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和我,都可能在彼此的梦里
前面我们说到了罔两问影的故事。罔两说:“影子没有独立的操守。”影子说:“你怎么知道我所跟随的那个人不是个影子呢?”
宇宙可能是一个全息投影,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是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空间的物体在地球上的有密度的三维投影。
今天庄子又追加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觉得挺好的。结果醒来时怅然所失,不知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庄周是一只蝴蝶的梦。
这个故事,承接上面的“罔两问影”,让我想到一个可能性,在“罔两问影”里面,我们以为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的投影,我们的影子是我们的投影。罔两是影子的投影,似乎有一种自高向低的可能性。庄周用另外一个故事,突然把这个单向度的从上往下的过程打破了——你又怎么知道整个世界不是罔两的影子呢?在《齐物论》的前面有一句话,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意思是:世界这个道啊,就像圆环一样,无穷无尽,首尾相连,甚至它还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任何一个中间状态,都有可能是宇宙的本体所投影出来的,同时又是其他人的投影。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行为艺术实验,比如走进一个上下左右都充满镜子的空间,每一个你所看见的影子,都是其他影子投射出来的:有可能是哈哈镜的影子,在这个影子里面你瘦一点儿,在那个影子里面你胖一点儿;在这个影子里面你长得像个人,在那个影子里面你长得像只蝴蝶;在这个影子里面你是个男人,在另外一个影子里面你是个女人。在这个影子里面你是一个人;在那个影子里面你可能是一棵树……
如果你不能够体会到世界是相互投影的,那你就无法真正体会“庄周梦蝶”的况味。
世界有可能是我们内心所投影出来的
我们可能是世界在这个地球上的投影,世界可能也是我们内心的投影。我不敢随意使用量子物理学的术语,但是以我看过若干本相关专业书籍的感受,发现大家似乎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曾经有两个物理学家在月光下散步。一个人问另外一个人:“当我们没有去看月亮,‘看’是指我们没有意识到月亮的时候,这个月亮存在吗?”根据大部分人的常识来说,这个月亮当然存在,无论你看不看,它都在那里。
再举个例子,有两个人相处得挺好。有一天,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开始心生芥蒂,突然觉得膈应,那这个膈应就存在了。但是,在他没有意识到心生芥蒂之前,这个“膈应”存在吗?回答是不存在。
那么,你又怎么知道“月亮”不是像这个“膈应”一样的存在呢?
庄子用最后一个故事,强化了“罔两问影”。他似乎是在反过来讲,世界不是单向度的,不是每高一维就可以向下一维做投影的过程。
比如二维是三维的投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在墙上投影出自己的影子,这个影子是二维的。而三维是四维的投影,以此类推,N维是N+1维的投影。
关键是,有可能无穷大的那个维度,正是我们内在最核心念头的投影。
很多人都在学习“阳明心学”,都在讲“知行合一”。我想,或许王阳明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儿:这个世界原来有可能是我们内心所投影出来的世界,而行动就是我们的意愿和意志的决定。
你相信你是,你就是了
有一天,我看见儿子用汉字加拼音写了《在学校中的xiu xing》(“修行”这两个汉字他还不会写)。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在合适的时候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待着;第二,可以双盘(他可能本来想写的是“可以双盘腿打坐”);第三,去观cha 脑子里面fu 现出来的ying 像;第四,根据你的想象去zuo(“做”字他也不会写)。
我问他:“这是谁给你讲的?”他说:“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吧。”
每个孩子可能都具有这样的天赋。我希望父母千万不要挡着孩子的“地球”转动,否则真是可惜。
大部分的父母都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拥有多么大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居然不是靠学习得来的,是本来就存在的——一切都早已具足(具备),像宝石、金刚石那样本自具足的智慧。
如果你能够拥有同情心和觉知力,你就会发展出自己智慧的能力。觉知、慈悲、智慧,是本自具足的。
庄子也一定不是借由逻辑、思考以及运算来了解这一切的。曾经有人说,哲学家就是大号的儿童。这话现在听来很高级,他们靠觉察、靠想象,终于了解到世界是彼此之间相互投影的像,而这个事实又创造了一种多维度的,整体的,既真实又虚空的统一的场。
其实,《齐物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回到整个故事的开始,“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接着,颜成子游问他:“请问师父,什么是天籁?”南郭子綦回答着、回答着,就消失了——庄子直接撸起袖子回答了——你没看到吗?后来这个故事是庄子在回答。
庄子用跌宕起伏的散点透视方法,深刻地揭示一个可能性——你是世界的投影,世界可能也是你的投影。于是,就有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推论:你被世界决定着,那是你的业力;世界被你决定着,那是你的愿力。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总是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最终业力和愿力是合一的,是齐物的。
庄子在《齐物论》的最后说:“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化”这个字,在《逍遥游》里面的第一个故事就已经讲出来了,鲲鹏互“化”。如果你理解鲲是个影子,鹏也是个影子,你就能真正理解彼此转化是多么简单的事情了。
现在,放下你的一切,让自己化身为一个超级树獭——这个地球上最爱睡觉的一种动物。你相信你是,你就是了。
尽管我们在庄子这里看到了一种似乎是宇宙全像投影的可能,尽管当代物理学界也有提出世界其实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全息的投影的理论,不过,我仍然需要提醒大家: 在当今的科学界对于这个理论仍然是极具争议的。
大部分的天体物理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仍然认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基于物质的宇宙是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的,有句话讲得挺好,叫做把宗教的归宗教,文学的归文学,科学的归科学。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也许这是一种更为自在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