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联社
最独家的财经报道(本微博凡注明独家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财联社所有,任何法人或自然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财联社,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杂志  ·  美国再发两机相撞事故,航空安全惹担忧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涨0.56%,全市场超4100 ...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联社

锂电企业业绩频“翻脸” 产能过剩隐忧渐显

财联社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1-31 07:12

正文

财联社1月30日讯,2017半年报以来,骆驼股份、江淮汽车、比亚迪、成飞集成、星源材质等多家公司出现业绩“变脸”情况。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大部分公司都解释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锂电池产品价格下滑、锂电池产能过剩等原因。

今日,天际股份修正2017年度盈利1400万元-3400万元,同比下降81.82%-55.85%。此前,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2017年度盈利20792.43万元-24642.88万元,同比增长170%-220%。

对于业绩预期大幅下修的原因,天际股份称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六氟磷酸锂市场销售价格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滑,在第四季度下滑的幅度增大,导致公司2017年度六氟磷酸锂业务业绩不及预期。


补贴退坡,多家公司业绩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新能源车补贴高达590亿元,2016年突破830亿元。按照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补贴政策将全部取消。

在2017半年报中,已经有不少锂电池公司也出现了锂电池不及预期的现象。

骆驼股份2017上半年,由于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行业遇冷,其锂电池出货受限,销售毛利率仅为19.9%(同比下降4.2pct,环比2017Q1下滑0.6pct)。此外,多氟多、国轩高科、比亚迪在内的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有所下滑,除了新能源补贴政策以及产品提标改造带来的影响外,新能源领域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从三季报情况看,补贴退坡对整车企业的业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以江淮汽车为例,前三季度营收为355.4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为2.18亿元,同比下滑73.24%。对于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江淮汽车表示,系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乘用车销量下降所致。

此外,比亚迪也出现类似现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降低23.82%。多家券商分析师指出,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主要是补贴退坡以及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所致。

与之相对应的是,动力电池相关的电池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细分领域的企业业绩增速明显放缓,毛利率下滑,导致“增收不增利”和净利润增速为负的情况并不鲜见。

在近期公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告中,星源材质、成飞集成等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2018年1月8日,星源材质也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年度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2.44%-26.01%。对于业绩大幅下降,星源材质称主要受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和补贴标准从严、各地方补贴政策未及时落地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2017年第一季度下游客户电池厂家对电池隔膜产品的需求有所减缓,导致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12%。

2018年1月12日,成飞集成修正2017年业绩预期,由净利润预计约为-1900万元~500万元,修正为亏损6200万至1.2亿元。对于业绩预期大幅下修的原因,成飞集成称是因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整车厂将补贴降低的压力转嫁给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持续压价,导致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锂电池售价下跌幅度超出预期。

产能过剩隐忧渐显,进入大浪淘沙阶段

2014年开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增长率分别为368%、324%、78.6%。在行业高增长的背后,各大锂电厂商持续扩产,并且市场还不断有新的厂商介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公司切入相关产业链。其中,锂电池最受产业资本追捧。仅A股上市公司中,锂电池板块概念股从2015年末的三十余家暴增至目前的一百五十多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