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基于医生访谈,不含任何商业植入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DxS1Sl8l7sV2Ig6icRdQflk4icnxPp1QGtpE2FlwoUFYt5l9PccvEjKw/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上次跟大家聊性早熟的话题,很多家长留言让我们说说现在很火的生长激素针。
有家长把它当成 “增高针”,花 48 万只求让娃多长 1 公分;也有家长听到“激素”就害怕,担心有什么副作用。
到底哪些孩子需要打针?几岁开始最好?效果和安全性怎么样?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来自杭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有着 30 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杨素红主任,来为大家做一个全面的解答。
全文满满干货,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QdMQst6Eia9uL8gRB1ahrCqsBQYpbHQ2TX9oicQgfiaibTu9hojg2MicE8A/640?wx_fmt=png&from=appmsg)
之前,杨主任的门诊来过一对 4 周岁的双胞胎兄弟,身高差了将近 7 公分。妈妈很担心,不知道是弟弟落后了、还是哥哥早发育了?
杨主任询问之后得知:过去的一年里,兄弟俩一个长了 5.4 公分,一个长了 6.6 公分,其实都属于比较正常的生长速度(一般来说,孩子在 3 周岁后到青春期前,一年长高 5~7 公分,平均一个月长高 0.5 公分左右,都是正常的)。
所以杨主任给出的回答是:兄弟俩的身高都在平均线以上,骨龄也没有异常,所以不需要特别干预。
杨主任说:“判断孩子个子正不正常,要不要打生长激素,比起一个具体的身高数字,医生更希望看到动态的生长趋势。
如果孩子一直沿着自己的曲线在走,通常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突然往下滑或者往上扬,可能就存在异常了。”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jp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S6iatRKciaGIA1iaLaZ4Zp78Yv3vo4tx9jELts5z99pXsDUqsQ6tq00B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但是门诊中也经常会见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关注不够。
比如有些家长本身个子不矮,有“遗传自信”,不太关注孩子的身高记录。医生问到时,连孩子过去一年长高多少都说不清楚,这就给诊断增加了很大难度。
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带孩子去做生长发育评估之前,最好提前梳理好以下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情况👇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17Cbs0wAVvJpYsYtIp13MqX8hspqyD5ZY6vqzYcXO6gRsEzL9mVPBg/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CGbUv0M3fSXdBmeJCcuIEtMiaFFsRHMGzUpKahgotbZ95FoAsUW0qdA/640?wx_fmt=png&from=appmsg)
杨主任说:生长发育门诊经常遇到两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
不需要打生长激素的孩子,家长非常积极想打;真正需要打的,家长又很犹豫。
其实,判断要不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首先要看孩子是否存在矮小,也就是孩子的身高低于身高标准的 P3 百分位或者 2 个标准差以下。
儿童身高参考标准
低于 P3 列或 -2SD 列
高于 P97 列或 +2SD 列
都建议尽早就医!
单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即便是确诊矮小症的孩子,也不是都需要打生长激素,医生会通过检查,争取先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但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特发性矮小(病因不明),这部分孩子如果没有禁忌证,就可以考虑用生长激素治疗了。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o9N0Cia5DBa1a5Bko2zVpswtrXS7sXYrH3n5Q79ibnuQgopT6hptFv5g/640?wx_fmt=png&from=appmsg)
让人惋惜的是,杨主任接触到的矮小症病例中,愿意接受打针的大概只占 1/3,剩下 2/3 的家长都不愿给孩子打。
之前就有一个 5 周岁多的小女孩,身高只有 103 公分,已经达到矮小的诊断标准,查骨龄也落后了 2 岁,杨主任建议进一步住院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但家长一时接受不了,对“激素”比较抵触,再加上心疼孩子扎针,当时就婉拒了。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jpg/FF2OYjRxqc3aAaGLkzSNWvnTBIb77c9wnQk0ial4X0SqYsiaJBTvVUoXfjrtO4qcr3bE645Qu6icgpmQUqibV22F4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针对家长的这个担心,杨主任说: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尽管可能出现一些副反应,比如过敏、头痛、血糖升高等,但实际并不常见。
并且家长每 3 个月(最开始是 1 个月)需要带孩子回访,由医生进行监测,基本上还是比较安全的。
对于年龄小、抗拒打针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先选择长效生长激素针,只需每周注射一次,等孩子适应后再换成短效针(每日注射,但整体花费更少)。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FF2OYjRxqc14ezQhakPialQ8wQV0ia7LhzETHYOrvoaky0k3ZAV0gTVjLZsEuC1dT36ibQhW1XNbFqonCtR0CCgoQ/640?wx_fmt=png&from=appmsg)
让杨主任比较欣慰的是,愿意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大部分都能看到效果。
前段时间就有一个 6 岁半的男孩子传来喜讯:开始打生长激素针后,16 个月长高了 14.4 公分,相当于一年 10.8 公分。
不过主任也想提醒各位家长:对生长激素的效果要理性看待。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一年长高 10 公分,而是要跟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