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辱骂、殴打、脱衣、威胁……这些看似熊孩子的恶作剧,实际上却是触目惊心。
腾讯益视频从网络上搜集了十余段与校园欺凌相关的视频,根据视频中的暴力程度,将它们分为三个等级:互相辱骂,推搡;肢体冲突严重;持器械打斗,并有流血画面。随后,邀请十三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这些真实的欺凌视频,测试家长们的反应。
随着视频画面中暴力程度不断升级,家长纷纷选择中断测试。没有一位父母坚持看完所有视频。
在获得家长的同意之后,他们的孩子也观看了其中一些暴力程度较为轻微的视频。孩子们对视频里的行为表示出不理解和抗拒时,家长随即叫停。
“在网上和新闻上看到很多”、“但身边发生得很少”。观看之前,这些父母知晓校园欺凌的存在,但他们多数都未曾亲见如视频中所呈现出的校园欺凌的残酷一面,也没有想象过,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在校园里遭遇类似情况。
“被欺负的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怎么办?欺负人的如果是自己的女儿,又该怎么办?”在观看视频时,家长们开始换位思考。
据调查,腾讯新闻于今年2月发起的名为“看见校园霸凌”的网络调查中,3万6千多名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亲身经历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不被欺负,你就可以置身事外。因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你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在下一刻不会被欺凌,也不要因为你的孩子可能是那个施暴者而觉得无所谓,因为在丛林法则盛行的情况下,强中自有强中手,你的孩子不会是最强的那个。”陈松竹在视频中表示,如果校园欺凌问题没有得到家长、校方和社会的重视,并设置有效的解决方式,很难保证下一个被欺负的孩子不会是自己的孩子。
除了中国,校园欺凌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时有发生。比如2015年11月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一位十八岁的高中女学生Brandy Vela因为肥胖受同学欺凌,以致在家人面前举枪自杀。警方调查还发现她的同学在脸书(Facebook)上给她申请了不同的假账号,把她的手机号码放在假账号上,然后说她愿意免费给予陌生人进行性服务。在法国也有超过70万名学生在学校里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欺凌,法国电视剧Marion Fraisse讲述的就是关于Marion在学校里遭到欺凌的故事,该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
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除了学校方面的原因,与家庭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习难度大,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慌和恐惧的心理。许多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缺乏对学生的管理,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也没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这些都导致学生无法衡量自己的行为将造成的后果,欺凌现象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有些教师对学习不好的学生缺乏关爱,甚至孤立、歧视他们,或者向家长告状,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使学生产生惧怕、压抑甚至反抗心理。
如果学生家庭缺乏亲情,对其缺少关爱,缺乏管理教育,就容易造成孩子沾染社会不良习气,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研究表明,父母与子女缺乏交流、对子女缺乏管教使得孩子形成心理创伤,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
在激烈的现代社会竞争中,许多家长变得浮躁、虚荣和功利,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及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使孩子长期处于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2016年初,一宗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被欺凌的案件,在美国正式判决。
12名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加州虐待另一名中国留学生。手段似乎也很常见:扒衣,拍裸照,吃头发、沙子,最狠的是拿烟头烫。
据称,两名加害者第一次出庭的时候,他们被自己所要面临的罪名和刑期给吓蒙了,他们认为,这种学生打架的事情,如果是在中国,可能只是被教训一顿,没有想到竟然要坐牢。
在中国,学校对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处罚无力,不能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纵容了施暴者的行为。由于现在提倡说服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公安司法机关已无法剥夺施暴者的受教育权,尤其是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免除一切惩罚。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认为只有处处占上风,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加之部分影视剧大力宣扬社会成人特权强权思想以及新闻媒体过分渲染,这在思想意识上起到了对欺凌行为怂恿和默许的作用,使得欺凌现象的更加频发。除此之外,长期接触涉及高度暴力的电影、电脑游戏、音乐以及刊物的人与欺凌行为也有关系。
法律的偏袒、社会的纵容,还有成年人的漠视,使他们无需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太多代价,甚至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并习以为常地将错误推到别人身上。
其实,比起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本身,成年人对它的刻意回避才最可怕。
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之间的身体或精神伤害行为没有评判意愿,只是拿“没有国家标准”来回应,俗话说就是和稀泥;即便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在长大后却选择遗忘或者淡化,用沉默掩饰痛苦。
所以,家长和学校都应言传身教,对待问题都不应该用暴力解决,而是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对施暴学生不要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
除了学校和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外,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条文,保护被欺负学生的同时让欺凌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即使是幼儿期,当他们出现极端情绪时,也不应不加理会。如果能够在幼儿期就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情绪控制方式,必然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