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清明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
是和家人一起,享受了难得的闲暇。
还是久违地出了趟远门,在景区被挤得叫苦不迭?
当然,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仪式,扫墓。
说到扫墓,这几天,有个地方因此爆火。
就是广西。
为什么火呢?
因为广西人对扫墓的认真程度,简直和别人是两个次元。
一到了清明,广西人就强得可怕。
为了和祖宗见上一面,上山爬树,钻洞过河,无所不能。
不信你瞧。
欢迎收看广西人一年一度的丛林探险之《寻亲——太公你在哪》大型纪录片。
受地形影响,广西人的祖先,大多都被安葬在了山上。
因此回家祭祖,翻山越岭是基本操作。
徒手攀岩更是各家从娃娃抓起的必修课。
在广西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三种路。
山路,水路,和没路就开路。
山路是难度系数最低的。
毕竟除了丛林密布,容易迷路,崎岖难行,飞檐走壁,就没什么难的了。
背扛小乳猪,脚踩解放鞋。
最高端的徒步只需最朴素的装备。
十几公里的路程只是洒洒水。
要是碰到陡峭的地方,一根绳索翻越悬崖峭壁。
恐高症?不存在的。
管他多高的山峰,找不到太公全家都要发疯。
山路走完了,还有水路。
简单一点的,头上举着贡品,一步一步淌过去。
困难一点的,则需要借鉴一下人猿泰山的本领。
一招倒挂金钩,慢慢爬过湍急的河流。
不出意外见祖宗,出了意外陪祖宗。
更有甚者,就算祖坟被淹了也阻挡不了他们祭祖的孝心。
开船也要前去祭拜。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蒹葭苍苍,太公宛在水中央”?
那要是山路和水路都行不通又该如何?
这也难不住一片孝心的广西人。
一把镰刀,披荆斩棘,生生砍出一条小路。
正如鲁迅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
实在没招了,山洞也要充分利用。
稍微胖一点的都不配见到祖宗。
知道的他们是在祭祖,不知道还以为是在盗墓。
总之就是一句话。
广西人扫墓,虽远必达。
可即便是如此用心,你也不一定能见到自己的祖宗。
每年祭祖靠认树,但年年都有新的树。
拜错了坟头也是常有的事。
为此,有人不惜花重金修建了一条祭祖的路。
有人更是用上了高科技定位技术。
这一天下来,强度堪比铁人三项。
手磨破了,脚累断了,人看起来还活着,其实走了有一会儿了。
但你要是问他明年还来不?
没有人会说一个不字。
对于祭祖,广西人真的是认真的!
如此艰难险阻,让不少外省人都觉得无法理解。
时代日新月异。
线上扫墓、电子上香都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广西人偏偏要“自找麻烦”?
就近拜不行吗?
何必这么折腾。
更有言辞激烈者表态,说得好听点叫孝顺。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封建迷信。
所谓心诚则灵,要是真有孝心哪还追求这么繁琐的仪式,祖先自会保佑。
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守旧。
不如说是广西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怀。
表面上看祭祖,只是一次“野外拉练”,一场家族聚会。
但实际上,逝者归根,生者寻根。
跋山涉水地祭拜不光是为了缅怀。
天南地北的子孙在这一天齐聚一堂。
由长者带路,一边赶路一边倾听家族的发展兴衰。
在静默与沉思中,回想祖先的恩泽,感念家族的不易,珍视当下的生活。
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坚守与传承。
它让我们懂得感恩。
先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哪一种幸福生活来得理所应当。
它教会我们不能忘本。
只有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才能明白的自己将去何处。
无论以后的日子如何。
无论在外活得窘迫还是风光。
都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的根,模糊自己的出身。
不忘初心,饮水思源,才能走得越来越远。
所以,长辈常道。
春节不归是游子,清明不归是逆子。
所以,哪怕从一个山头拜到另一个山头。
从清明拜到五一,也无人埋怨。
广西人或许是守旧。
但他们守的不是什么糟粕。
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家的归属感,是文明一代又一代的传递。
是连接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
血脉所系,就是动力所系。
所谓传承,不过如此。
其实,如果你认真了解过广西就会发现。
它真的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保护得很好。
它始终在用心地,将这个民族的瑰宝给继承下去。
你可能不知道,再过几天,广西人又要放假了。
为了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也叫歌圩节。
广西特地空出了4天假期。
不需调休,不用补班。
人们在这期间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对唱山歌,载歌载舞。
重视程度不是过年,胜似过年。
只为了将老祖宗千百年来所坚持的民族传统发扬光大。
使其不至于湮灭于历史的尘烟。
你可能不知道,至今,广西的一些学校还会把打铜鼓、跳竹竿舞等民族文体项目列为正式课程。
甚至还需要考试。
别的学生考800米、仰卧起坐。
广西学生考抛绣球。
非遗就这样被悄悄传承下来。
你可能也不知道,广西的孩子都是在饭桌上被骂大的。
因为规矩太多。
除了不压筷、不翻筷,不能吧唧嘴这些基本共识。
广西人还注重长幼有序,若是年轻一代结束用餐。
必须要向每一个还在用餐的长辈请示,以示尊重。
“奶奶慢慢吃,叔叔慢慢吃……”
看似繁琐不堪,但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
在长辈面前不可放浪形骸、没大没小,不可得意忘形,时刻保持对人的尊重。
都说食中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