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icroUX
微交互,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陈卫新:创意设计为城市文化“添色增彩” ·  14 小时前  
ZaomeDesign  ·  新作 | ... ·  20 小时前  
优秀网页设计  ·  今天元宵节!网友用汤圆为哪吒重塑肉身!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告别加班!3分钟搞定设计,效率提升 ...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icroUX

页面转场: 忽略它可能会使你犯错

MicroUX  · 公众号  · 设计  · 2019-10-30 12:41

正文

不知各位产品经理、UE/UI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除了考虑交互说明、功能状态、页面逻辑等之外,是否会关注 页面跳转间的“ 转场效果 ”???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普通的界面左移和右移,需要讲这个吗?”  但是如果我问:“ 为什么要有页面转场? 有哪些转场类型? 要注意哪些细节 ?” 你能一五一十地回答出来么?



毕竟页面间的转场过渡,是用户体验我们产品最直接的感知形式,也是人机交互中最重要的传达要素。另外市面上还没有 系统性 介绍'页面转场'的文章,所以今天就写下这方面的干货,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收获。



Part1: 页面转场的作用


页面转场最基础的作用,无疑是拉通页面与页面间的使用流程,使产品的信息内容、功能交互等有一个承接点。但除了这个打底作用外,页面转场还可以体现出多个方面的作用:



加深用户印象


一些新奇独特、区别于竞品的转场效果,完全可以加深用户对自己产品的印象,留下特定的产品记忆点。如《红板报》的‘折页’效果就很让人记忆尤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更有仪式感、增加代入感


就如《每日故宫》在查看文物时,会缓慢放大 封面 退出 局部元素。营造一种‘神秘感、即将探索’的氛围,很符合该产品独有的特色。另外一些日志产品,会利用“翻书”的转场效果来加强用户的代入感、趣味性。




突出重点用户


产品里的 重点用户 (如 vip用户、平台作家 )都是需要特别照顾的对象。界面设计时除了在背景色、视觉元素不同于普通用户外,特殊的页面转场也能给带来一种‘专门定制’的感知。


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APP,在打开普通页面和专栏作家的文章时,前者是普通的‘左移’,后者则‘上下开启’,给读者一种‘开启知识宝库’的进场感受。




Part2: 页面转场类型


说完页面转场的作用后,下面就是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页面转场到底有哪些类型?(以移动端页面转场为例,PC端亦可复用该类型)



翻书/页、折叠


翻书/页: 指模仿现实生活中书本和纸张的切换效果,是一种拟物化的转场方式。常用于杂志、小说、日记等产品中。



折叠: 根据水平或者垂直线为中心点,将页面的另一部分进行翻折。适合各种带有“日历”功能的转场。



3 D翻转、 立体旋转


3D翻转: 将二维的页面以3D形式(类似魔方)进行切换。适合体现产品功能的“空间感”。



立体旋转: 根据水平或者垂直线为中心点,将整个页面进行立体旋转。适合体现另一个“页面空间”的效果,用于容纳更多的信息内容。




拉伸、上下合并


拉伸: 根据水平或者垂直线为中心点,将页面进行拉长消失处理,可分为’内拉‘与’外拉‘两种方式。



上下合并: 将即将进场的页面分为上下两部分进场,使页面更有层次感。适合给用户营造一种“打开新世界/新天地”的交互认知。




扭曲、页面融合


扭曲: 根据水平或者垂直线为中心点,将整个页面进行旋转、压缩等处理,适合给用户传达一种’异次元、空间传送‘的效果。



页面融合: 根据页面的某个视觉元素,通过变形、变色、 缩放、 位移等方式过渡到另外一个页面中去。这种转场是最能体现两个页面之间的‘关联性’,也是过渡效果最和谐的方式之一。




弹出、缩放


弹出: 根据页面的某个视觉元素,将其弹入到下一个页面中去。适合突出某视觉元素,将其重点弹出展示。



缩放: 将整个页面自大而小或者自小而大进行缩放过渡,很适合大封面的转场。




移入、淡化


这是我们最常见、最普通的转场方式了,大部分的产品使用这两种转场方式。移入有’上下左右‘ 4个 进入 方向 ,而一直使用’左移进入、右移退出‘的转场,最能体现产品功能的使用流程。





Part3: 转场时应该考虑的细节


各种效果只是提供一种选择而已,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想要传达的交互理念等选择合适的方式即可。而在一些转场过程中的细节点,是交互设计师不能忽略的事项。



页面间的关联性


页面之间都是通过’ 入口信息 ‘和’ 面标题 ‘建立关联的,为了增加用户转场后的代入感、避免产生认知错误(觉得进错页面),可以考虑用相同的背景色、视觉元素等加强页面间的关联。



比如之前QQ游戏中心,将前页的背景图沿用到后页中,让后页的游戏描述更有代入感,用户第一时间就觉得'来对地方了~'




进退方向


页面的进入和退出尽量是 成反方向 的,即页面从右 加载 边移入,退出时则从左边移出。否则混乱无序地进退方向,会使用户的操作流和视觉流感到不适。




返回逻辑的不同


用户习以为常的页面返回习惯,一是点击左上角‘返回/关闭’图标、二是屏幕扣边(叫法不同,即按住屏幕最左边位置向右滑到,iOS与Android均可实现该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