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排队3小时,云贵菜正在占领北上广CBD ·  5 小时前  
读者  ·  最近尽量不要随便网购! ·  昨天  
读者  ·  人生4“别”(句句精辟) ·  4 天前  
新周刊  ·  煤炭大省,亟待破局 ·  昨天  
新周刊  ·  “十元棉服”,成了打工人的开工战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你一整年的运势,藏在这3句话里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12 18:26

正文



文/欣慈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勇敢。

——罗翔,《读者》2021年第24期



“新春未觉悄然至,旧岁回眸如一瞬。”

不知不觉,春天已至,朋友们都过得好吗?

过去一年里,有人好运相随,步步高升;有人则举步维艰,时运不济。

其实,运气背后皆是能量,而能量随思想而动。

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语言,能帮我们把能量调到高频,获得预期的结果。

新的一年,用心发愿便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能激发无限的力量,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所以未来的日子里,多对自己说这三句话,运势会越来越好。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有句话这样说:“跌倒了,不要随便站起来,要先看看地上有什么宝贝,捡起来再起身。”

遇到烦心事时,很多人常常不耐烦,急于摆脱现状,错失从中成长的机会。

而那些走得很远的人,却总能在困境中发现破局点,绝处逢生。

看过樊振东的一个采访。

他说自己成为超级大满贯前,所有比赛的亚军都拿过。

虽然当时十分沮丧,但正是这无数次失败,锻炼出他顶级的球技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由此,他始终坚信,落后不可怕,在终场哨吹响之前,总有逆袭的可能。

也是这份信心,帮助他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转败为胜。

当时,夺冠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人身上,他稳扎稳打,与劲敌数次交锋,屡占上风。

半决赛出师不利,刚开局就落后对手,别人替他着急,可他却沉着冷静。

及时叫停比赛,调整心态,重回赛场奋起直追,逆风翻盘。

赛后樊振东表示,对手的压制是危机更是挑战,临危不乱,坚守必胜决心,是制胜的关键。

一位老师曾说:“世上很多东西都是反着的,经历磨难时虽痛苦难熬,但人都是在磨炼中变强的。

面对生活难题,人本能地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坏结果上,但总执着于痛苦,只会让结果越来越不如意。

唯有把每一次困境,视为突破的契机,才有改写坏结果的可能。

前段时间,罗振宇透露自己耳聋已有三年之久。

刚开始他彻夜失眠,情绪低落,备受煎熬,还突发飞蚊症。

健康状况崩盘后,除了积极治疗,他努力靠阅读自救。

直到看到贝多芬的传记,得知大师失聪后仍创作出许多伟大作品,他豁然开朗。

慢慢地,他全然接受疾病,不再视它为病灶,而是身体发出的警告:自己不能再透支健康。

于是他开始调整作息,减少熬夜,平衡工作与生活,坚持运动健身。

如今不单听力有所恢复,每天高强度工作后,精力依然十分充沛。

弱者视苦难为万丈深渊,强者把它当垫脚石。

生命中,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会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局限,哪里需要调整或转变。

不管疾病,还是生活困境,相信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认出“它”来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方能化困难为成长的养分,改写结局和命运。

来源: 视觉中国

所遇之人, 皆为 度我

苏格拉底说:“最难的事不是与敌人斗争,而是从他们那里学习

与人交往,难免会接触到不喜欢的人,而与他们共处的方式,很可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豆瓣高分热剧《未生》的主人公,从围棋选手转战职场。

他学历低、工作能力差,不仅被同事嫌弃孤立和歧视,还遭领导的偏见与冷眼。

有次,同事故意让他接待棘手客户,他却巧用围棋专长,为领导化解危机,赢得客户好感。

因此,领导对他有所改观,开始提点他,建议他学英语。三天内,他便掌握了专业词汇。

面对同事的刁难,他从不逃避辩解,而是专心提升自己,磨炼硬实力。

在最后实习考核中,他选择一位学识丰富但性格怪僻的搭档。

两人合作过程中,搭档只提供建议和方向,而他独自承担了所有工作。

尽管如此,他毫无怨言,反而很开心有机会做方案。于是每天通宵达旦地工作,最终获得高层认可并成功转正。

尼采曾说:“凡不能毁灭你的,必使你更强大。”

人生难免遇人不淑,那些看似“恶意”的对待,正是成长的催化剂。

真正强大的人,不纠结过往的指责,不执着一时的委屈,而是化怨为勇,借势前行。

上次,朋友吐槽新上司苛刻挑剔、情绪不稳定。

一点小错就大发雷霆,只要一个数据没注明准确的出处,就否定整个方案,完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更离谱的是,有一次上司晚上十点通知大家重做方案,还要求第二天早上汇报。

迫于压力,大家只能熬夜苦战,事后,每个人对他都颇有微词。

结果,团队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所有KPI。

最近发年终奖,整个部门人人都拿到丰厚的奖金,朋友更是连升两级,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朋友感慨道:“他可能不是好的朋友,但绝对是好的工作伙伴,没有他的挑剔,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的确,命运为了让我们更上一层楼,总会安排一些不顺心的人或事。

这些所谓的“坏人”制造的每个障碍,都是跳板,助力我们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所有相遇都有意义,是成长的契机,也是度你前行的桥梁。

来源: 视觉中国

所愿所求,会在对的时间到来

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20岁时,提出恒星演化的假设。

当时,许多专家学者觉得荒谬,质疑并反对他的言论。

在学术界的压力下,钱德拉塞卡一度感到孤独和沮丧。

然而,他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自己的设想,一次次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辗转各地不断深化完善研究。

50年后,他曾提出的“钱德拉塞卡极限”才得到天文学界的验证。

74岁高龄时,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吸引力法则》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完成伟大的事业,我们不仅需要行动,而且需要梦想;不仅需要计划,而且需要相信。”

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坚持自己相信的,努力付出,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那一刻。

拼尽全力,却总差一点,问题不在努力,而是时机未到。

保持必胜的决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定能得偿所愿。

作者吉拉德在书中曾说:“自己人生前半段,几乎是失败的代名词。”

面对一次次打击,他曾陷入绝望,甚至怀疑自己一无是处。

35岁走投无路,进入竞争激烈的汽车销售行业,人生才有了转机。

起初,他说话结巴,不懂销售,客户资源匮乏,只靠一个念头支撑自己:必须卖出一辆车,让妻儿不再挨饿。

他不断练习表达,克服口吃,从电话簿筛选潜在客户,主动联系,凭借这份执着努力,成功卖出第一辆车。

尽管过程艰辛,但他坚信销售工作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便全身心投入其中。

渐渐地,他掌握了销售技巧,注重关系维护,以真诚和热情赢得客户信任,业绩逐年攀升。

经过15年的努力,以累计销售13001辆汽车的成绩,成为“世界汽车销售之王”。

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人一旦下定决心,就有了披荆斩棘的力量和前进的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