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伊洛
聊聊医药,看看世界,扯扯资本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一地医保局回应媒体「麻药麻不倒病人」 ·  21 小时前  
姑苏晚报  ·  罕见!国内一地确诊 ·  昨天  
姑苏晚报  ·  罕见!国内一地确诊 ·  昨天  
新青年麻醉论坛  ·  二氧化碳波形: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曲线” ·  4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PFS 超 36 个月,赛沃替尼治疗 PS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伊洛

2毛2的集采注射剂会在哪些省份使用?

伊洛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30 22:23

正文

12月30日,第十轮集采中标企业及分配省份终于披露。

间苯三酚注射剂由于有B证企业(需委托加工)报出了0.22元断崖式的超低价格,引起行业内极大震惊及关注。

该品招采有效申报价格为2.8805元/支,第二名报价0.44元已经下降85%,该企业在此基础上继续腰斩报到了0.22元。

需要注意的是,该价格属于患者最终支付价格,包含了13%增值税以及流通商至少5个点的配送费用(根据产品价格以及是否冷链等,配送费用不等)。

所以,该企业在扣掉税费、仓储物流等成本后,第一年实际到手预估不到300万人民币,保障供应1500多万支注射剂,需要支付原料药、辅料、 内包材中性硼硅玻璃 、外包材、说明书印刷以及代工企业的加工费。代工企业要承担设备折旧摊销、能耗、直接及间接人工、质量检验及控制、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等等费用。

按照集采规则,不中标几乎就失去整个市场,各家企业基本都是贴着成本报价。 但为何一家代工企业可以相较其他家企业有如此之强的成本管控能力?

同时,集采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为何B证(委托加工)企业在该品种中反而占比更高? 希望这家公司能够分享经验,或者进一步继续扩大这类可以超低成本生产优质药品的领先企业份额。

与会企业普遍反映,药品的原料成本、生产工艺等在行业内是相对透明的,不可能为了集采中选而低于成本报价。各企业普遍认为,经过6年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集采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创新转型,对提升行业集中度、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众号:国家医保局 “集采药品质量严格监管,企业检查和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相关部门、企业、专家介绍集采有关情况

按照集采规则,第一顺位企业优先挑选省份确认一个主供区,然后其他企业交替继续选择。不出意外的话,下列省份公立医院绝大多数使用量将采购该企业品种。

这个产品 用于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妇科痉挛性疼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