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授就该有这样的风骨。没有阮仪三,这个国家照样巨轮轰鸣地滚滚向前,但它还是中国吗?我们到底该怎样去「感受城市的街道在手中膨胀」?所幸,这个国家,有阮仪三。
刘德科PM10:35,Sep.28th,2017
演讲︱阮仪三
我是搞古城保护的,我这一生保了很多古城,有的是成了,有的是败了。
❀
苏州
你们看这张图,这是宋《平江图》,就是宋代的苏州城市图。
白居易的诗里有「红栏三百九十桥」,现在苏州古城里,还有260多顶完整地留了下来,很重要的原因是阮仪三家在这个地方,我们完整地留存了平江路,花了气力把这块地区完整的宋代格局留存下来了。
苏州的古城为什么会留下来,主要它有合理的规划发展:东面新加坡工业园区,西面一块高新技术区,北面一块乡镇区,新城发展在外面,老城在中间不动,这是很重要的规划流程,但是我们很多的城市都忘记掉了。
❀
福州
再请大家看这座城市。这是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福州,三山——乌山、屏山、于山;山上有乌塔和白塔;远远的一条江是闽江。它在1986年成为国家级的名城,当时就请我去做了保护规划。这一块就是福州原来最好的居住区,这里留下了很完整的三坊七巷。
到了2000年福州市要大发展,这块地整个7个亿人民币卖给了爱国华侨李嘉诚。爱国华侨不爱古建筑,要把这些楼都拆光,建了一个新的规划。只留下里面27处国保单位,林则徐、严复、宣统皇帝的老师郑孝胥、冰心、邓拓这些名人故居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不能动,其他都要拆光,建高楼。这样一种规划,整个城市就完全完掉了。
阮仪三碰到运气了。我跑去找他们说,你不能这么做,我说这样建了以后,福州就完了。这时候崔永元来找我做《实话实说》节目,到6月3日,北京打了一个长途电话,说让阮仪三来一趟。校长就命令我,你赶快丢下学生到北京去一趟。6月3号在北京,俞正声见到我,他说第二天开会要讲三坊七巷,福建省委、福州市领导也来,你有什么话你照讲。在这种情况之下,才把这么一个历史名城留下来,多么的困难。
三坊七巷,这是唐朝礼制,它从唐朝一直留存下来,现在这个地方坊墙还在,坊门里还有很多明清时期建筑,留下来很多坊规、里规,现在按照原样修复了留下来了。但是阮仪三嫌他修得过分新了一点,有点假古董的味道,是吧。
❀
平遥
这个城市认得吧,平遥,这是我八十年代照的照片,这些建筑都是明清建筑。最大的这个建筑是大成殿,金大定十七年,远远的那幢是市楼,明嘉靖三十八年。
平遥的城墙是后周时候建的,凸出部分叫马面,马面顶上的部分叫窝铺,城上矮墙叫城堞。一圈城墙,3000个城堞,72个马面,72个窝铺——中国人做建筑做设计,都是按规矩来的,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就这样来建造的,这是中国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最近有十四个城市申请世界遗产,阮老师说,这十四个城市我全部看过,四个是真的,那十个全是假的。四个真的你们记住:平遥、湖北荆州城、西安城,还有东北那个袁崇焕的兴城。其他所有的,全部是后来重新修建起来的。
在1980年时,我到山西省带第一届66级的学生做规划设计,实际上就是古城不动,新旧分开,合理发展,这个就是很简单的办法。
当时在平遥搞规划的时候,按标准的话,马路要对开,三米五一个车道,两车道就七米,而平遥的路五六米左右,以前走的是大的骡马车,属于比较宽的路了,但还是不到七米,正好差一点点。我说没有问题可以做单行道。但是全县上下从县长到技术人员,没有人懂,什么单行道啊,不懂不懂。
我说坏了,完了,幸亏我们同济大学是教书的地方、培养人的地方。好,我就办培训班,把平遥这些技术人员弄到同济来学习,他们没有钱,我们学费就一分钱不收。所以这样才保下来的平遥。
还有一个很重要,你把原住民留着,那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就留下来,人看人是最好看的,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窗口里看你,对吧。
❀
绍兴
