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
近年来,全球能源革命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剧变,迫使传统制造业巨头加速转型
。
松下,这家被商学院与
MBA奉为经典案例
百年企业
,
也
无法
幸免。
近日,松下控股公司表示,计划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并削减低增长潜力业务的固定成本,推动公司转型,重点布局更具盈利潜力的领域,如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提供支持。公司表示,
将对低增长潜力的业务进行重组或精简,同时还将对员工结构进行调整。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根据计划,为解决结构性、根本性的课题,松下2025年度将集中进行经营改革。目标是到 2026年度
实现 1,500亿日元以上的收益改善效果
(约合9.66亿美元),并到 2028 年度
进一步实现 1,500 亿日元以上
(总计 3,000 亿日元以上)的收益改善效果。该计划的一部分将涉及整合公司在
生产、销售和物流
等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据公司报告显示,未来,松下将
数据中心、储能
作为重点领域,专注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业务,创造全集团的协同效应。同时,对于战略重心,此次松下也表明,打算放弃传统的电视机业务,会将
电动汽车电池
作为公司利润基础并更加专注于高盈利业务发展。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作为曾经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的松下,切入储能赛道可以说是非常之早。
资料显示,自2008年,松下就与特斯拉开启了紧密的合作,凭借其在当时比较先进的
锂离子电池技术
为特斯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共同合资成立的位于
美国内华达州打造的“Giga factory 1”工厂
,也是彼时全球最先进的电池生产厂之一。
电池市场一直为中日韩统治,其中松下作为日本电池企业代表,曾高居全球电池装机榜首,2017年被宁德时代超越成为第二。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
2024年前11个月松下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1.2GWh,与特斯拉全年储能装机量相当,位于全球电池装机TOP 6。
近期,松下集团旗下松下能源宣布,
已完成4680圆柱形汽车锂离子电池量产准备工作。
家电企业跨界储能,松下还在调整,而中国的家电巨头们已经走的非常之深。
在全球经济发展形式和能源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新能源版块
似乎已经成为家电企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不二之选。家电企业杀进储能行业也成为行业热议焦点话题之一。
北极星储能网注意到,包括
松下、美的、海尔、创维、海信、格力、LG
等在内几乎所有拥有家电板块业务的头部企业,都有从各个角度切入探索储能与新能源业务,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家电产业转型矩阵。
近年来,
储能行业特别是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的爆发式成长
,进一步增强了家电头部企业布局相关业务的信心,并结合各家所长促进了多维度、多场景光伏、储能综合解决方案的形成。
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近期
松下
在其位于英国威尔士加的夫(Cardiff)的微波炉组装厂推出了一套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新系统。此项目使用了
21台5KW的纯氢燃料电池发电
机,结合
372KW的光伏发电机
和
1MWh的储能电池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必要的电力。
2021年,
格力研
发出“零碳源”空调系统,背后是其
“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的技术体系
。2024年8月,董明珠曾公开表示,格力正在开发一款 “不要电”的空。格力电器曾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其
光储直柔空调系统
系以空调为能源和信息中心,集成清洁光伏、
安全储能调电
、高效空调节电、智慧IEMS管电,打造
“源储网荷”多位一体的直流生态系统
。
2024年,
美的楼宇科技
全面展示了
储能热管理、综合能源管理、虚拟电厂、光储热柔、高效机房、零碳商业、零碳园区
等解决方案,以及其在工商业等不同建筑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其推出的60kW侧出风、45kW侧出风和5kW插框式三款液冷机组,具有稳定可靠、高效节能、安装便利等特点,
满足储能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需求
,助力储能用户实现更高效、稳定的能源供应。
同样在2024年,
海尔纳晖新能源
全球首发六合一智慧魔方,实现了
光储与负荷
的智能联动。
据了解,作为联动光储和负载的智能控制器,
六合一智慧魔方
可适用于家庭及工商业场景,高度集成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电池模组、直流充电模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和热泵协同六大产品功能。
实际上,家电巨头企业相较于其他跨界而来的企业更加具有先发优势。
一方面,家电巨头的研发方向、产线等可能刚好适配当前储能需要。例如在储能热管理上,空调暖通就具备着天然优势,
2024年包括海尔、格力、美的等在内的家电巨头在SNEC展会上都有相应的液冷、风冷等储能热管理解决方案发布。
同时,同属于制造型行业,自动化程度,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以及运营服务等经验也更加成熟。
另一方面,家电企业和新能源产业尤其是
分布式光储、户用储能
这类在市场开发、销售、售后服务有着非常相似的情况,这些刚好是家电巨头们之前所擅长的,转型新能源可以复用前期已经积攒下来的优势。此外,对于用户而言,这些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更容易在用户心中建立信赖与认可。
当然,相信各家电巨头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各自跨界而来存在的不足,如
电池研发、BMS、EMS、PCS
等均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和技术的积累和储备可能需要格外补足,大多企业都采取了参股、合资、并购等形式。此外,储能的价格战,行业内卷,业绩承压也对不少跨界家电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浪潮中,
储能产业作为关键一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前,家电巨头们已然成为储能、新能源赛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其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渠道优势、人才储备等都将会对储能行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此次松下决心重新布局调整业务重心,将储能、数据中心电源、人工智能等业务优先级提升的重组则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