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德国议会选举落幕,默克尔总理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党再度获得议会多数,默克尔连续四度出任总理职务。作为世界级强国,德国的大选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但与西方众多国家大选时政情诡异变化,结果难料的情况不同的是,德国大选除了对投票率过低的担心外,几乎没有制造出悬念,大致结果事前已被相当准确地预测。因此对德国大选的关注点应是:一、为何默克尔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连选连任;二、今后她的如此境遇是否会顺延。
环顾西方世界的秩序失控、乱象丛生的大环境,默克尔总理当今的稳定选情不可不谓显赫,但绝非轻易斩获。她执政12年期间风雨兼程,历经严峻挑战。国际形势复杂、激烈变化持续冲击欧洲,连带上德国。金融、债务、难民、恐怖袭击等诸般危机重叠重压。欧盟手足失措、英国退出欧盟、欧元区摇摇欲坠、民粹、极端势力抬头。与此同时,欧洲在地缘政治领域,与美、俄两大国及周边关系应对艰难。德国是欧洲主心骨,与欧洲命运血肉相连,欧洲遇事,德国难逃干系。如此默克尔身背压力重如大山。在异常困难条件下,默克尔勇于抓大事,出大主意,既坚定自信,又擅长后动,不显慌张地慎重审视后,才顺势应变做决策。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在处理欧洲事务上的努力,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促使欧洲完全摆脱危机,但也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至少避免了危机的恶化,并有了改善机会。欧洲舆论盛赞她“处理欧洲战略性问题的能力令人惊叹”,給她送上“欧洲第一夫人”、“欧盟旗帜上一颗新星”等美誉,不一而足。
展望未来四年默克尔执政前景,应该明辩的前提是,她以往非同小可的政绩,是在应战国内外种种难题的过程中取得的,而任何触及的难题都没有解决掉,都没画上句号,并且会继续挑战默克尔领导的德国。
先看欧洲,德国基于根本利益视统率欧洲事务为己任,发挥着欧盟政治基石和欧元区火车头的作用,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德国这个头颇不好当。德国为欧洲一体化运动中的促进派代表,极力推促欧盟步步提高一体化水平,但如此观念还未成为各成员国共识,相关举措的制定与推行并不畅通。欧盟内东南欧国家就大都不满德国强力推行经济紧缩措施,硬性分配接收难民名额的主张,甚至就此燃起对立情绪。德国财政盈余和外贸顺差在众成员国中大幅度领先,一支独秀,欧盟国家并未感到从中受惠,反有微言。很多舆论抱怨欧洲经济一体化最大得利者是德国,特别富了它一家,并称德国主掌欧元区救灾也占了便宜,希腊接受国际资助的偿还流回德国银行部分甚多。当然,德国推动欧盟建设不是单枪匹马。法国新总统马克龙就支持欧盟一体化,激发德法轴心,但法国独立主张不少,对德国的支持与配合不是无条件的。
客观探究,当前欧洲流行的“欧洲为德国的欧洲”,甚至是“默克尔化的欧洲”的说法 不太是对德国的钦佩与称赞,而更多的流露出对德国一家做大的担忧与不服。默克尔在本国因亲民、朴实甚得民心,在欧洲他国可没有享受同种待遇。德国带动欧洲一体化运动不是得心应手,而目前欧盟建设踟躇不前,内部凝聚力下降,默克尔登台后的此项任务会十分艰难。
放眼世界,德国全球范围的外交难题迭起。基辛格曾说“德国在欧洲太大,在世界上又显小”。面对美、俄两大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对欧洲的不满集中发泄在德国和默克尔总理身上,德国在补救跨大西洋关系上被捆绑了手脚,难以充当欧洲政治领袖;德国需支持西方与俄罗斯在欧洲的对峙,但又得避免危机升级,破坏安全大局,为此与法国一起挑起需得左右兼顾的为难责任。德国与俄的能源合作处于西方整体对俄制裁从紧势头中不好处理。就周边关系而言,德国加强对与土耳其关系的投入不但意愿未遂,反而与埃尔多安政权闹僵,争执升级。
回看德国内部,虽然大批选民认为投票给默克尔是“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的观念不变,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继续执政,将保证德国政情基本稳定,但今后政局演变仍有一些不确定性,默克尔总理不能高枕无忧。一是,默克尔的联盟党的得票率初步统计为32%左右,必需选择联合执政伙伴,如果已为第二大党的社民党宁愿在野,不再与联盟党联手执政,后者将被迫与另外小党凑成执政组合,新形势将制造新问题;二是,极右的选择党以第三大党身份进入议会,与默克尔的政策的关系恐怕不只是“有别”的量级,而可能更是“发难、对峙”,德国政坛会有前所未有的鼓噪,民粹主义对德国政治的影响已然跃居台面上; 三是,联盟党大选得胜,但得票率较前减少。默克尔自己承认选情“本来可以更好些”。欧洲传统大党势衰潮流也流进德国,并非偶然,德国公众对执政者的不满情绪也有上升。默克尔在国内治理方面,从她最上心的难民难题、防止恐怖袭击、到养老金等社会福利问题都不好应对,默克尔的新一轮任期不会顺风顺水,也有坎坷,还得继续关注。
关注国研院,洞悉天下事!
(环球锐评采用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