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药、国谈药今年
要全国基本实现直接结算,明年全面实现直接结算。
集采药、国谈药
今年全国基本实现直接结算
2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基金与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企业直接结算加速落地 企业回款周期从6个月减为30天》一文,再谈医药领域结算、回款难题。
“优化医保支付机制,赋能医药机构健康发展”也是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明确的2025年医保工作八大重点之一
,包括推动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商保、慈善互助等与基本医保同步结算。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
去年11月至今的三个月左右里,国家医保局官网至少15次发布相关文章或通知
,强调构建医保科学结算体系或总结先行省份结算体系探索经验;期间,
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带队对北京、内蒙古、广东的三次调研中均提出要积极探索、做好医保“三结算”
,即
直接结算、即时结算、同步结算。
此前按月度、季度事后结算,年底清算的体系下,大量资金沉淀在医保专户上,医院需要垫付资金,企业货款迟迟不回,医保、医院、药企之间存在大量“三角债”。
目前,变革后的结算体系落地工作正逐步推进。
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方面,据国家医保局《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相关试点今年1月起已在17省、76个统筹区启动;
到7月,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工作将全面启动,计划今年年底在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前全部实现即时结算。
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方面,按照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安排,
今年,全国要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直接结算范围还将扩大
当前,各地直接结算落地进度不一。
推进较早的地区,如
福建厦门早在2017年就已实现药械货款直接结算
,当地依托省级统一平台,规范药械“入库确认—数据复核—货款支付”的结算工作流程,经审核后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向药械配送企业支付货款,回款周期由原先的3个月降为平均27天,极大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2018年,福建省医药电子结算中心最早从省层面探索实施医保基金对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2019年,国家层面信号发出
,国家医保局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中明确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之后,
多省尝试分批次扩大直接结算范围。
以江西为例,2020年5月,其实现医保基金与集采中选药品直接结算;2022年1月扩大至集采中选医用耗材;2024年12月又将国谈药纳入医保基金与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范围,实现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政策对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全覆盖。
截至2024年底,江西省12个统筹区已全面实行国谈药直接结算,集采药品直接结算批次由最初的6个批次增加到29个批次,医用耗材由4个批次增加到33个批次。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今年1月1日,内蒙古、江西、海南、广西等9省已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医药企业回款周期从平均6个月减少为不到30天。
这些省份的集采中选企业,回款压力将大幅减轻。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曾在“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内蒙古一家大型医药企业集采前后回款周期缩短300天左右,仅此一项就为企业每年节省4000多万元的资金成本。
2025年,在国家局多次明确推进直接结算、即时结算、同步结算的背景下,实施直接结算的省份将在现有9省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已展开直接结算的省份也将进一步优化结算流程,推动直接结算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