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廖志林 刘欢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合格临床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很多医院刚刚起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2000年的一家独行到今天全国同道共同前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中国医生培养规范化、同质化培养的一个样本,回望其走过的路,可以给同行者很多启示。
从摸索过河、教学相长到住院医师导师制
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社会人”身份的住院医师培训的华西医院,在开展培训初期面临着三大疑惑,一是带教师资没有接受过规培,如何对他们进行培训;二是如何提高带教师资的积极性;三是如何回答他们提出的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
“摸索过河,教学相长”,这是麻醉科刘进主任提出的带教师资成长计划。作为我国现代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华西医院就是在刘进主任的倡导下,在2000年就建立了麻醉与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示范基地,全科教师都参与规培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位老师课堂教学不行,就只授权他进行床旁教学。“当时的带教老师都没有接受过规培,他们都是和头几批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一起成长。”
作为华西第一批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李琦医师,现在是中国麻醉界著名的模拟教学专家,现任规培的带教老师。他每周有3天时间在做教学,但收入与上临床完全一样。这一结果得益于麻醉科对教学的强力支持——全科室奖金的20%作为教学支出。“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有积极性,才能专心做教学。”刘进主任说。
2011年,华西医院正式出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医师导师遴选与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导师制,为每一位在训的住院医师都有对应的导师进行指导,并定于每年10月进行新导师的申报和入训、定科学员与导师的匹配工作。
“2009至2013级所有在训的社会人住院医师和委培住院医师,都配备了住院医师导师。”毕业后教育部王星月部长介绍,截止2013年,华西医院住院医师导师共有635名,以博士和硕士学历为主,所占比例达84.4%,副高及以上职称者达62%。通过制作《导师指导手册》,由住院医师记录情况,管理部门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导师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开展规培医院有什么好处?
从2000年麻醉科的试点到2003年全院铺开,再到2006年发展到30个专科,华西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走的是逐渐拓展、成熟一个发展的道路。
2014年,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华西医院有23个基地被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四川省启动专科医师培训,华西医院有37个专业获批成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6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让华西医院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人力结构:
由倒三角转变为正三角。没有开展规培之前,在医院和科室的人力结构上主要是“倒三角”,初级职称的人少,导致的结局就是高职称的人要做低职称岗位的事情。开展规培之后,通过规培学员扩大基础人力的规模,科室的人力结构日趋合理。同时,所有年轻医生都是在有临床经验的老师带领下进行培训,摆脱了自己单打独斗的状态,就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犯错的概率。
促进学科整体发展。
来看一组数据:2000年,麻醉科接受规培的医师比例为0%,麻醉死亡率为万分之一;2006年,有10%-20%的医师接受过规培,麻醉死亡率降到5万分之一;2010年左右,接受规培的医师比例上升到40%,麻醉死亡率降到20万分之一。2014年,科室内有60%的医师接受过规培,2014年麻醉科零投诉、零赔付、零死亡。刘进主任认为,“随着老师比例升高,麻醉的安全性也逐渐升高,也就相应提高了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只有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医护人员才能放心抽出时间、人力物力去做科研和教学。也只有在人力结构合理后,各个岗位的人各司其职,高职称人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科发展。
社会影响力巨大。
自2009年以来,先后有40家兄弟院校委托华西医院为其培养住院医师,涉及四川省内成都、乐山等地的29家医疗机构,以及省外海南、重庆市、湖北、河北、江苏、深圳、贵阳、三亚等11家医疗机构,委托培养人数累计达到682人;顺利完成结业获证书人数201人。2015年,西藏自治区把新招募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全部委托给华西医院进行规范化培养。委托培养的住院医师在华西医院接受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后,回到各自单位执业,夯实了基层医疗技术,并带动了当地学科的发展。
这里有彩蛋
截至2017年3月,华西规培已经进入第18个年头。
2017年4月21—23日,首届国际医院科教高峰论坛将落定四川成都,由《医学界》传媒联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推出。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从“规范、对策、提升”三大关键词入手,为广大医院管理者、有关政策制定者、专业基地教学负责人、医院科研负责人等,提供新方向、新理念、新方法,开拓工作思路、探索解决现实问题,搭建“医院规培科研一体化工作平台”。
您将在本次论坛上听到:
最终议程以会议当日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