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柏蓝
赛柏蓝(Mic366),中国领先的医药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医药精品资讯分享,准确、及时、有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肿瘤时间  ·  TACE vs. HAIC,肝癌介入治疗怎么选? ·  3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2024年FDA批准的50个“创新药”(下载 ... ·  3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接受心脏移植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结肠镜检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柏蓝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这类中成药获推荐

赛柏蓝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11 17:25

正文

随着季节的更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悄然成为了医院呼吸科门诊的“常客”,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关键词频繁见诸报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第48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鼻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近期呈小幅上升趋势;0~4岁病例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以及14岁及以下病例中的腺病毒和人偏肺病毒阳性率近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明显。这一系列数据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正在增加,深入探究其根源并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已刻不容缓。


01

洞察根源: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因素

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01
季节性因素

呼吸道传染病冬季尤为高发,气温是重要诱因之一。人体呼吸道黏膜在低温的刺激下,其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黏膜中的血管会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这使得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显著下降,无法有效地阻挡病原体的入侵。此外,低温还会影响呼吸道黏膜表面纤毛的运动,纤毛摆动减慢,清除病原体能力减弱,从而为病毒、细菌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02
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的改变,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活动。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这便为细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温床,尤其在学校、商场、公共交通工具等地方,飞沫传播迅速,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途径,增加感染概率。

03
个人体质因素

免疫力低下者如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更易遭受呼吸道传染病侵袭。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易受病害侵扰;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衰退,难以抵御病原体入侵;长期患慢性疾病、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以及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致营养不良者,身体抵抗力较弱,在面对呼吸道病原体时往往难以招架。


02

防范有道:病原体传播途径全知晓


通过掌握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减少传播风险。呼吸道病原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01
接触传播:间接“染病”

患者的手、唾液、鼻涕等可能携带病原体,接触或使用过的物品如餐具、毛巾,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孩子们之间的玩具、文具等均可间接感染他人。这种传播方式常被忽视,却是悄然传播疾病的方式。

02
飞沫传播:近距“投毒”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病原体的飞沫在近距离内迅速沉降,增加周围人群感染风险,尤其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03
气溶胶传播:远程“侵袭”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失去水分形成微小的飞沫核。这些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在封闭、空气不流通环境中,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就会积聚,浓度升高,使人们即使未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也可能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难度。

03

科学应对: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勤洗手、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戴好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减少与病原体接触的可能性;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均有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外邪入侵。

虽然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是自限性疾病,但若发热、咳嗽、痰多等症状迁延不愈或出现其他新症状时,可能说明病情未得到控制或产生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西医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思路主要依据病因、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制定。常见的治疗策略为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对怀疑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推荐常规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查,并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针对由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症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用于降低发热和缓解轻至中度疼痛;针对咳嗽症状,使用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能减少咳嗽反射以缓解症状,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干咳;针对痰多症状,使用溴己新、氨溴索等祛痰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痰液粘稠导致的排痰困难。

04

中医药防治: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

中医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策略和思路主要基于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差异进行整体调理。中医将流感、支原体肺炎、新冠等因感邪而发,伴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归类为“外感热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大量有效的验方,应用广泛。

01
未病先防,
提升免疫抗感染
在冬季节气温严寒,人体容易受到风寒侵袭。此时,适当使用一些具有益气固表作用的中成药如玉屏风颗粒,可以有效提升人体免疫力,增强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
玉屏风颗粒源自经典名方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炒)、防风三味药配伍而成,具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效。现代实验[1-2]表明,玉屏风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开启机体免疫调节的保护应答机制,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和细胞免疫都具有促进作用,还能抑制病毒的增值与黏附,同时对流感病毒还具有直接抑制作用。今年8月,杨子峰团队在JEP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指出[3]玉屏风颗粒抗流感的有效成分包括汉黄芩素及异欧前胡素在内的48种潜在功能成分。这些成分可能是玉屏风发挥预防流感作用的关键成分,并且研究提示重塑宿主代谢及干预细胞周期在防治流感中有重要作用。
02
清热解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