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白领黄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五岁,老二刚满一岁。“生老大的时候进口奶粉特别难买,当时香港很多超市都限购了。”黄佳回忆,当时老大的口粮全靠在欧洲留学的表妹代购,但国际物流上波动特别大,“有一次三个月都没收到货”。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不少海外品牌开始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直接触达中国消费者。“老二的奶粉就是在天猫国际上买的,美素佳儿荷兰版,保税仓发货,比以前人肉海淘方便很多。”黄佳说道。实际上,和黄佳一样,越来越越多80、90后的辣妈奶爸们已经习惯从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为孩子购置进口奶粉。
不过,去年突如其来的“最严奶粉新政”却为日益红火的跨境进口奶粉蒙上了一层阴影。国家食药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或向我国境内出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应当依法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就在新政落地前一天,国家食药总局发布了过渡期政策,延迟实施时间至2018年1月1日。今年3月17日,商务部将跨境进口商品暂定为个人物品,但过渡期之后,跨境进口奶粉的监管政策将如何发展目前仍不明朗。
天猫国际副总裁邢悦认为,一直以来,跨境商品与一般贸易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标准适用。“其实标准是很复杂的体系,标准内可以再细分为包括安全、卫生、环保和反欺诈的安全性指标;还有一类是适用性质量指标,食品奶粉的微量元素、营养元素含量,每个国家都不一样,比如奶粉里的蛋白粉含量高还是低,每个国家都有不同标准。”实际上,针对一般贸易进口的“奶粉新政”,就是把安全性指标和适用性指标放在一起去看定义为“个人物品”的跨境进口奶粉是否合格。
为了抵充风险,一些海外品牌商已开始着手注册产品配方,不过能否赶上明年1月1日大限仍是未知数。比如,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于近期发布公告,称由于受到美赞臣收购其合作工厂Bega的影响,中国版贝拉米在中国的配方注册可能推迟到2018年1月1日之后。另外,中国版贝拉米只占2017年上半年销量的14%,销量占比86%的澳洲版贝拉米目前主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如果跨境进口奶粉也要按照国标准入,那么对于像贝拉米高度依赖跨境电商渠道的海外品牌来说将是不小的考验。
《天下网商》记者了解到,按照国标配方注册意味着品牌商要在海外新设产品线,一些品牌商考虑到供应链压力选择放弃注册国标配方。“如果把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一刀切,产品配方注册证书成为前置准入条件,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跨境进口奶粉大规模撤离中国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告诉《天下网商》,最差的情况是,整个行业可能会重返以灰色代购为主的无序时代。
“跨境进口奶粉按照海外市场标准生产,从安全标准看,海外品牌所符合的欧盟标准、日本标准等等并不低于国标;从营养性的适用标准看,各国标准不尽相同,其实不存在高低之分。”有乳制品行业人士告诉《天下网商》记者,鉴于跨境进口商品的特殊性,应当为跨境电商量身定制一套监管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