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众多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企业家参会。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因 “松弛感” 受关注,他创立的韦尔股份实现高端芯片国产替代,打破海外 CIS 垄断。
近日,韦尔股份发布 2024 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营收 254.08 - 258.08 亿元创新高,归母净利润 31.55 - 33.5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9.73 - 31.73 亿元,Q4 各指标也显著增长。
业绩暴增源于高端手机 CIS 放量、车载 CIS 需求爆发及新兴领域订单增长。
一、业绩增长显著
韦尔股份在2024年业绩表现亮眼。
据业绩预告,其营收预计在254.08亿 - 258.08亿元之间,较2023年增长20.87% - 22.78%,营收规模超越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区间为31.55亿 - 33.55亿元,同比增加467.88% - 503.88% 。
这一增长得益于其图像传感器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和汽车自动驾驶应用市场的持续渗透,以及公司积极推进的产品和供应链结构优化。
二、产品实现突破
在产品方面,豪威科技(韦尔股份子公司)推出的OV50H传感器取得重大突破。该传感器先后搭载于小米14系列、iQOO 12系列及华为P70系列,且均用于主摄。
OV50H拥有全新的双原生ISO Fusion Max技术,在暗光和正常光照条件下都有出色表现,在成像质量上较之前的OV48C有显著提升,甚至在正常光照下的表现不输给索尼顶级旗舰传感器IMX989 ,这使得韦尔股份在高端CIS市场有了与索尼、三星竞争的资本。
此外,豪威科技还推出了OV560H、OV64B和OV13B10等产品,在国产手机主摄和副摄中占据一定份额,且计划推出多款高端产品,丰富产品线。
三、
韦尔发展历程
1995年,豪威科技在美国硅谷成立,团队中多为华人留学生,其中不乏清华毕业生。
豪威科技瞄准图像传感器领域,当时市场主流产品是CCD,存在制造难度高、功耗和成本高的问题。
豪威科技致力于CMOS工艺,1997年推出全球首颗单芯片彩色CIS,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在消费电子市场获得众多客户青睐,CMOS技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成立五年后,豪威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且CMOS市占率曾位居行业第一。
图源 | 韦尔股份年报截图
但在2011年,因产能和技术被索尼超越,失去苹果这一重要客户,2014年被苹果剔除供应链,排名下滑,2016年从纳斯达克退市。
2019年,韦尔股份以153亿资金完成对豪威科技的并购,此后韦尔股份主营业务转变为以半导体设计为主、分销业务为辅,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市场估值攀升。
四、创始人虞仁荣
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身上有着诸多引人关注的标签,如“中国芯片首富”,他豪赠300亿在老家宁波建大学。
虞仁荣创立的韦尔股份在芯片行业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完成对豪威科技的并购后,推动公司在高端芯片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成为继海思之后另一家进入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行列的中国公司。
他的战略眼光和决策,为韦尔股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市场竞争格局
在高端CIS市场,此前长期被索尼与三星掌控。
韦尔股份在高端市场的突破,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手机CIS市场,形成了索尼、三星和韦尔股份三强鼎立的格局。
2023年,索尼市场份额高达55%,三星为25%,韦尔股份以13%排名第三。
韦尔股份主要参与除苹果和三星之外的安卓手机市场,这部分市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约为59% 。
在汽车CIS市场,韦尔股份也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出货量达1.03亿颗,超过安森美位列全球第一,下游客户包括奔驰、宝马等主流车厂。
六、手机+汽车,双轮驱动
韦尔股份在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两大核心市场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智能手机领域,随着不断推出高端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对海外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更多替代。
在汽车电子领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汽车CIS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韦尔股份凭借其领先的出货量和技术优势,有望巩固其领先地位。
欢迎参与芯榜50榜单(金榜奖!微信:105887)
芯榜(ID:icrankcn)中国芯片排行榜。芯榜+(ID:icrank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