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daphne12345
来源 | 工业时代的月亮
ID | gysddyl
知道自己很胖,但是还是忍不住吃吃吃,吃了又后悔,不吃又忍不住,陷入恶性循环……其实,这个问题很普遍,它跟拖延症一样,描述的是一种生活失控的状态——大脑希望我保持苗条保持健康,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但身体不管不顾的要吃吃吃,仿佛有一股非理性的力量控制了我。但吃完满足后,理性的力量重新回归,大脑评估了一下,意识到自己会更加肥胖,看上去更加不美观,甚至有健康风险。但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我们对身体的“吃”理解的太狭隘了,以及缺乏整体去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你整个人可能需要被照顾,或者存在着没被看到的需求。但是你解读不出来,于是身体只能靠“吃吃吃”来满足一下自己。对一些人来说,“吃吃吃”已经是ta人生中唯一的快感来源,类似于唯一的氧气通道,维持正常生活的活力来源。在没有开启其他通道的情况下,再把这个通道锁住,这个人可能就抑郁了。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去满足自己,而不是仅仅依赖“吃吃吃”来获得满足?是的,如果你能更深入地去理解自己,看到自己,可能“吃吃吃”的问题就自然缓解了。那么,“吃吃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读。这些事情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来一些感受,尤其是负面的感受,是一些很让人不愿意去体验、去触碰的情感。于是,他们会通过一些“积极”的方式,避免去触碰这些负面情感,那么“吃吃吃”就是其中的一种。“吃吃吃”往往并不是刚养成的习惯,而是在漫长的生活中,我们不自觉找到的缓解方式。也许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去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的,所以不自觉地就继承了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品尝美食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食物是满足欲望最快、最原始的方式之一,从我们生下来开始,这种本能就发挥作用。所以“吃吃吃”虽然让我们肥胖,自我攻击,但也是一个生命体有旺盛求生欲的表现。只是我们对自己太不了解,读不懂它在表达的许多渴望或需求,比如,情感的需要;一些没有其他途径代谢出去的压力、负面情绪等。而“吃吃吃”让我们感觉到活力,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好像要保持着起码的自我感觉良好,不至于崩溃。写到这里,我真想提醒一下所有面临“吃吃吃”问题的人:去理解你的“吃吃吃”在缓解着什么,在满足着什么,在负担着什么,在支撑着什么......是“吃吃吃”在帮助着你,是这具“身体”默默吞下了很多「情绪垃圾」,它变得很胖是因为它承受了太多。它不会说话,它只会用肥胖和不停“吃吃吃”来表达自己,它虽然像个哑巴,但是它无时无刻都在和你做交流。这个需要被照顾的自己,这个需要被看见的自己,这个有很多情感需要没被识别的自己;Ta也许是一个需要好好痛哭一场的自己;一个需要把重担卸下,让自己松快些的自己;或是一个需要跟往事告别,轻装前进的自己……卸下一些东西,或许你就不需要依赖“吃吃吃”来维系了。
还有一些人是通过不停地“吃吃吃”,来表达在亲密关系上的匮乏,情感需求上的黑洞。有很多人在成长中是缺少陪伴的,很多情感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发展出了一种靠吃东西来陪伴自己的方式,类似于充电。他们生命背景中总有一种空虚、孤独的氛围,而“吃吃吃”似乎是儿时的妈妈一样,帮助自己感到充实和温暖。当没有“人”的时候,幸好还有“物”,而且是可以吃的物,甚至是美味的物。食物连接做为最本能的方式,不光带来生理的满足,更有心理和情感的满足。胃被塞满了,似乎心也就感到有些满足了,不再空虚寂寞冷。那种身心一体的愉悦,从小时候吸妈妈的第一口奶开始就奠定了它的基调;然而如果妈妈只会喂奶,后续无法提供陪伴,让我们有更多情感方面的连接、共鸣和理解;那么我们依然是孤独的、没有情感连接的,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们只会使用“吃奶”的方式去陪伴自己,无法尝试去跟另一个人建立亲密的连接,无法从关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情感满足,无法像成年人一样获得性的满足、依赖的满足时……“吃吃吃”就不堪重负了,甚至有点不合时宜了。或许还有很多的绝望,需要重新燃起希望,重新恢复对关系的信心,重新发展并订正自己建立关系的能力;让自己可以有更多、更成熟的途径去满足自己的身心,而不是一味依赖“吃吃吃”。所以“吃吃吃”很像是我们身体里运行着很耗能量的bug,或者很耗能量的黑洞。一旦这些bug或黑洞被识别,被转化,很多人的“吃吃吃”行为会自动减少甚至消失。所以,「吃」不仅是生理层面的事情,它更是心理层面的事情。还有的人不停的“吃吃吃”是为了对抗限制,对抗被管着,对抗“自律”。一些人对自己真的很严,ta们给自己制定很多条条框框,类似于把生活分为正经事和不正经事,并严格执行。结果可好了,一旦这样分类,希望自己做正经事,身体就叛逆得很,专门去做“不正经事”。然后就出现了自己的一部分,和自己的另一部分冲突对抗的情形。一部分自己老想管住「自己」,按ta想要的来,而排斥另一部分自己;另一部分自己坚决不干,坚决去做禁止的事,并乐此不疲。他做为白嘉轩的孩子,在严厉的儒家思想下长大,却热衷于纵欲,喜欢与伦理常纲截然不符的田小娥。正是因为被管的太厉害,所以他滑向了另一面。人被管得太厉害,往往有“失去自我”的风险。生命出于本能的抗争,就会变得叛逆,会去通过抗争获得「自我」。很多人对自己有近乎无情的要求和自律,这种严律如果达到了缺乏人性的程度,生命的叛逆就开始了。当我们自以为是的把生活区分为,正经事和不正经事,该做的和不该做的,该吃的和不该吃的,并且严格执行时——我们可能没有把自己当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复杂性,没有意识到生命在许多模糊不明状态的美好;甚至没有意识到,哪里有什么好与不好,正经事和不正经事,该吃和不该吃……人是复杂的,既不可以被简化为物,也不可以被升化为神;整合地看待自己,整体地看待一切,是一种需要发展的成熟。首先要明白,你的“吃吃吃”实际上是在表达求整合,求接纳,求理解。当你不再将它视为需要“被排斥”的一部分,尝试着去理解它、接纳它,那么身心也就不内耗了,就和谐了。愿我们不必将“吃吃吃”作为情绪出口,能真正地去享受美食本身~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简介:达芙妮,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咨询时长6500+小时;《中国青年报》、《中《婚姻与家庭》、壹国新闻周刊》心理、武志红等多家媒体及心理机构专栏作家,新书《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全网热卖中。
⭐今天18:30 准时开播
你是否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很焦虑?
懂得了许多的方法,却难以真正做到?
当人处于「问题模式」中,事情往往无解;
换一种新的视角,或许很快就能迎刃而解。
⏰主创和小畏直播分享:
《跳出焦虑模式,创造轻盈感与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