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照照
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个太好的观看者,它像一个苛刻的导演,用一个个现实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加进很多戏码,似乎想帮助我们找到各自对的状态。
——蔡崇达《皮囊》,《读者》(校园版·成长)2020年第16期
杨绛先生曾说:“一个人最高级的炫耀,是你这一生拒绝过什么。”
短短一句,却发人深省。因为,你所拒绝的东西里,藏着你的底线与原则,也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检束自身,深知哪些事必须要做,哪些事必须划清界限。
万事无常,今日言之凿凿之事,明日或许就因新情况而改变。
相传,王安石曾写过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的意思是菊花被西风吹落满地。
苏东坡看到后,觉得不妥,心想菊花即使枯萎也不会落瓣,便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当场落了王安石的面子。
后来苏东坡被贬黄州,发现当地的菊花确实是落瓣的。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说话太满,不该仅凭自己以往的认知就轻易否定王安石的诗句。
自然界中物极必反的道理告诫我们,凡事需留有余地,说话亦当如此。
话不说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失信于人,同时也是给自己留条退路。就如同世间万物,都需要适当留白,我们行走于人世间,更需要做到进退有度。
毕竟,人的话语是一把宝剑,有锋有鞘,知道什么时候出鞘,同样也应该清楚收鞘的智慧。
“非黑即白”的简单逻辑已然不适合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不如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在言语间留些回旋的余地。
和他还未太熟,他却像倒豆子一样向你倾诉,对你很是热情亲昵。
当你真的把他当朋友分享时,他却把你的事当作闲谈一样告诉其他人,全然不顾你的颜面。
可没过多久,西西就发现她的生活琐事全被李姐当作笑料说了出去。
太快的推心置腹,看似真诚,在日后反而会变成他人攻击你的武器,不和他人熟太快,其实也是在变相地保护自己。
感情就像存钱,只有彼此都拿出精力来储蓄,慢慢积攒,才能拥有长久的基础;若是一开始就投入过多,反而会导致赤字。
有人回答说:“利要占尽,福要贪全,不留一点好处给别人。”
曹公在《红楼梦》中便塑造了王熙凤这一形象,虽“恍若神妃仙子”,却也心狠手辣,精于算计。
不但设计害死尤二姐及其腹中胎儿,还借琏二爷的名义包揽官司,为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女儿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下人们的月钱也被她拿来私放高利贷。这不觉间让王熙凤树敌无数。
直到后来,王府落败、兔死狗烹,往日对她积怨已深的人,纷纷落井下石,致使她锒铛入狱。历年积蓄,一朝散尽。
正如书中所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论她生前有多风光,死后就有多凄凉,在狱中病死后,只得一卷草席拖向茫茫雪地。
《增广贤文》中有言:“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欲望应该有一个界限,属于自己的东西要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怎么算计也难以得到。
一旦算计变成无节制的贪欲,便会让人突破底线,逐渐失去良知。
真正的智者,遇事懂得放宽眼界,不逞一时之快,不计一时得失。
利不占尽,福不独享,事不用尽,留三分余地给别人,也是留给将来的自己。
人生越往后,越会明白,学会笑着吃亏,是一种顶级智慧。
来源:视觉中国
很喜欢一句话:“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为人处世,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要懂得退让一步;在顺利的时候,也要给他人留三分余地。
工厂工头范师傅要在金美林饭店给丈母娘过生日,周末饭店包间难订,汪小姐因在黄河路有人脉,便答应帮忙。
可到了当天,卢美琳把包间锁死,称宝总不来就不给汪小姐用。汪小姐与之理论后大打出手,卢美琳扬言要报警,除非汪小姐让她打一耳光才能作罢。
宝总赶来劝和无果,反被卢美琳打了一巴掌。宝总本就是黄河路上的大佬,卢美琳此种“凡事做尽”的鲁莽行为彻底得罪了他。
后来,饭店欠下巨债,卢美琳上街揽客无人理会,生意场上的朋友也冷眼旁观。她未曾料到,这一耳光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结尾,她不甘地坐上了离开的车,将落寞和辉煌永远留在了黄河路。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轮回,人的一生也都是在此消彼长中度过的。
所以,与人相处中,务必做到见好就收,若是将来发生不利于自己的变化,也能避免陷入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绝境。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但冤家宜解不宜结,又何必万事做绝。
在一方为难时,给人留路也是给己铺路;反之,在一方需要时,你不给别人机会,最终也将是自断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