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重大突破!亚洲第一 ·  2 天前  
环球科学  ·  读了这15本书,你就不会错过2024年的科学 ... ·  2 天前  
科学网  ·  东南大学迎新任校长 ·  3 天前  
科学网  ·  新刊来了!创刊阶段全免文章处理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普中国

AI“朋友圈”,影响力有多大?

科普中国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23 10:30

正文


近日,腾讯、百度、阿里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牵手”DeepSeek,人工智能“朋友圈”不断扩容,引起业界人士高度关注。


一位阿里公司的算法工程师表示,阿里云接入DeepSeek,能够提供更强的模型训练和推理能力,帮助用户构建更好的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同时提高云计算平台的性能和效率。


“作为同类产品,DeepSeek与其他大模型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位工程师指出,“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大模型同样如此,如果它们能优势互补,有望形成更加强大的‘智能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系统系教授王理认为,DeepSeek与其他大模型的“接通”有利于营造新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其采用的开源模式或可提升人工智能产业整体的研发水平。


不少专家学者在受访时表示,“低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迅速接入不同场景和各个软硬件,是一个必然的现象,比如,微信接入DeepSeek后,输出结果不仅限于文本内容,还可以直接触发小程序等功能,这种深度集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通过开放生态吸引跨领域合作,打破行业壁垒,推动技术普惠化,加速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链效率,是人工智能向我们展示的巨大潜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桥说。


深圳“AI数智员工”上岗,将执法文书秒级生成、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提升至95%;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发布的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可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快捷地识别诊断罕见病……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还是政务服务和企业运营,人工智能技术都能提供显著的优化和升级。”王金桥说,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认为, 技术方面,多模态融合、强化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结合、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关键;产业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渗透医疗、金融、制造业、农业等行业,同时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也将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策划制作

来源丨新华网
审核丨一诺
责编丨徐来 林林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