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诗词世界,读诗,写诗,听诗,学诗,听课,发表,玩诗词游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刚刚!康诺亚 IL-4R ... ·  2 天前  
金昌市场监管  ·  多款药品说明书修订 ·  2 天前  
药渡  ·  2025国产药第一大买家 ·  4 天前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扩血管药「酚妥拉明」为何也能治疗咯血?与垂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世界

极简的阅读,在浮躁的氛围中留存一份阅读的从容

诗词世界  · 公众号  ·  · 2018-11-23 06:06

正文


有没有发现,繁忙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将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大程度的碎片化了。


这种碎片化尴尬就在, 既没有短到让我们发发呆就能消磨掉,又没有长到让我们可以静下来认真地翻开一本书,


于是时间就在我们刷几次微博、拍一段抖音,又或着玩一局王者荣耀中,被打发掉了。



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手机和随处可见的电子产品全天候地对我们进行信息轰炸。


这些信息,纵向上有人类历史岁以万计,横向上有七洲四洋浩瀚广博,它们无不拓展着知识的容量,以至于其 卷帙浩繁让许多人望而生畏



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还留存一份阅读的从容?


相较于完整阅读知识系统,我们更需要利用起碎片化时间,阅读一些轻松无负担、但同样有着权威性知识的书籍——


“别人读800页书籍获得的知识,我们读200页也能得到”。


于是,便有一套专门为当今人极简阅读而出的书,它极简、易读,按照类别, 只将人生必读的4类 人生哲理、情感感悟、生活志趣、美食美景 集结成套。


满足大家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还能从容阅读到一套好书。



书里文章篇篇经典,只选取 沈从文、汪曾祺、巴金、丰子恺、郁达夫、梁实秋、季羡林、朱光潜、林语堂、鲁迅 等多位大师的代表之作。


一册一类型,装帧轻巧文艺,全是好文字。


用少有的阅读时间,阅读一些极好的文字 ,浮光掠影中,在大师们细碎富有哲理的文字里来一场心灵的徜徉,不被冗余扰乱心境,也能为心灵减负。



这套“ 极简的阅读 ”系列全套四册,包括 《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祝,一切安好》《茶,汤和好天气》《到山中去》 ,甄选名家名篇,字字玩味,匠心独具。


1

听 大 师 谈 人 生



《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家写就的 关于人生的散文合集


老舍讲他理想中的家庭 胡适对20多岁年轻人的人生建议 丰子恺讲述自己的苦学经历……


老舍说他理想中的家庭,“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树木,平坦无草的长方土地,足够打开太极拳的……


屋子人口不能很多,一妻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太太管做饭,女儿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儿子吧,就只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会淘气。


老舍


懂情趣,知幽默,即便是简短的篇幅, 也能看出他 真真儿 是个妙趣的人, 难怪和夫人胡絜青共同生活的35年里,没有一次红过脸。


后人对老舍的评价,说他与人相处的“趋和”,是 气度上的宽厚和儒雅,是"温、良、恭、俭、让"式的冶情养性。


胡适1934年赠与大学毕业生的话


胡适对20多岁年轻人的建议,三要两不要。帮困惑的青年学生找到了解决方法。


要时刻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要多发展一两个非职业的兴趣;要对自己有点信心,深信功不唐捐!


不要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不要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


本书代表作者还有 钱钟书、季羡林、朱光潜、丰子恺、冰心 等,他们的话流传百年,穿越时空,敲打内心。


2

与 大 师 聊 情 感




《祝,一切安好》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家写就的 关于情感的散文合集 。也是一本让人看了想流泪的书。


老舍回忆母亲 ,有 朱自清望向父亲的背影 ,有 梁实秋写给妻子的纪念文章 ,也有 胡兰成给张爱玲的信 等。


将书置于桌案,仔细阅读,会发现每一篇文字里都斟满了回忆和希冀。


梁实秋回忆自己妻子程季淑,他这么说的,“ 我不能不回想五十多年的往事,在回忆中好像我把如梦如幻的过去的生活又重新体验一次。


在与妻子青岛生活的4年,家庭生活始终是快乐的,妻子最喜欢中山公园的樱花,也很感恩在妻子的鼓励下,自己开始翻译《莎士比亚》……


朱自清《背影》插图

朱自清回忆父亲,记住的是他背影,“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处,不要走动 ”。


老舍回忆自己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让人红了眼眶。


在回忆里,丰子恺还对自己的孩子说“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不止一次! ”于是他画了本小册子,挽留孩子们的黄金时代。


本书代表作者还有 胡兰成、巴金、郁达夫、沈从文、季羡林 等。 真人真情,感人至深,勾起我们内心同样割舍不掉的回忆。


3

和 吃 货 聊 美 食



《茶,汤和好天气》是一本由多篇名家写就的 关于美食的散文合集


你可以跟着汪曾祺去品尝奶奶做的黄油烙饼;你也可以跟着叶圣陶嚼着最薄的雪藕,吃着最嫩的莼菜;你还可以在冬天吃着梁实秋也想念的信远斋糖葫芦……


食物永远都是最温暖的治愈,一份很小很小的食物,就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的安慰。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经说过,他最崇拜的美食家之一,就是汪曾祺先生。


偏偏汪曾祺先生又是一名很优秀的散文家。所以看他写关于“吃”的散文,就很诱人,这点绝不亚于你晚上11点在朋友圈刷到的那些馋人的美食图片。


图源公众号“艾格吃饱了”

在本书里,不乏有菜谱,食物的吃法一旦讲出来,就莫名地吸引你下厨房尝试去做。


光讲狮子头做法的文章就有2篇,讲很家常的豆腐也有3篇,但不管哪一篇都写得让你垂涎欲滴。


“吃”里面还包含“茶”和好天气,周作人说“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鲁迅说“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本书的代表作者还有 丰子恺、秦牧、舒婷等 ,他们都很擅长谈吃,谈吃的过程里, 将目光聚焦在小人物身上,关注小人物在大时代浪潮中的命运。


4

同 名 家 游 美 景



《到山中去》是一本 写旅行的小书 。写景,也写情,字里有锦色,行间有生机。


书里的这些美景都是大师们在七八十年代去过的,不禁让人想起了书中扉页写到的“时移境迁,浮光掠影。”


现在的我们再读起,是否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呢?倘若我们再出发,走大师们走过的风景,是不是也有不同的启发?


1930年代的老舍是这样写5月的青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