绍兴一直是很好的水乡。绍兴长桥石阶,当时我们负责去修缮,很重要的就是你把它修成什么样。有很多地方一修就修成个假古董,那你看我们修的,原样原修,叫作「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我们现在常常说的「整旧如旧」是梁思成先生讲的,没讲错,但是大家总是要把它做成旧的,修成假古董,所以我们把它改成「整旧如故」。故就是整修,整修成原来的情况,唐宋元明清,你修到哪一个时候?像这个情况,那我们修到民国的时候,个别的古建筑是宋朝唐朝的,大部分我们看到的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那么你就修到清末民初。
绍兴修复前(上)后(下)
❀
乌镇
你要的是真实的,你要它原来的城市风貌、历史状况,不是「整旧如新」。现在有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乌镇,没修之前,你看地下是水泥路是吧,木板房一塌糊涂。
这条街就是茅盾故居那条街,我们原样原修,原来的形态,还是原来的木板墙,石板路都要找原来的石板铺起来。不要小看这个石板路,之前水泥路地下什么都没有,我们石板路底下,七根管子下地:下水道分成雨水、污水、自来水三种水;电线就四根,电力线、电讯线、电话线、宽带;然后燃气。现在它又增加了一根冷风线,全镇都通空调了,这样的话这个城市就完全修好了。
所以它就能开两个世界大会,世界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因为生活是现代化的,风貌是我们历史的,这么做就是要修旧如故。更重要的,把真东西留下来,不要把假东西留存。
乌镇修复前(上)后(下)
❀
上海
我们的大上海,在历史保护城市中间,上海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外滩,就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大亨来了,他们要建大量的房地产,那么上海的领导就找到我,阮老师你给他们介绍介绍上海的规划。那我就讲上海的外滩,很重要的是上海外滩的空间轮廓线不能破坏。
意思就是说,要建高层的话,左邻右舍不能超过它们,而且性质要和它相符。两句话就没有人来做高层了,到现在为止什么都没有,但是已经冒出来一些。金陵大厦顶上加了一个顶,现在还冒出来一个非常难看的开花的房子,联谊大厦、台湾大厦,都不是我们规划的,还有文汇报大楼。
当时按照我们的规划,这些楼都要杀头,把头都要杀掉,判处死刑,何时执行,以观后效。当时设计这些楼的建筑师都是我的前辈啊,比我年纪大,那个时候他们打电话给我,阮仪三,你说杀我的头?我杀你的头!我就只好什么都不响。
下面讲一个重要的例子,也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就是上海犹太人保护区。
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把所有的犹太人抓起来,全部赶出去。当时其他的国家都不敢接受,因为希特勒很猖狂。所以这些人都是流民,没有身份,没有护照。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人,他是驻奥地利总领事,叫何凤山。他斗胆签了一千份到中国去的护照,结果来了四万犹太人。
沿途所有国家都不接待他们。跑到菲律宾,不接待;跑到新加坡,不接待;跑到日本,把他们抓起来了;跑到上海,住下来了。这些犹太人到了上海以后都安定地住下来了。他们还都有本事,有些是钢琴家,有些是艺术家,有些是工程师,然后逐步建了房子。
你们看,这个房子是维也纳人的咖啡馆,原色原样都在,都留着了。我们还有他的摩西会堂,现在变成犹太人纪念馆。还有当时的电影院、医院、学校、托儿所,等等等等,都完整地留存下来了。
这个房子,虹口区区政府2002年要把整个这块地拆掉。当时我看到我们隔壁的教研室在做北外滩的规划,要把它拆光建高楼。我说这个地方是犹太人居住的地方,里面有日本领事馆,有犹太人总会。他说我们不知道,他们叫我们拆的。
我就赶快派人去调查,一调查惹麻烦了,虹口区政府就打电话说我们要召见你。我想你还召见,我这个大教授还到你那儿去?不去。他们第二天就派了三个人跑到这里来,有规划局局长、拆迁办主任、房管处处长,三个人到这里来找我。我一看,三个人中两个人是我学生。
他们振振有词说这块地方政府已经批下来了,是作为开发区,很多开发商进来,都已经订了协议了,你这么一拦,开发商都走了,我们经济链断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些老百姓,我们都动员了都要走了,你们说要调查优秀的历史建筑,他们又都回来了,给政府造成了很大困难;还有就是你们做调查根本没有经过我们同意。
我一想,笑话,我还经你同意干什么?
