣店股价应声暴跌19.64%,周亚辉自然也逃不掉被奚落的下场。
朱啸虎在2017年下半场拿到的剧本是《言多必失》
。或许是太急于从ofo项目中抽身,他一有机会就放话“合并才有出路”,不过,北大学生会主席出身的戴威显然不买账,后者的回应是“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一个是为了套现跑路使劲忽悠的投资人,一个是坚持独立的创业者,在公众眼里,孰好孰劣自然不必多说。
胶着之中,朱啸虎的风评悄然改变,加上年底那场“不投60后”的风波,“独角兽捕手”的称号越来越像历史,
更多人对他的评价变成了“吃相难看”
。
危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产生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
朱啸虎的2018年看上去依旧风光。饿了么在今年4月卖出了95亿美金高价,这位全身而退的投资人在朋友圈里感慨:“必须感谢阿里BABA”。
他此前鼓吹的“共享单车合并”随着摩拜卖身而彻底泡汤,但业界普遍的观点是:ofo卖身结局已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意味着,朱啸虎的变现有了曙光。
但很多局面已经悄悄改变。
朱啸虎手上的独角兽多是几年前的故事了。今年年初,这位在朋友圈质疑区块链的投资人自觉站到了“互联网旧派”的队伍里,这似乎成了某种征兆——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朱啸虎似乎不再时髦了。
前两年可不是这样的光景。“朱啸虎”这个名字总能引起某些情绪的化学反应——
比如经纬中国的张颖曾感叹,自己的公司那么大却比不上金沙江的独角兽多,“他(朱啸虎)一个人厮杀,就能抓住滴滴、饿了么、ofo”。更早些时候,天使投资人龚虹嘉还酸酸地说过:
“我们花十几二十年才能结个果,你(朱啸虎)就整两三年。所以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也改变了我的价值观,向你致敬……管别人的钱真好,风险大一样敢上,这也是我的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