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酚妥拉明作为咯血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特点以及与垂体后叶素的区别。内容包括其在治疗咯血时的药理特点、注意事项以及与垂体后叶素的联合用药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酚妥拉明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断剂,能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动静脉压力,起到止血作用。其使用需要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关键观点2: 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的区别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咯血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垂体后叶素无效或存在禁忌时,可以使用酚妥拉明作为替代。二者在止血机制上有所不同。
关键观点3: 治疗咯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治疗咯血需根据咯血的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大咯血需要紧急处理,包括药物止血、隔离出血、稳定气道等措施。慢性、少量、中量的咯血则可以先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在使用止血药物时,需要注意联合用药的原则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文
咯血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症状。药物止血是咯血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上最常用的止血药物之一是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作为垂体后叶素治疗无效或禁忌时的替代药物
[1]
,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有何特点?与垂体后叶素作用有何异同?一起来学习一下。
α-受体阻断剂,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动静脉血管压力,肺动脉压降低,肺淤血减轻,起到止血作用
[1][2]
。药理特点决定了酚妥拉明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
1)常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
[3]
:与 α-受体阻断密切相关
[4]
;体位性低血压会增加跌倒风险,因此用药时患者要卧床休息
[5]
;
2)咯血患者可有焦虑紧张情绪
[1]
,可能会使用到镇静剂。同时使用本品和镇静剂,降压作用会增强,注意密切监测血压;
3)对于已有高血压、肺心病的咯血患者,本药更适合
[1]
。
常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速,与 α-受体阻断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有关
[4]
。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动过速,对于有心律失常、心绞痛的患者需要慎用
[3]
。
针对酚妥拉明的心血管效应,临床使用过程中建议
动态调整: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并随时酌情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滴速。
咯血因病因、严重程度等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轻者痰中带血丝、重者咳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9]
。
对于大咯血:由于属于急危重症,处理不当会因出血导致气道阻塞而死亡
[10]
。因此,大咯血需要紧急处理,包括隔离出血、稳定气道、尽早复苏、镇静和对症支持治疗
[10]
。针对出血的治疗,可以使用药物止血、支气管镜下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外科手术等。止血药物的输注可与其他治疗同时进行
[5]
。有效的药物止血可以协助稳定患者病情,并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在病因治疗方面,可在明确病因后,尽早予以对因治疗
[1]
。
对于慢性、少量、中量的咯血:患者无呼吸功能损害、无危及生命的咯血,即没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发绀或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情况
[9]
,可先行相关检查,分析明确病因,再进行止血、对因治疗等
[1]
。
观点 1:
24 h 内 > 500 mL 或一次咯血量 > 100 mL 为大咯血
[1]
;
观点 2:
24 h 内咯血 300~600 mL 或 1 周内咯血大于 3 次,且每次咯血量大于 100 mL
[5]
;
观点 3:
任何危及生命的咯血量以及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的任何咯血量
[5]
。
咯血量并不一定等于肺内部真实出血量
[5]
。弥漫性肺泡出血,外观无明显咯血,肺内却持续出血且蓄积于肺泡内,危害更大。即咯血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还要综合考虑咯血持续时间、频率和机体状况
[1]
。
通常情况下,垂体后叶素无效或存在禁忌症时,可使用酚妥拉明
[1]
。咯血的药物治疗以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垂体后叶素的其中一个成分)和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为主,其他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1]
。
有文献研究表明:酚妥拉明和垂体后叶素联用可更有效的控制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大咯血
[11]
。
药物止血是咯血治疗其中一个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必要时应借助支气管镜/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