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难懂”成为“爆款”,这门课有绝招!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见教育部简报啦! ·  4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赋说军训|兰大军训赋并序 ·  1 周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点击查看你的军训进度条 ·  1 周前  
北京大学  ·  蝉联全国第一!北大官微招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给孩子的私人空间越大,孩子未来的社会空间就越大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5-01 08:59

正文



 ‘敲’门好还是‘推’门好


首先,我想要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进孩子的房间时,你是先敲门,还是直接推门呢?



有人说:敲门,因为这是基本的礼貌。


有人说:推门,小孩子哪有什么隐私。


敲不敲门?小小的动作里,隐藏着大大的学问。


至今我依然记得,十几岁的我,正处在喜欢幻想、写些青春文字的小女生时期。有一次,在自己房间偷偷写日记的时候,爸爸突然闯进来,我的尴尬和窘迫无处可藏。我哪里好意思让爸爸这个中文系的高材生看见我无病呻吟的文字。但是幸运的是,爸爸发现我喜欢一个人悄悄写写诗歌后,就再也不随意进来我的房间。每次送水果,即使我没有关房门,他都会敲一敲门,等一两分钟再进来,给我足够的时间把少女的情愫收起来。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敲门动作,它保护我小女孩的自尊心,也让我把写作的爱好延续至今。不然,我很可能会因为没有自由自在的写作空间,而从此放弃写作。


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可以让你保护好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让你和孩子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有独立房间的孩子,才有独立的自我


这是豆瓣上孩子们关于父母不敲门的讨论:


有人问:父母进我房间不敲门怎么办?


网友的回应里,有的说进门就锁不让父母随便进;有的说你要自己注意别在房间里不穿衣服,不然会尴尬;有个还在读书的孩子说,和楼主特别又共鸣,爸妈不敲门就进了,还不允许自己锁门,和父母说过好多次,他们借口说怕我不睡觉打游戏,感觉一点隐私都没有,所以求着赶快开学。


可见孩子有多渴望自己的空间,一点都愿意在没有隐私的家里待着,求着赶快开学回学校。


这里,孩子的表现,就是对个人空间的需要。


房间,是个人的物理空间,当他对自己的空间拥有掌控感的时候,物理空间的经验可以延伸到心理空间中,进而学习建立有掌控感的自我意识。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可能不太轻易和陌生人打交道,反观长在大院里,或者田野里的80后,自由自在,天性又有所不同。生长的环境对人的个性又很大的影响。


我曾调侃哥哥说,赶紧赚钱换个三居室吧,孩子马上就要长成大姑娘了,该有自己房间了。大哥听了我的解释后若有所思,尽可能地在家中给孩子创造独立的良好环境。

有个妈妈和我交流后,说现在意识到锁门确实是必要,但是担心孩子会偷偷在房间里玩电脑。那么,是不是可以把电脑把放在公共区域呢?孩子喜欢锁门,喜欢呆在房间里,是因为房间外面没有吸引他的事物呀。


又比如,书房开辟出来,作为家人公共活动区域,饭后一起读书,既交流了感情,又培养了孩子读书的爱好。


不记得是当代哪位作家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自己小时候家境不好,家里晚上只点一个煤油灯。吃过晚饭,妈妈收拾出餐桌,爸爸和兄妹坐在一起,各种看喜欢的书,妈妈也坐在一旁,借着灯光做针线活。有谁看书到兴起时,交流两句,其乐融融。





追求个体独立,才是人的天性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一贯边界不清。工作上,领导操心下属婚恋被称赞体贴,妈妈代替幼儿感受冷暖加衣更是自然。却没有人来质疑,工作上的领导权力是否可以延伸到家庭生活,妈妈的感受是否和孩子一样。于是就有了你领导觉得你该结婚了,你妈觉得你该穿秋裤了。


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中提出的“巨婴”概念引发社会热议。巨婴是什么?一个心理水平为婴儿的成年人。


婴儿状态,是一种全能状态,一切需求皆可得到满足。但是成年人的身份,代表需要承担责任的同时,也意味着拥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能力。


巨婴,便是拒绝成长的婴儿,便是没有自我边界和独立能力的人


那是什么造成的?


没有边界的家庭,养出没有边界的孩子。


世间关系,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疏离到紧密。只有亲子关系,是反过来的。是从十月怀胎到呱呱落地的身体分离,是从蹒跚学步到孩子远航的精神独立,是从一家人到组成新的小家庭。自然界中,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幼崽长大之后,妈妈都要把孩子赶出家门,比如,母鸡就会啄小鸡,不许小鸡粘着自己;和人类更为接近的金丝猴群里,雄性猴子长大后,都会被猴王驱逐,自理领地。


但是现在,同样作为自然界的人,似乎忘记了动物的天性。


看看现在,有多少妈宝男,有多少啃老族,有多少自己年纪可以当爸爸了,还要年迈的父母照顾生活。到了该独立的年纪,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父母不舍得撒手,孩子习惯了庇护


纪伯伦《论孩子》一文中说到,“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告诉了我们父母需要给孩子独立的灵魂。

有把孩子攥在手心不撒手的,还有怕生孩子的。现在,有很多人说,生孩子好可怕,妈妈以前为家庭付出和牺牲,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事业和空间。


某辞职创业的先锋独立女性在公众号上大吐苦水,说看育儿的美剧看的自己和老公都不想要孩子了,一个7分以上的好母亲,要为孩子和家庭付出多么大的牺牲啊!!!群里有二宝的妈妈,看了个个都哭得稀里哗啦,我老公看了害怕死了,开始提前恐惧未来他的奶爸生涯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矫枉过正。如果感觉孩子占据了所有的时间,意味着你并没有树立好自己与孩子的边界。


你需要了解“分离”对于改善亲子关系的意义,以及对于你与你的孩子作为相互独立的个体的意义。分离不是一种孤立或者抛弃,而是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也给孩子拥有自己探索和成长的空间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进孩子的房间前,敲一下门,给孩子尊重和空间,问一句我可以进来吗?让孩子在自己的地盘感受到安全和掌控感。





当家长进孩子房间敲门的时候,家长同样可以要求孩子不可以随意进入自己的房间。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个体和他人的边界意识。


从进房间敲门这件事情引申出来,类似的事情还有,毛巾有没有乱用、家长会不会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等等。反思一下,你家的儿童房,真的是按照孩子的意愿布置的吗?孩子看起来有个自己的房间,但是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的空间的。大人常常无意识地强制孩子,不知不觉间,打着爱的旗号,肆意践踏孩子的独立空间


小时候的空间混乱,也会让孩子长大后,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空间,随意侵犯别人的边界。这些问题都是源于没有树立好自己和孩子的边界

要知道——


把雄狮困于笼中,看到的只有苟且,

给孩子以空间,他才能展翅飞向远方。

THE END

 栏目主编 | 竹子&于娜

本期主播 | 梨子

本期作者 | 梨子

本期编排 | Sukie Che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以发现一本好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