我说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我没教好你们,今天跑到这里来了我要训你们一顿。我说第一个,你们都是公务员,公务员拿国家的工资,你为公众办事情,你有什么经济损失?开发商是有经济损失,如果你也有经济损失,那你们就是跟他勾结在一起,要么就是你们合伙的,投资的。
第二个,调查让你们同意干什么?要等你们同意,我调查都做不起来了。我说犹太人居住区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你们没有头脑没有学问,要把它拆掉了,我今天就要告诉你们它好在哪里。
你看,他们的房子很有特点。顶上这个符号都是犹太人符号,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有一个「正」,倒着的两个三角形,都是犹太的符号,里面都有。而且这个房子的形状,跟现存的石库门不完全一样,所以这都是很重要的特点,更不用讲他的教堂了。
我说这都是很重要的历史遗产,你们得救下来。他们当然被我一说瘪瘪地走了,但是照样要拆迁要动员什么的。我想不对,只有祈求上帝。我们中国人的上帝是谁啊,第一把手。
我就给韩正写了封信。当时正好伍江教授调到规划局当局长,我说,你想个办法,把我这封信交到韩正桌子上。他说这个做得到,没有问题。信里很简单,我就说这个犹太人保护区,假如不能保护好,会造成国际纠纷。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跟一些外国人谈了,那边整天有很多的外国人去,而且美国的《先驱论坛报》和《邮政时报》《纽约时报》上都报道了。真要造成国际纠纷,我说你不要糊里糊涂。当然原话不是这样写了,但是这个意思都在了,对吧。
2002年11月写的这封信,很快,2003年1月1日公布的上海历史保护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文件上:上海提篮桥历史保护区(犹太人避难地)。哎呀,真是精彩。我觉得上海水平极高,上海最小的一块,第十二块历史保护区,我就这么保下来了。
❀
住宅和古宅一样重要
我要说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从我们国家的整个秩序历史建筑保护来讲没有问题,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都应该很好地保护,那这些民居呢?你要晓得这些民居也很重要,它跟我们的生活必然有关系,我们现在所住的房子和传统的房子不一样。
你看我们以前住的房子是非常讲究的,四合院,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合院,包括上海的石库门,它都是讲究的。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祖尊有蔽,男女有别,敬天畏地,都有个天井。
你看这个地荫房,地荫的窑洞,上面敞着就有天,上有天,下有地,然后中间有主房,旁边有左厢右厢。我们石库门房子也是这样,就是考虑合家的团聚,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土楼接土楼,一个大土楼围起来,一个家族蹲在一起,几十家人家,然后中间是祭祀祖宗,祭天祭地的地方。礼仪关系在我们传统住宅中反映得非常清楚。
但是我们现代的住宅讲究什么?讲究个人的舒适性,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门厅、客厅,它不考虑主次之分,不考虑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到了小区里面,我们一排排房子一排排房子,讲究的都是通风采光、容积率、停车位、遛狗的场所,而不像过去形成的街巷、里弄,前街后巷,前门后门,门门相亲,东家妈妈,西家婆婆,前门阿姨,后门奶奶。这样才出现了青梅竹马,出现了总角之恋,出现了过房亲,过门亲。为什么?互相之间有照顾。
所以你看这个弄堂里面,一个老爷爷坐着,小朋友就很安全地待这里。是不是他的孩子?不一定,但是他肯定会很好地看住他。
但是我们现在的住宅的形态就形不成这个。所以建筑物就是我们留下来的历史的重要记忆,而这些历史的记忆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是它留存了这些历史的记忆,才使我们有乡愁。
乡愁乡愁没有乡哪来的愁,所以要留住乡愁,留住这些历史建筑物,不光是留住高楼大厦,留住那些皇宫别墅,而是要留住我们自己真正的房屋。
❀
「德科地产频道」中国现象级楼盘案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